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平
摘 要:當前情況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傳統(tǒng)、守舊的特點,存在著被動、消極的問題,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挖掘,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而合作學習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獨立思考、開拓創(chuàng)新的能力。教學中,教師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建立合作小組,優(yōu)化課堂教學,避免出現形式化等問題,將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3-01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76
“合作學習探究”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始終以一種高漲的情緒和興趣去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獨立學習能力等。
一、體育課堂合作學習探究的優(yōu)勢
合作學習探究,通俗來講就是根據班內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水平、接受能力等情況,恰當分組,通過小組探究學習的模式完成教學活動,達成教學目的。小組之間既存在合作關系,又存在競爭關系:同組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相互對比,形成一種互補但又良性競爭的狀態(tài),小組之間亦然。在這種學習狀態(tài)下,學生既是知識的接受者,也是知識的傳播者和掌控者,水平相近的學生之間相互對比,既能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斗志,又不至于打擊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讓學生能從一種被動接受轉化為積極實踐的學習狀態(tài),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小組之間的競爭與配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與集體榮譽感,讓學生相互依賴,相互競爭,從而達成一個良好、和諧、積極的教學狀態(tài)。
二、主要教學方法
(一)建立恰當的合作小組
建立合作小組要從學生自身出發(fā),根據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接受能力以及身體情況進行合理分組,讓學生相互之間形成一種和諧合作、良性競爭的關系,在充分激發(fā)學生熱情基礎上,又保證學生自尊心得到保護。
建立合作小組,要求組內成員相互合作、共同競爭,營造一種積極向上、樂觀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方法,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比如,教師要求學生自主設計組名和組標,還可以讓各小組編寫個性的小組宣言,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歸屬感和榮譽感,還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素質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在備課的時候,編寫學習清單、卡片、掛圖等,用這些手段來保證學生以積極的狀態(tài)去接受課堂教學內容。
(二)設計適宜的教學流程,優(yōu)化課堂教學形式
優(yōu)秀的教學流程,要根據教材性質、教學實踐、學生的接受能力來設計,在保證學生能充分吸收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又能保證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科學性。
1.在開始階段,利用情景教學的模式開展全班教學,給全班學生進行一個教學內容的初步講解。2.在教學內容深入以后,可以采用合作小組的模式讓學生們探究學習,小組同學在組長的帶領及組員的幫助下,共同完成課程學習。3.在教學后期,安排小組間進行討論,并且讓不同小組之間輪流發(fā)言,確保學生們理解了教學內容,并能接觸到其他小組的學習成果。4.在教學活動完成前,要及時對學生給出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榮譽感,讓學生在鞏固課堂學習內容的同時,會對以后的課堂內容產生持久的興趣。
三、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
教師在體育課堂合作學習探究過程中,要注意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熱情,拒絕保守枯燥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一種生動而趣味的教學氛圍,真正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積極向上的活動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熱情和參與欲望,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充滿樂趣地學習知識,而不是單純應付式學習。
例如,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課程中,可以先組織學生觀看高水平的籃球比賽或者球星集錦,讓學生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之間的籃球比賽,輸贏放在其次,重點在于充分展示學生的個人能力和興趣,在讓學生充分享受籃球樂趣的同時,學習到更多體育知識。此外,還能大幅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小組合作能力。
四、“合作學習探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合作學習探究”在當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階段已經成為人們探討研究的重點問題,雖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而且還有眾多的優(yōu)點,但是仍存在較多的問題:
1.教學過程中存在形式化的問題。眾多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只是將“合作學習探究”的方法應用于教學表面,并未真正發(fā)揮其實質作用,沒有將該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
2.教學過程中受學生參與度影響較大。在“合作學習探究”過程中,學生的收獲與成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程度,而個別參與不積極的學生也就成為了“困難戶”,他們可能跟不上其他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從而與教學脫節(jié),此外,小組組長組織能力的不足和經驗的缺乏也是造成該問題的原因之一。
3.學生之間合作程度對“合作學習探究”實際教學效果造成了較大困擾。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及時較好地開展了“合作學習探究”,小組之間也可能存在不友好、不傾聽、不分享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團隊合作意識和一種與隊友之間的分享精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該種方法不能最大程度發(fā)揮其優(yōu)勢。
五、“合作學習探究”的關鍵控制點
對于大部分小學體育教師來說,“合作學習探究”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只有重視以下關鍵控制點,才能將此方法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
1.教師要對教學內容有足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充分做好教學流程設計和教學方法選擇。
2.劃分小組要注意技巧性,要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性格、能力及優(yōu)缺點,要讓小組成員相互互補,共同進步。
3.教師要對課堂紀律有較高的駕馭能力,高度開放的學習模式不等于放羊式教學,教師要充分把握教學底線,不能讓教學流于形式,教師作為規(guī)則監(jiān)督者,要讓學生在有序的氛圍中快速成長。
總之,“合作學習探究”教學形式是提高學生合作創(chuàng)新能力的優(yōu)良方式,學生能在此教學方法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以高昂的學習興趣,達成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教師也應該將此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融入到自身的教學活動中去,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蕊.小組合作學習在導學課堂上的有效應用[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4(2):67-69.
[2] 陳茂功.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