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雅琴
摘要:新媒體視角下,社會文化呈多樣性。當下,高校研究生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嚴重,如果不能有效對研究生開展思政工作,對學生日后發展具有嚴重影響。因此,高校在開展思政工作中,要積極創新教育模式,使其有效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基于此,本文將在新視角下,探究高校思政工作的創新思路,使其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新媒體視角;高校思政工作;創新思路
現階段,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網絡信息技術全面普及。這一環境下,高校在開展思政工作中,要積極運用網絡信息技術,不斷創新工作模式,使其滿足大學生的發展需求,也能符合社會的發展。因此,下文將進一步探討在新媒體視角下,網絡信息技術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運用,保證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1 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思政工作現狀
1.1高校思政工作開展理念傳統
各高校在開展思政工作中,沒有真正意識到新媒體的重要作用,很多高校依然使用傳統的教育方式,無法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思政工作宣傳單一,通過宣傳欄以及廣播等形式,開展思政工作,這樣很難實現真正的價值[1]。
1.2網絡資源帶來的負面影響
傳統思政工作內容枯燥,新媒體視角下,豐富了工作內容,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思政教學資源,但同時也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新媒體視角下,網絡有大量信息,虛假、負面、消極等信息不斷增多,學生在選擇中產生一定困難,大學生很容易受不良風氣影響。高校要認識到網絡信息的危害,正確使用新媒體。
2 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創新思路
新媒體視角下,傳統的思政工作開展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更不符合當下社會的發展。這一環境下,只有加強創新高校思政工作思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才能保證思政工作的順利開展。
2.1改變高校思政工作開展的傳統理念
高校要意識到新媒體對思政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合理利用新媒體,正確使用網絡資源。第一,高校要不斷拓寬思政工作開展形式,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質量。高校思政工作開展形式直接關系到思政工作對學生的影響力。因此,高校在的開展思政工作中,要充分認識到思政工作的重要性,使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環境票;第二,高校思政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創建思政知識互動平臺。利用微博、微信等相關媒介進行宣傳,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通過網絡互動平臺,為學生創建良好的交流環境,使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高校在宣傳過程中,要注重其宣傳形式,可以通過圖片、視頻、歌曲等形式,不斷創新其形式,增加思政工作傳播樂趣,從而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2]。
2.2合理運用網絡資源
針對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各高校要合理利用資源,從而有效發揮網絡資源的價值。各高校可以建設校園網站,校園網站建設不同的界面,定期上傳思政內容。可以開設網絡在線教學,思政課堂教學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利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思政工作者可以將教育內容制作成小視頻,供學生業余時間觀看。高校可以將視頻學習,作為學生學分,并且在視頻中穿插問題,這樣能夠保證學生有效的觀看視頻,也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
另外,高校思政教育不能只注重對學生進行教學,還要對學生開展思政教育評估工作。高校在開展思政工作中,只有進行教學評估,才能發現思政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學生的反饋,使思政工作不斷創新,并且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高校可以建設網絡評估系統,學生可以匿名對思政工作進行評論,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參與。定期對思政工作進行檢查,提升思政工作監督力度。
2.3提升思政教師自身素質
高校應注重提升思政工作者自身素質,不僅要具備專業的思政知識,還要注重培養思政工作者自身素養,對教師進行媒介基本知識的培養,有效掌握媒介知識,使其對新媒體有全新的認識。高校可以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學習,不斷提升教師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熟練掌握媒體知識,并能有效運用到實踐教學中[3]。另外,還要加強培養教師獲取信息的識別、創新、判斷以及交流等意識。積極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對學生開展思政工作,保證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從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高校研究生開展思政工作中,要積極創新思路,創新其工作形式,才能保證思政工作的順利開展。上文首先分析了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思政工作現狀,然后從改變高校思政工作開展的傳統理念、合理運用網絡資源、提升思政教師自身素質三方面提出高校思政工作創新思路。
參考文獻:
[1]曹冬華.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創新思路研究[J/OL].現代交際,:(2017-08-04).
[2]趙軍.淺談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創新[J].經營管理者,2014,(34):286.
[3]鄭磊.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創新探究[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1):26-29+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