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鼓勵學生加強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開展社會調查和學習活動,創設生活情境,將多媒體運用于教學,優化物理教學實驗改革。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方法;創新
0.引言
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對新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做題鞏固知識,課下布置作業和檢查作業。隨著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傳統物理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多,已經不適應當下物理教學需要,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一定的阻礙。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努力促進物理教學改革,探尋更好的物理課堂教學方法,提高物理教學成效。
1.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
物理作為一門實用知識,在新時期越來越受到重視。進入高中之后,由于物理知識的難度增加,學生們物理學習的興趣越來越差,從而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要認識到物理學習的目的不僅是提高學習成績,為高考打基礎;更重要的是學好物理有助于我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社會的進步。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真正認識到物理學習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從而讓學生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要想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新課改實施之后,如何做好高中物理教學工作已經成為教師所談論的熱門話題。在新課改下,教師要做好課堂教學工作不僅要在教學觀念上有所轉變,還要在教學方法上有所創新。通過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筆者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在新課改實施之后,對高中物理教學工作進行了研究和實踐,在實踐過程中找到了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應該采用何種教學方法,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2.高中物理教學方法探討
2.1創設情境教學
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產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物理理論都是在生活實際中產生的,反過來又對生活有著指導作用。只有把物理知識與生活情境相聯系,才能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有著更為熟悉且深刻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摩擦力”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課本提起來,問問學生為什么能夠將課本提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摩擦力。為了讓學生更深刻理解粗糙的表面是靜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之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場拔河比賽。將一根不銹鋼管的一端涂上潤滑油,一端不涂,讓學生利用鋼管進行拔河比賽,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有潤滑油的那一端會輸。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情況,都與摩擦力有關。在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學中,教師不能只向學生講解教材原來的知識體系,還要貫徹和落實新課改教學理念,遵循“物理就是生活”的指導原則,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這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培養學生更積極的思維方式。
2.2以多媒體教學
在網絡信息發達的大背景下,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能將圖片、文字、聲音與其他電子設備進行結合,它所具有的超強表達能力和交互性強、共享性好等優點,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獨立思考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對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發揮著積極作用。在目前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是一種特別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感官對知識進行理解,而且多媒體網絡教學資源豐富,能夠讓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物理知識,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例如,布朗運動、羅蘭實驗、原子的能級躍遷、光電效應實驗等,都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模擬演示,清晰直接地展現實驗的過程,激發學生好奇心。利用多媒體進行模擬演示,解決了實物顯示畫面不明顯、實驗失效等問題。多媒體技術可以把肉眼無法看到的極速變化清晰地呈現在顯示屏上,同時也能將極慢的變化現象縮短在一剎那,使所探索的信息清楚呈現,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2.3開展調研活動
開展調研學習是我國新課改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它順應了課程及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并且有利于培養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調研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操作能力。在社會調研學習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將物理知識進行擴展,學生可結合物理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當學到“能量守恒定律與能源”時,可了解當地能源的使用、環境污染等情況,并提出解決方法。還可以結合教材中的理論知識,了解農村用電情況、熱機的使用情況、噪聲污染的情況等,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這也是學習知識的意義所在。
2.4優化物理實驗
物理是探究物質運動規律、結構和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學,其中所蘊含的知識都是在一次次實驗的基礎上確立起來的。物理課程的實驗教學非常重要,教師可在教學中加大實驗教學的比重,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對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和綜合能力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例如,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即物體的質量一定時,加速度與作用力成正比,作用力一定時,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教師可利用砂桶通過細線牽引小車做加速運動的方法進行實驗,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上述兩組關系。這樣的實驗,既讓學生理解在物理實驗中控制變量是非常有效的實驗方法,又讓學生明確了運用這種實驗方法的探究步驟和所使用的實驗器材。這樣的實驗,不但使學生學到了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3.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應致力于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教學質量,只有這樣,才能讓物理教學成效得到有效提升。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有利于改變落后的物理教學現狀。另外,在物理教學中,師生之間的經常性交流非常重要,只有全面知曉學生學習狀態,才能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孫其成.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中常見問題的分析與探討[J].物理教師,2011(08).
[2]居玲玲.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創新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物理,2016(08).
[3]許小靜.新課程背景下的普通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
[4]歐琳.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的有效實施策略[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06).
作者簡介:楊振(1988-),漢族,江西上饒,江西省上饒市第一中學(江西上饒 334000),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生,研究方向: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