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寧
摘要:跨文化交際問題的研究重點是不同國籍之間的文化碰撞研究。我國在這一領域雖然已經比較成熟,但研究僅限于在中國怎樣去和美國人進行文化交流,關于如何在美國融入美國人的文化還處于比較空白的狀態,本文將就此問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跨文化;美國;植根;隱私
本文將會為旅美人士提供一系列建議,旨在幫助他們學習更多美國文化。盡管有一些建議只是針對短期美國訪客的,但大部分是針對將長期居住美國的外國人。鼓勵大家盡可能多的采納這些建議,盡管有些似乎有些帶來不便和令人不舒服,因為潛在的益處是巨大的。
建議一:不恥下問
很多外國人在向美國當地人提問問題的時候都很勉強。他們都感覺很尷尬,因為他們對最簡單的美國事情都不了解,或者是因為他們的英文流利程度很有限。作為一個外國人,你一定要記住:你對當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是不熟悉的。這一點非常重要。你的有限知識甚至能使非常簡單的事情變得困難,比如說上銀行這樣的事情。但你還應該記住,你了解的越多,你就越受益。要想了解的多,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恥下問”。
建議二:學習和練習當地英語
絕大部分美國人除了英語之外,其它的一切語言都不會。盡管他們崇拜能說多種語言的人,但他們自己不會重視學習第二外語,因此他們更期望其它國家的人能夠學習或者已經會英語。也就是說,那些會說英語的外國游客將會有更多的機會來接觸和了解美國人。
建議三:與有經驗的外國人聊天
與當地社區的移民(如果有的話)交流有優點有缺點,優點包括當你周圍的人在重要的方面像你一樣,你感受到認同感和安全感,還有和你分享成為外國人經驗的人。一個缺點就是當你和其他的外國人相處的時候你沒有時間和美國人相處。另一個缺點就是你可能不加鑒別的接受誤判和錯誤的信息,成為在外國人中不朽的那一個盡量去找那些來自你的國家或地區并且有一個平衡的和理性的觀點并在美國生活不到一年的人(那些在美國生活超過一年的人可能已經忘了他們最初的大部分經歷,所以不會給你太大的幫助)問他們一些關于最初經歷的問題:他們發現最驚喜的事情是什么?他們最難適應的是什么?誰幫助他們最多?他們建議什么實地考察?他們還有別的建議嗎?
住在海外的美國人,特別是那些在你的國家住過的美國人,可能會證明有趣的和有幫助的事,你可以通過大學或是國際教育辦公室找到他們。
建議四:寫日記
寫日記是應付和學習新文化的歷史悠久的一個方法,寫日記促使你變得善于觀察,并且回憶起你的經歷。使你更容易在描述,理解和你看到的評論當中區分(指的是關于D-I-E以前的時期的部分) 寫日記可以幫助你表達你想問別人的問題,在你的日記中可以寫一些你在這本書中得到的想法,沒有什么地方是你的經歷和你讀到的是不一致的。
建議五:學習當地和機構的名字
每個社區都有他們的“非常重要的人”(貴賓),那些擁有具有影響力的職位的人和那些名字可能經常出現在新聞當中的人,最高級別的國家官員是統治者,當地官員包括市長和市執行長,警察局局長,州長,市參議會成員(或無論被成為什么的立法機關),某些商人被認為是著名的,以及某些積極的公民。
建議六:實地考察
實地考察就是對于發生了你注意到的事情的一個“真正的”地點的訪問和視察。一些實地視察是為帶有特殊利益的外國游客(比如,商人),或者是為那些長期居住而不是短期居住的人準備的,其他的實地考察適用于所有人。
站在一個繁忙的十字路口,觀察人群和車流,聽。根據你所看到的,你的腦海中會出現很多問題。司機們如何對信號燈做出反應?汽車開得有多快?司機們是如何在信號燈變換之前向左轉的?司機們按喇叭有多熟練?如果堵車了,司機們會怎么做?行人在哪里走?他們走的有多快?他們和其他人接觸嗎?他們都在看哪里?他們交談的聲音有多大?他們想要過馬路時會怎么做?
觀察親子間的互動。在推薦的許多實地考察地點,你會發現許多的親子,觀察他們互動,盡力去聽他們所說的話。孩子們怎么稱呼他們的父母?他們用怎樣的音量和語氣?父母們怎么向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反之呢?如果孩子們做錯了事,父母們會怎么做?把上述的全部情況與你在家里所遇到的相似情況相比較呢?
參考文獻:
[1]Em Griffin, A First Book at Communication Theory[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0.
[2]Richard Twiss, One Church Many Tribes[m]. Wiconi International, Inc. 2008.
[3]http://edition.cnn.com/2015/03/15/opinions/pease-hillary-clinton-authenticity/index.html
[4]Gary Althen, American Ways[m]. 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