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從2022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之后,張家口市的社會流動群體、與社會經濟格局和政府職能發生了巨大變化。濱河公園植物景觀研究對于城市品位提升,生態環境的改善,歷史文化傳承,游客及投資的吸引,特別是2022年北京——張家口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城市宣傳具有重要的意義。塑造張家口市清水河兩岸嶄新形象,必須準確的給它科學定位,通過兩岸城市環境的整合,從色彩、夜環境、城市雕塑等多方面入手,增強城市吸引力。
關鍵詞:冬奧會;清水河;環境重整;色彩;依法治水
1.冬奧會申辦后的影響
1.1冬奧申辦成功后的經濟影響
張家口市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的深刻變化,張家口地區的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比較明顯。
張家口緊鄰著北京,可是與北京的發展程度卻有著天壤之別,而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自然是經濟發展的中心,可是就算是與河北的其他地區相比也有著許多的不足,實施確實是如此。冬奧申辦成功后,北京和張家口的距離也被拉近了,也可以改善張家口的教育資源,所以通過和北京的鏈接,居民接受過更好的教育,走出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再回到家鄉服務家鄉。
1.2社會的流動性增強
冬奧申辦成功以后,張家口市地區的社會開放程度大幅度的提高,區域內的社會成員流動性也有大幅度提升,因此展現出了從傳統商品經濟向現代化市場經濟轉化的趨勢。張家口從經濟落后地區向經濟高速發展區域轉化態勢明顯。
2.清水河的概況
2.1清水河的水質現狀
張家口市清水河是城市濱水生態環境與市民文化娛樂生活的重要載體,是張家口對接面向全世界的重要窗口與文化名片。清水河屬永定河水系上游河道較大的一支河流,主要有五個水系,即永定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內陸河水系,大清河水系以及灤河水系。經調查,農業用水的效率并不高,而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非常低。
在農業用水中,農業用水是大戶,占總用水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但在實際中,渠道有效利用系數僅為0.5到0.6,灌溉的主要方式仍然為大水漫灌,這使得水資源極大地浪費。而在工業用水中,水循環的利用率是百分之七十五,與河北省其他發達的地區還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差距。
張家口市民的節水意識并不強,水價也偏低。長時間以來受到傳統觀念和計劃經濟的影響,人們對水的觀念一直不強,再加上農業用水的大水漫灌,工業用水的科學用水的水平很低,人們生活用水的供水管道與網線的老化陳舊。供水水價之所以一直處在無償使用和低價的狀態的原因是由于現在得社會經發展的水平與受百姓承受能力的制約。即使水價在后來經過幾番調整,但其價格并沒有體現了水的價值。
最近幾年來,由于生活污水以及工業廢水的生產與排放,使得大清河的河流水質收到嚴重的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對張家口的生態環境產生了嚴重的威脅。調查中通過對河流的水質監測,全部斷面沒有I類水,汛期中II類水河流的全場為124km,占汛期所有河流總長的百分之13.2,III類水河流總長為411.4km,占了汛期所有河流總長的百分之43.7,低于V類水河長253.1km,占汛期中河流總長百分之26.9,非汛期中2類水的總長290km,3類水的河流總長為250.5km,占非汛期河流總長的百分之26.6,低于5類水河流總長350.7km,占非汛期河流總長的百分之37.2。主要的污染原因是大量的工廠污水廢水排入河流,而由于張家口氣候常年干旱,地表水的水資源量不足,排放出去的污水廢水得不到稀釋,河流的自我凈化能力查造成的。
另外,地下水的污染也非常的嚴重,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的地下水的受污染的面積也已經達到23072km?,其中輕度污染面積達到5712km?,主要分布在了懷安縣,陽原縣,宣化區與萬全區等,重度污染面積已經到達17530km?,主要分布在蔚縣,陽原縣,康??h,張北,尚義與宣化區。超標的項目按順序為:氨氮,鐵,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總硬度是氟化物。亞硝酸鹽氮是超標比數最高的在陽原縣,已超標17.8倍。其次為鐵,在尚義縣,已超標8.4倍。
張家口的水資源狀況據張家口水文水資源勘查局統計《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二次水資源調查報告》,張家口市地下水資源總量為13.1m?,地表水的水資源總量為11.6m?,扣掉重復的水資源量6.1m?,水資源的總量為18.6億m?,人均水資源的占有量居然不足500m?,已經屬于嚴重缺水干旱地區。
再加上日常生活人民的生活廢水與工業污水的排放,市民對節約用水的意識低下,種種原因,造成了大清河水質日漸下降,嚴重危害生態環境從而影響人類的正常生活。
2.2清水河周邊環境現狀:
