徐婉珍
摘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高校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但翻轉課堂的實施需要哪些先決條件?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師生的角色在實施過程中有哪些轉變?本文通過對翻轉課堂實踐的審視,提出了實施各階段的作用,并指出實施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即“Flipping Classroom”)教學模式自2007年在美國萌芽之后,在隨后的幾年間得到了快速的完善和發展。無論采取哪種教學模式,學習過程通常都包括兩個階段--知識的傳授和知識的內化。翻轉課堂便是將這兩個階段進行了顛倒[1]。借助于信息技術,翻轉課堂形式上由“先教后學”轉變為“先學后教”。美國的很多大學近幾年逐步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翻轉課堂模式,他們認為翻轉課堂在大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團隊協作精神、創新精神、課堂氛圍以及知識的內化等方面均比傳統課堂更有優勢[2]。本學院數據結構課程組在教學中嘗試實施了翻轉課堂教學實踐。
1 實施的動機
數據結構是計算機類學生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學習內容比較抽象,在以傳統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下,由于學生個體接受能力的差異性,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往往難以在課堂上完成知識內化。若采取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前通過相關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可通過反復學習達成學習目標,因此接受能力的差異性將由學生自主消除,而課堂時間則可設計為進行更有針對性、更深入的學習,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實施條件分析
2.1 資源支持:要實現課前學習,應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如PPT、視頻等。本院的數據結構課程分別有采用C語言、C++、C#、Java作為編程實現的語言,目前許多MOOC上的數據結構課程大多數以C語言或C++為實現語言,因此數據結構(C語言)或數據結構(C++)課程可以選用合適的網上MOOC資源作為學生學習資源,而以Java或C#作為實現語言的,基本不能使用MOOC資源,而其他網絡培訓視頻從難度、知識結構上也與教學大綱不太吻合,這些課程所需的視頻資源只能自行錄制。
2.2 評價監督機制:翻轉課堂的第一步是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學習。但學生是否完成了預期的目標呢?完全依靠學生的自覺性很難保證前期學習的質量。要保證翻轉課堂模式的實施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必須有相應的評價與監督機制。
3 實施的過程控制
根據翻轉課程實施的流程,可歸納為資源準備、任務發布、自主學習、課堂內化等幾個環節,需要對各環節實施過程控制。
3.1 資源準備
3.1.1 視頻準備:對于采用C語言或C++作為實現語言的,可選用與教學大綱的難度、內容基本相符的MOOC課程作為課前學習資源。本院C語言課程組選用了中國慕課網上浙江大學陳越老師主講的MOOC課程。而對于采用Java語言或C#語言的數據結構課程,需要課程組教師提前錄制好相關的視頻。
3.1.2自測題庫準備:學生學習了指定內容后,應能對學習效果進行自我檢測。因此,還應為每次學習任務設計相應的自測題。自測題可選用傳統的習題冊中的習題,或采用在線評判系統中的題庫進行檢測。本院選用了浙江大學開發的PTA程序設計輔助教學平臺進行檢測。
3.2 任務發布: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提前一定時間向學生發布學習任務書,任務書中應指出學習的目標、學習內容、學習資源以及自測方式等。
3.3 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任務書發布后,由學生自主學習,完成知識傳授部分的任務。教師應幫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課外學習可采取個人學習或小組協作學習等形式,此外應創建網上討論區,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可發布在討論區中,其他同學可以參與討論,教師可進行引導或進行解答。
3.4 課堂內知識內化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知識傳授轉移到了課前,從而釋放出課堂時間用于學生知識的內化。因此,如何對課堂活動進行設計,使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完成知識的內化,不再把問題遺留到課后,是翻轉課堂的關鍵所在。
3.4.1 評測自學效果:首先,教師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評測,找出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活動。
3.4.2 課堂活動設計:與傳統的講授方式相比,翻轉課堂后,要求教師對課堂活動進行細致的設計,才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內化。
通過設計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案例,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相關知識點。例如,學習線性結構的棧時,可設計火車調度問題;而學習隊列知識點時,可設計舞伴配對問題,等等。通過這樣的實際應用,可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并增強學習的興趣。
4 實施效果評價
對于不同的人群,翻轉課堂模式有不同的實施效果,影響最終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課前學習資源是否充足
課前學習資源是否適用
學生的自覺性與參與度
檢測與監督機制是否有效
課堂教學設計是否合理
從本院的實施效果看,有充足教學資源支持、教師網絡平臺教學經驗較豐富、學生接受程度較高的數據結構(C語言)教學組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5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5.1師生的適應性障礙。無論老師還是學生,囿于傳統教學習慣的根深蒂固,思想上對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的理解不夠充分。對于學生而言,需要在課前完成自主學習,否則完全無法在課堂上跟上教學進度;而對老師而言,不僅需要準備學習視頻等相關資源,還需要對課堂進行全新的設計,需要根據學生反饋的難點實時調整課堂活動,這些都是實施翻轉課堂時面臨的挑戰。
5.2對“翻轉”的片面認識。一些老師對翻轉課堂模式認識不足,片面地將其理解為讓學生觀看視頻進行學習,實際上,翻轉課堂真正的作用應是當學生在課前完成了知識傳授后,可通過課堂時間進一步完成知識的充分內化。對此認識不足,將無法真正體現翻轉課堂的優勢。
6 結語
要使翻轉課堂模式收到切實有效的成效,首先,師生都應從思想上對此模式有正確的理解,其次,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真正適用的學習資源,發布任務明確的學習任務書,同時學生應消除學習的惰性,充分完成課前傳授,最后,師生共同通過切實有效的課堂活動完成知識的內化,才能體現課堂翻轉的真正意義。翻轉課堂是高校計算機教育可行之有效的新模式,但仍需通過實踐進一步研究探討。
參考文獻:
[1][3]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3,(10):59~64.
[2]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
佛山市科技計劃項目(2016AG100652)資助項目, 佛山市科技計劃項目(2016AG100792)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