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有關大數據時代數字圖書館的相關研究成果,分析了大數據時代給傳統圖書館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并思考了圖書館的應對挑戰的對策。
引言
如今,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人們對數據的需求量不斷增大。目前國外相關研究已經從理念、技術和數據等方面進行了很多研究。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圖書館的Huwe在《構建數字圖書館》一書中明確指出,大數據與數字化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吻合,可以借助數字圖書館進行信息采集和收集,進而挖掘用戶行為,幫助人們了解閱讀行為與信息的聯系。Borgman等人將嵌入式技術成功安裝于數字圖書館系統中,增加了數字圖書館功能,可以實現圖書分類、收集處理和關聯等各項操作,促進了數字圖書館與網絡技術的融合,發揮了大數據的作用。大數據對數字圖書館帶來的既有發展機遇,也有挑戰,促進了數字圖書館和大數據的融合。為了促進高校圖書館和我國公共圖書館在大數據時代的發展,發揮數字圖書館在人們的生活或科學研究中的作用,必須深入思考,及時轉變觀念,提高數字圖書館的競爭力。
一、數字圖書館在大數據背景下的機遇分析
(一)促進數字圖書館的系統化建設
大數據為圖書資源帶來了更多的活力,將促進數字圖書館資源與互聯網資源的整合#傳統圖書資源比較碎片化,在搜集和整理方面受到很多制約,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數據處理的切實需求。而大數據推動了數字圖書館信息架構的升級,賦予了資源信息全新的價值#因此新時期的數字圖書館應借助新興的手段與技術完成信息的整合與升級,將零碎的數據內容進行分類與存儲,最終形成系統化的資源庫,這樣才能有效地擴散數字圖書館的輻射范圍。另外,數字圖書館應該轉變資源建設的觀念,不斷豐富信息資源建設,拓寬到全面的網絡信息領域,結合大數據時代里的關鍵詞特征,建立完善的資源機制,不斷優化用戶搜索引擎,便于用戶進行信息搜索,為讀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
(二)促進數字圖書館的信息技術升級
在大數據時代助力下,數據變得多樣性,各種資源實現了有效的統計,包括檢索數據也是會有更加豐富的資源,運用大數據統計的信息是有效的,并且帶有一定的分類,也具有明確的整合能力,大數據可以進行有效的預判斷,也可以進行合理的分配資源,能夠真正的把網絡資源進行整合,作為數字圖書館重要發展模式,可以說是機遇,為數據利用與學習人員提供了很多便利,在大數據背景下,數字圖書館的信息得到優化,利用起來更加符合實際所需,實現了數字圖書館真正為民服務,認真分析并開發適合發展的大數據數字化圖書館管理模式是必要的,能夠改變并且奠定圖書事業進一步創新發展。
二、大數據給圖書館帶來的挑戰
(一)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挑戰
目前,在數據存儲方面,存儲能力的增長遠遠落后于數據量的增長,數據量及非結構化數據的迅速增加,使得存儲及計算規模不得不隨之增大,在導致其成本急劇上升的同時,對于計算機集群的維護也帶來了挑戰。在數據計算能力方面,需要擁有經濟高效的存儲與計算能力,足以獲取、存儲和分析TB、PB級別的數據,并擁有足夠的智能分析能力來減少數據足跡(如大數據壓縮、自動數據分層及重復數據刪除等)。總之,不管是高存儲容量還是高計算能力,歸根到底都是對圖書館軟硬件基礎設施提出的挑戰。
(二)對圖書館館員素質的挑戰
高素質的圖書館員也是圖書館大數據研究及處理最值得期待的挑戰之一。由于歷史的原因,人員來源的復雜性造成了圖書館員的科學文化素質參差不齊。近年來,雖然這種現象已有所改觀,但是很多圖書館還是面臨著館員素質不高或者高素質人才難以留下的難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的傳統服務已經逐步向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知識服務方向轉移。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擴展、服務質量的提升,不僅是對圖書館提出的挑戰,也是對館員素質提出的挑戰。總之,人才是大數據時代中未來圖書館的基礎,沒有人才作為保障,大數據將無法作為工具來推進工作。
(三)對讀者服務的挑戰
大數據時代下讀者服務的方式、途徑和模式等都會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用戶服務要求的變化而變遷。圖書館的服務策略可以經過大量用戶行為數據的采集、組織和分析而得到。因此!這種服務可能更具有針對性,服務手段和方式也會更個性化,可以隨著用戶的需求和圖書館服務策略的調整而及時變化。未來圖書館在做好文獻服務、信息咨詢等傳統服務的同時,可以向信息處理和數據分析等知識服務方向擴展。
(四)對版權保護的挑戰
在無處不數據的時代,如何去鑒定這些數據的版權,是當前面臨的一個難題。互聯網的精髓是開放與分享,但是數字資源的占有、分配、使用權限的控制卻分別歸屬于社會各利益集團。因此,數字資源在圖書館的傳播受限于各種專有權!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圖書館對傳播中的數字資源的歸屬權的有效鑒別不僅是對自身利益的維護,也是對資源生產企業勞動成果的尊重。
三、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應對挑戰的發展措施
(一)樹立大數據思維,統籌制定大數據戰略
根據圖書館的發展趨勢,統籌制定未來發展的戰略規劃,一個現代化的圖書館設施可以一步到位!但是科技是發展的,今天很先進的設施,過幾年就會落后。因此,在建設規劃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基礎設施的可兼容性和可擴展性。對主要的信息基礎設施、服務領域等一定要提前制定大數據戰略規劃。從而可以協調構建大數據知識服務綱要、探索大數據體系構建模型、業務模型、知識服務模型及技術模型等。
(二)加大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
對已有人才進行信息素質培訓,在思想意識形態、技術、服務理念、服務技能、業務能力、信息素質和信息能力等方面進一步提高。樹立嵌入式知識協作、合作交互、服務創新等新型知識服務理念,同時大力引進數據挖掘、數據分析與數據管理方面的人才,為未來圖書館大數據體系構建提供所需智力儲備。
(三)加大特色資源的建設力度
隨著信息文化產業的發展,數字資源種類也越來越多,但是資源的同質化現象也越來越嚴重,使得不同大學之間的數字資源也逐漸趨于同質化。大數據時代,應該更好地利用數據挖掘、數據組織和分析的技術,圍繞學校特色學科優勢進行專題數據采集,建立特色數據庫,并對其數據實施更新。
四、總結
不可否認的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我們已經進入了數據化時代,大數據時代給數字圖書館帶來了挑戰,是數字圖書館的一種巨大轉型機遇,可以擴展數字圖書館數據資源,提高數字圖書館服務功能;同時,還要不斷思考資源框架、技術應用模式和服務功能,與廣大學術資源建設商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天泥. 知識咨詢: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的知識服務增長點[J]. 圖書與情報,2013,(02):74-77.
[2]程結晶.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內容及其策略研究[J]. 情報理論與實踐,2016,39(03):57-62.
[3]馬曉亭. 大數據時代基于服務等級協議的圖書館讀者隱私感知與保護研究[J]. 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37(04):57 -60.
作者簡介:孫瑩,女,漢族,1987年11月10日生,工作單位: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