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家口市是一座張揚著城市文化光輝的城市,因為張家口市不僅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人類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而且還擁有邊塞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等眾多城市文化名片,并且因為張家口市是2022年北京第24屆冬奧會的協辦城市,所以應當抓住與北京聯合奧運會的機遇,積極向外進行文化推介,抓緊建設低碳奧運文化。而大清河作為張家口市的寶貴資源,更要與張家口地域文化相結合,抓住冬奧會的歷史機遇,積極對外展示自己,從而帶動張家口的城市發展。本文正是基于以上方面,通過探尋張家口地域文化與冬奧會的契合點,以濱河區景觀規劃設計的理論體系為指導,分析大清河岸的優點與缺點,將張家口地域文化與冬奧會的契合點滲透到大清河岸的方方面面,比如分區、駁岸道路、公共藝術等,以達到提升大清河河岸,從而擴大張家口地域文化全球影響力的目的。
關鍵詞:張家口;地域文化;冬奧會;大清河岸;提升設計
一、緒論
(一)研究目的以及意義
1.研究目的
2015年7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中國北京擊敗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這是我國繼北京奧運會、南京青奧會后舉辦的第三次奧運賽事。冬奧會是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世界規模最大的冬季綜合性運動會,在世界范圍內都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此次奧運會北京為主辦城市,張家口為協辦城市,其中北京將承辦所有冰上項目,延慶和張家口將承辦所有的雪上項目。
張家口作為北京冬奧會的協辦城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華北平原與內蒙古平原的交界處,是冀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連接北京天津、溝通晉蒙的交通樞紐,是河北省下轄地級市,又稱“張垣”“武城”,其地勢西北方向高,東南方向低,陰山山脈貫穿中部,屬于內蒙古高原最南面的南緣。
大清河作為張家口市的寶貴資源,借助冬奧會進行文化推介逐漸成為熱點,那么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將張家口的地域文化與大清河河岸相結合,探索張家口地域文化在大清河河岸的應用,從而設計出具有濃郁張家口地方特色的大清河河岸提升設計的方案,張家口地域文化可以體現在大清河岸的方方面面,比如駁岸的流線型,或者公共藝術的表現等。從而達到擴大張家口地域文化影響、提高張家口知名度的目的。
2.研究意義
雖然冬奧會不及夏季奧運會的影響力,但是也是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世界規模最大的冬季綜合性運動會,并且對于張家口市這樣一個發展較為不好的城市來說,也是一個歷史機遇。有了冬奧會這樣一個推介,作為張家口重要資源的大清河有了向更多人們展示的機會,所以將張家口地域文化滲透到大清河河岸是勢在必行的,因為這樣做可以一方面提高張家口的文化軟實力,另一方面可以帶動張家口的文化與經濟發展,所以這同時也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設計研究。
(二)研究現狀
經過查閱文獻,在這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張家口地域文化與冬奧會的結合,或者大清河岸的水的治理,也的確,眾多研究機構以及個人學者都從不同角度對張家口地域文化與冬奧會的結合以及河岸的治理進行了探索,但是關于將張家口地域文化與大清河河岸結合的研究確少之又少。
(三)研究的創新點
通過研究現狀可以表明,眾多研究機構以及個人學者把集中點都放在了張家口地域文化與冬奧會的結合,以及單向性的大清河河岸的治理方面,而本文的研究重點則在于將張家口地域文化融入到大清河河岸,從由張家口秧歌文化紅袍帶元素抽象化為河上的步棧道設計,到“2022”元素抽象化為河兩岸駁岸的設計,再到綠坪上由秧歌文化中秧歌扇、紅袍帶等元素抽象化為公共藝術的設計。
二、張家口地域文化的構成元素
(一)邊塞文化
從歷史上看,張家口相對于內地,一直處于邊塞之地,尤其是宋元以來,北京定都以來張家口就成為了京都的門戶之地,從她的名字“張家口”就能看出來,可見張家口是邊塞之地無疑,而且張家口的一些文物和遺址,都具有邊塞的風格,比如古長城、烽火臺等。張家口地理位置特殊,是連接北方與中原的重要關口,所以這就決定了張家口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歷朝歷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同時在文化和物質交流中也體現了邊塞文化的特色,比如馬市口、張庫大道,這是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交融,在語言上就能看出來,語言因為多民族交融而豐富多彩。
因為張家口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處于黃土高原及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所以邊塞文化包含了張家口所有的文化特色,民生的,軍事的,草原的,貿易的等各個方面。
(二)旅游文化
張家口氣候四季分明,自然風光獨特,春天可以賞花、夏天可以避暑、秋天可以觀賞景色、冬天可以滑雪,擁有豐富的旅游文化(見表1)。
另外還包括砂礫石旅游地、巖壁、沙丘、巖石洞穴甚至是生物化石點等。
(三)民俗文化
1.地方民俗文化
北方的游牧民族因為戰亂、尋找棲息地或者政府組織戍邊移民,由北向南遷,于是張家口就成了走西口的中轉站,而且張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處于內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之間的過渡區,那么在文化和經濟上都屬于農牧交錯帶,因此張家口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文化融合以及地域特色鮮明的特征,比如在遼墓中出現的花鳥畫,就可以印證以契丹民族為主導的遼代社會對漢民族藝術趣味的認同與接受。并且在融合過程中,產生了許多自己的文化符號。最具有代表性的有節慶民俗文化以及曲藝民俗文化。
