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教育改革面臨著許多新的情況,以及新的挑戰,學校各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和挑戰,其中學校管理過程中寄宿制學生的日常管理問題也逐步凸現出來。本文著重論述分析在學校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寄宿制學生如何更好的進行生活自主管理,以推進寄宿制學生自主管理的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
關鍵詞:寄宿制學生;生活;自主管理
一般來講,生活自主管理能力是一個能夠獨立生活,并且可以把關于自己生活的各項工作都處理得井井有條的行為能力。對于寄宿制學生來講,生活自主管理能力是一個人在學校進行正常生活所必須具備的最基本能力,在特定的學校范圍內,這種自主管理能力還包括對學校特殊集體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在面對困難或者挫折時的應變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
1.寄宿制學生生活自主管理的范圍
通常來說,寄宿制學生大概是在小學或者中學階段這個期間的學生,他們的生活自主管理能力還是比較不完善的,而本文所淺談學生的范圍就是這個階段的學生們,希望通過本文相關的分析和論述,能夠讓相關的學生更好地培養和獲得生活自主管理的獨立生活能力,讓比較低年級階段的學生能夠充分培養出比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促使更高年齡階段的學生在充分擁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時,還能夠具備更加健全完善的較強的獨立意識,在面對生活環境的復雜性和突發性的時候,能夠積極妥善地處理好自身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具備這樣的能力,也相應地為學生提高進入的社會生存能力奠定了基礎,當然,這樣的能力更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作為社會人和社會獨立個體所具備的一種基本素養。
進一步培養學生具備融入社會的獨立自主能力,通過加強寄宿制學校的學生生活自主管理能力,這是我一個特別好的有效手段,借助培養寄宿學生的實踐研究,可以積累和掌握富有成效的經驗,進一步摸索和檢驗出一套更切實有效的對全體學生生活自主管理能力培養的合理方法,這樣的話,也特別有助于提高和推進學校和教師教育管理的水平,與此同時,也能夠提供給同級或者同類寄宿制學校學生有益的啟發和參考,為他們生活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完善給出十分可貴的可供借鑒的經驗。
2. 寄宿制學校學生生活自主管理能力的概念和相關內容
寄宿制學校學生生活自主管理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寄宿制的學校范圍內,在日常的生活過程中照料和打理自身生活一系列環節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問題處理能力,其主要內容包括穿脫衣服、整理床鋪、洗臉、清洗衣物等等日常的生活處理,還包括在校期間作為寄宿生與周邊同學或者老師的人際交往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注重的是,如何提高學生之間的交往和溝通的能力,運用怎樣的恰當的方式方法。其中,學生的在校的交際能力,最主要體現在學生在一個全新的寄宿制的集體體制內生活和學習,是否能夠快速而愉悅地融入集體的能力,是否能夠在這個集體內讓自己的生活中有良好的生活信念作為價值導向,在面對生活的困境或者問題時,能否從容應對,有自己的和諧的處世方法,具備初步的進退自如的應變能力。學會融入集體,與人和諧相處,具備自我心理調節和自我保護能力,做到這些,才能在寄宿制學校里,讓學生培養好生活自主管理能力,這也是更好地走向社會的第一步。
3.提高寄宿制學生生活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
3.1學校相關部門貫徹落實相關的管理制度
讓寄宿生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加強生活自主管理能力,就需要學校的相關制度和機制來保障,使強制管理轉化成學生的自覺行動,進而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和習慣性。例如,學校可以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建立起學生返校制度、寄宿生日常常規制度、晨練制度以及宿舍衛生檢查評比制度、內務管理制度等等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制度,讓相關制度可以被更多的學生所接受和遵守,學校也要針對實際的情況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征求學生意見,并逐步加以修改和完善,讓學生由制度管理成為自覺自主的意愿。
3.2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管理觀念
目前,寄宿制學校在學生管理過程中,還是著重強調要進一步管理學生,把學生作為被動的被管理者,而沒有積極地引導和激發學生的生活自主管理潛能,學校習慣于對學生進行冷冰冰的訓導,而沒有讓相關的學生管理制度和規范去更好的服務學生、提升學生。由此可見,盡管相關的制度是必要的,但也要是有溫度的,讓學生能夠感覺到他們才是學校管理中的主體,他們與老師的關系是平等的、和諧的,學生的主體性必須得以尊重。而學校和教師的作用就是,用心思索、有效做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起自我的生活觀和學習觀,以學生自主管理為主要宗旨,著重凸顯學生自主管理所改變的個體行為更多的是依據自身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3.3寄宿制學校學生要轉換思維,養成”他管”轉成“自管”的自主管理習慣
在具體的日常性生活管理過程中,學生們一定要進一步由”他管””向“自管”的方向轉變。例如寄宿生食堂管理、宿舍衛生、休息時間等,就要交由學生來自己管理,以實現管理主體的轉換。還有生活管理的層面上要學習積極主動選出領導者,以投票選舉的形式,為學生發表自己的權利提供廣闊空間。
4.結語:
寄宿制學生生活自主管理的管理模式,其實是更注重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學生自主管理模式,更加張揚和完善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而這也是學生進入社會,實現生活獨立進而擁有更完善生活觀的關鍵步驟。讓學生擺脫監護和他管,運用自身智慧和自主性,更能夠實現自律基礎上的個體自由。
參考文獻:
[1]周楠楠.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學生管理問題及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10(1).
[2]李自天,王軍.寄宿制學校管理實踐的探索[J].現代校長,2006(5).
作者簡介:喬龍,男,1988年12月21日出生,漢,陜西省商洛市,大學本科,陜西省西安中學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學生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