清水河的沿岸城市區域歷來為張家口城市建設的重要地段,由于張家口市經濟及城市建設速度的較快發展,目前清水河的兩岸處于新舊功能交替的一個階段,用地比較零散雜亂,土地置換的功能很落后,沿河景觀有待整治,清水河的形象有待重新改造。清水河可以說是張家口市人民的母親河,依古至今都影響著張家口城市的發展。要想重新塑造河沿岸嶄新的形象,必須要準確的給它進行科學定位。
首先,大清河是延續城市文脈的河。張家口市歷史悠久,清水河兩岸見證了張家口市歷史發展的演變,匯聚了重要的城市的發展遺跡。比如:張家口的象征——大境門,它位于清水河橋與建設橋附近的老城中心。展現了“城市發展歷史”是清水河沿岸城市設計的靈魂。
其次,它是展現城市形象的清水河。體現了“山,城,水”的滲透與交融,充分利用了山體及河道等自然景觀,使人工的開發建設與自然環境密切結合,創造了一個依山傍水,生態型的沿河城市空間。
再次,它是提供獨特城市空間的清水河。因為清水河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歷史淵源,以及有東西兩側相隔不遠的山脈與它相伴而行、相互呼應,極其富有旅游的潛力。清水河兩岸應該在考慮整個城市區域的框架結構下,根據它的特色創造出獨特的景觀空間并應該具有較強的旅游休閑服務功能。endprint
“依山抱水的自然環境、深厚濃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清水河兩岸城市發展的目標以及城市的形象定位, 城市形象策劃主要圍繞“依山抱水的自然環境、深厚濃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展開,增強城市的吸引力。
2.3清水河植物景觀的適地化現狀:
植物種類的多樣性欠缺,即便是植物比較豐富的一下景觀區域,當中植物的種類不多;并且植物景觀也缺乏趣味性,生態植物景觀作為整個戶外環境的主體,在當今法陣迅速的社會中只會關注人類的滿足與需要中,更多的是需要關注向人性化的方向去發展,很多的植物只是隨意的種植在一個固定的區域內,并沒有產生與人類的互動,更沒有什么功能性可言,存在感比較低,缺乏趣味性。在調研中發現,人們對植物的生長保護并不重視,很多大面積的草坪只是連續灑水數日,剩余時間就是讓他自然存活,而入冬后就全部干枯而死。
3.重整清水河沿岸的城市環境
3.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后被漢代思想家、陰陽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并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天人合一”的設計原則已成為現代城市景觀設計學的規劃原則。
首先,應做到自然與人工環境相整合,.建造一個完美的環山抱水的生態城市,必須要將城市周邊的自然景觀資源與城市綠地相結合,加上多種廊道,在城市中引入周邊的自然景觀風景,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環境于城市生態品質。
其次把當地水系與城市綠地相結合起來,水系與綠地的結合不僅能滿足居民濱水活動的需求,也增強了綠地系統的生態適應性同時擴大了綠地的網絡。
3.2營造城市色彩,完善夜環境,合理放置雕塑(冬奧會運動雕塑)
關于城市的色彩構成,可以說是琳瑯滿目。但可以將其大致地分成主色、輔色和場景幾個大的類別,總體城市設計宏觀地協調引導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使城市的色彩保持協調。
清水河兩岸的建筑色調基本上是以白色,土黃色,青石灰為主,建筑物高樓的門窗等都是紅棕色,黑灰色,褐色等為主。場鏡景色彩是相對建筑色而言的,還有與建筑物色彩相互呼應填補的環境色,包括鋪裝色彩、街道公共設施色彩和綠化色彩等。
置放城市雕塑是現代城市景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包括一些景觀小品,噴泉,都代表著城市的民俗風貌,體現城市地域文化,是園林造景中重要的因素,作為城市精神風貌和物質文明的象征,尤其在冬奧會的影響下,城市中應布置有關冬奧會的雕塑,比如,冬奧會圖標,運動元素應用到景觀設計中來。它作為城市的眼睛時代的心跳,已經成為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夜景是城市的另一張面孔,城市的夜晚燈光規劃要以滿足人們視覺舒適度、夜間出行安全、視覺審美等方面的要求為出發點,為市民、游客創造美觀,舒適,安全的城市夜景觀。運用光與影的藝術技巧,使清水河兩岸栩栩生輝。應重點做好清水河一下三類景觀元素:景觀節點,軸線,包括道路與河岸線,重點區域的夜景設計。
4.提升方法與對策
4.1科學謀劃,依法治水。
首先,對于大清河水質的現狀,我們應該深入宣傳河流法規,提高全民河流保護意識。最近幾年來,結合“中國水周”,“世界水日”,“全國法制宣傳日”,市政府和水利部門圍繞宣傳主題采取了多種形式,利用各種宣傳媒體,開展多個宣傳活動,大力宣傳張家口市《水法》。
其次,加強執法隊伍的建設,提高執法力度,維護好社會水秩序。近年來,張家口已建立專業的專職水行政監察隊伍20支,專業與兼職執法人員500多人,已初步形成了三級水行政執法網絡,給貫徹水法的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及提供了重要的組織保障。張家口市政府也會努力提高水行政執法水平,保護清水河道以及水利工程,有效的保證了社會水上活動秩序,為社會化解矛盾以及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最后,認真務實水資源管理工作,強化人民節約水資源的意識。
作者簡介:林祉辛(1995年),女,漢族,遼寧錦州人,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專業:風景園林,碩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