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穎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各階段的多門課程中廣泛的運用了多媒體技術手段,為課堂教學增添了趣味性與活力,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文章對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探討研究。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英語教學;研究
一、前言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科學的結合網絡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使教學的過程更加的生動形象,較大程度的提升了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趣味性與實用性。通過多媒體對教學內容的折射,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的貼近生活,接近實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意識的學習,確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導地位,培養小學生對英語的綜合運用水平。因此,根據新課標的指導精神,將多媒體技術充分的運用到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提高小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熱情與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
媒體教學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科學的運用網絡信息技術與語音、視頻、PPT等多媒體技術,對與教學相關的內容進行豐富、使其得到更加生動、飽滿的表達。這種教學模式以新媒體為媒介,使教學過程中的知識要點得以更加生動、形象的表達,便于學生理解、掌握。而且,把音樂、視頻、PPT等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小學教學的課堂上可以有效的調動課堂的學習氣氛,是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英語學習,此外還可以為教師營造良好的教學情景,對課堂結構進行優化,提升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二、多媒體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對于小學的英語教學而言,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引入對提升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的有效方式,靈活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輔助教學營造良好的教學情景,使小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擴大學生的學習范圍,確立學生的學習價值觀。
(一)調動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往往采用的是教師授課學生被動的聽課的填鴨模式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內容完全取決與教師的教學內容,而且在應試教育的背景與升學的壓力的雙重作用下,考試成績成為了衡量小學生英語水平與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與方式,而有關英語應用的實踐教學得不到充分的重視與實施。因此,傳統的教學方式不但無法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會促使學生的逆反心理,產生厭學情緒。為使小學生能夠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多媒體的教學無疑是十分見效的方式。
(二)突出教學重點,營造良好的情景平臺
對語言的學習必須與現實的生活相結合,在實踐生活中提高語言的學習水平。對英語教學而言,無論學生處于何種階段,僅僅是依靠書本教材是無法使學生在課堂中真正的掌握英語知識與實用技巧。實踐對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依托多媒體技術,能夠為教師與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與學習的情境交流平臺,以真實的生活情景,任由學生自由的發揮,在實際的交流中掌握英語知識與英語的學習技巧。
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情景平臺的模擬與搭建,使教學資源得到了科學合理的利用,對生活的原型進行了生動形象的再現,具有豐富的趣味性。所以,多媒體教學平臺具有明顯的教學優勢,通過強烈的視覺與聽覺的感受,使教學的內容更加形象生動,更加立體的突出教學重點,在提升小學生生活感悟能力的同時有效的提升其英語表達能力。
(三)拓寬文化背景,增強學生的世界層次
從吃穿住行到文化藝術、人文歷史,人們在生活、工作中都離不開語言的表達。因此對英語的學習,掌握英語使用國家的歷史風情、人文風俗等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這樣才可以在進行英語表達的時候更具環境特色,符合場景的營造。
超越常規的空間、時間的限制是多媒體教學的顯著特點。通過多媒體技術對英語的文化背景涉及的材料、典故等進行收集與展現,可以讓小學生以世界的角度去了解英語這一門語言的運用背景,增強學生的世界觀,提升學生英語運用的準確性。
(四)更加直觀的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視頻、音頻、PPT等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更直觀的給予小學生感知上的刺激,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與理解。傳統的黑板板書不但效率低下,教學缺乏必要的直觀性,還容易滋生學生的厭學情緒,而科學合理的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夠有效的降低甚至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變得更加直觀,更易于接受。對于小學生而言,對陌生的東西的英語表達顯得十分的生硬與吃力,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以圖片、視頻、動畫的方式進行描述,加深學生的感官刺激,而且更具趣味性,生動有趣的多媒體動畫能夠最大程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
三、對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多媒體教學的思考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不但克服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而且衍生了新的教學理念,促進了教學改革的提升。然而教師對多媒體教學模式的理解千差萬別,教師對多媒體教學模式的認識不足不但無法發揮其優良的教輔功能,甚至適得其反。因此,為充分發揮對媒體教學的積極作用與效果,教學工作者必須對這一教學模式進行認真而深入的思考。
(一)確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位置,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若是在教學課堂上教師過多的占用時間進行視頻、音頻、圖片等多媒體的播放、展示,這種多媒體教學方式中教師單純的成為了播映員,學生對英語知識也僅是在視覺上進行了瀏覽,學過之后留不下什么痕跡,起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缺少有效的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是少得可憐,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完全得不到突出與體現,課堂氛圍不夠活躍,語言的實踐交流匱乏。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教學作為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對教學效果有著明顯的輔助作用,即便如此也必須正確認識學生在此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才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完善與豐富教學課件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
多媒體教學離不開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所以課件的制作質量在極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效果。小學英語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思維與興趣點所在的基礎上,盡可能的貼近學生的行為與思維、興趣,因時制宜的對教學課件進行設計與制作,做到盡可能的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而又不至于使學生產生審美疲勞,避免填鴨式教育的產生。
總而言之,利用多媒體對小學生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結合小學生的認知、感知規律與接受程度,根據實際的教學安排制作多媒體課件,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陸歡.多媒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02):101.
[2]劉亞男.多媒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6.
[3]陳祖國.多媒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英語教師,2015,15(1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