2.節慶民俗文化
人口的匯聚,意味著節日的融合,再加上邊塞文化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節慶習俗文化體系。節慶習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年節文化,民間社火、文化廟會、剪紙展銷、民俗展演以及點旺火、打樹花、唱年戲、品小吃等原生態鬧春民俗與文化旅游有效對接,吸引北京、天津等游客云集蔚縣,體驗濃郁年味,拉動了旅游經濟發展,尤其是打樹花表演,可以說是座無虛席,一票難求,帶火了夜間旅游消費。打樹花是河北省張家口蔚縣暖泉鎮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活動,至今已有500余年歷史,使用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古城墻上,迸濺形成萬朵火花,猶如枝葉繁茂的樹冠,壯觀絢麗,如同煙花一樣,而且打樹花還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endprint
3.曲藝民俗文化
在民間曲藝方面,來自不同地區的各具特色的音樂與曲藝文化在這里交流融合,在長期的演變與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幾種極具特色,深深扎根群眾中的曲藝流派:蔚縣秧歌、口梆子、康保東路二人臺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蔚縣秧歌,通過秧歌的表演來表達尊老愛幼、勤勞儉樸的勞動人民的優良品格,秧歌扇搭配紅色袍帶,舞動起來極具藝術性。
三、冬奧會相關內容
(一)冬奧會的起源與發展
冬奧會主要由全世界地區舉行,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冬季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屆,1994年起與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間舉行。參與國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歐洲、非洲、美洲、亞洲、大洋洲。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屆數按實際舉行次數計算。1986年,國際奧委會全會決定將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從1994年起分開,每兩年間隔舉行,1992年冬季奧運會是最后一屆與夏季奧運會同年舉行的冬奧會。自1924年開始第1屆,截至2014年共舉辦了22屆,每四年一屆。第23屆冬奧會將于2018年02月09日至2018年02月25日在韓國平昌郡舉行。第24屆冬奧會將于2022年02月04日至2022年02月20日在中國北京和張家口舉行。
(二)冬奧會的精神
奧林匹克運動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奧林匹克格言充分表達了奧林匹克運動所倡導的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奮斗精神,雖然格言只有僅僅六個字,但是含義卻非常豐富,“更快、更高、更強”不僅表示在奧運會中要敢于斗爭、敢于勝利、不畏強手,還表示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也要不斷進取,不要甘于平庸,一定要朝氣蓬勃,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限,無關年齡,要有一顆年輕的心,不斷進取,挑戰極限。
四、大清河河岸的提升設計
(一)大清河河岸的概況
大清河位于中國河北省,是中國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水系位于海河流域中部,地跨晉、冀、京、津四省市,流域面積45131平方公里,本流域北界永定河,南鄰滹沱河。北支為白溝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南、北拒馬河、小清河、琉璃河、中易水、北易水等。白溝河與南拒馬河在白溝鎮匯合后,始稱大清河。北支洪水經新蓋房分洪道匯入東淀。南支為趙王河水系,主要支流有瀑河、漕河、府河、唐河、潴龍河等,各河均匯入白洋淀。南支洪水經白洋淀調蓄后,由趙王新渠入東淀。東淀以下分別經獨流減河和海河干流入海。東淀、文安洼、賈口洼為大清河中游洼淀,汛期用于緩洪蓄洪,減輕下游洪水威脅。獨流減河位于天津市區南側,河道從第六埠開始經天津市西青、靜海、大港等三個區縣至??诜莱遍l,全長3000米左右。本次方案選定的是大清河區域“宣化縣--涿鹿縣”以及河對岸的“康??h--產業集聚區”,共12個區縣(圖2)
(二)大清河河岸的提升設計
1.駁岸道路方面
如圖3所示,平面圖上的河上紅色步棧道是由蔚縣秧歌文化的紅袍帶抽象化而來,并且加入了冬奧會“2022”的元素,將張家口文化與大清河完美的結合,而且當人們漫步在步棧道上時,可以俯瞰大清河的全景,并加深了人們對紅袍帶的認知。再看河兩岸,運用了曲線型設計,也是由蔚縣的秧歌紅袍帶抽象化而來。
2.公共藝術方面
如圖4所示,并不只在平面規劃方面,在公共藝術方面上張家口文化也均有體現,圖4是將張家口蔚縣秧歌文化中的紅袍帶和“2022”元素加以抽象設計成公共藝術,也可以是座椅,上面是坐的地方,下面還可以斜躺,這樣的座椅分布在大清河兩岸,作為點綴對整個大清河加以提升,從而達到擴大張家口地域文化影響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瑞杰,劉小平.張家口歷史文化資源的再認識.《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
[2]孔繁敏.奧林匹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3]李月懇,白生武.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4]王麗文.從奧運年看中國設計的本土文化元素運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
作者簡介:王家惠(1995年-),女,漢族,山東德州人,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設計學(景觀),碩士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