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煦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李辰煦
匯率同時也稱“外匯牌價”、“外匯行市”或“匯價”等。由于世界貨幣的名稱和貨幣價值不同,貨幣要求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匯率,即匯率。一國外匯行市的變化,對進出口經濟和貿易結構、生產構架也會造成影響。匯率是國際貿易之中最為重要的調度杠桿,匯率降低時,可以有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影響。匯率帶來的可變性和國家的國民經濟密之間有密切聯系。自從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對外經濟的快速發展,積攢了很大部分的貿易順差和外匯儲量,造成我國現在有空前的人民幣增值壓力。人民幣匯率不斷面臨著強大的增值壓力。本文通過對人民幣匯率起伏的形勢和影響因素進行剖析,歸納出人民幣匯率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以及改進偏向。
經濟增長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剖析,經濟的起伏波動始終是影響一國貨幣價值的根本原因。其主要造成原因:如果一個國家經濟上升率略高,那么對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態就會更有信心,國際投資者肯定會積極到該國投資,進而形成該國國際資本項目的收入提高,且該國貨幣需求量增加,價值必然也上升。但是不可說“經濟的快速增長也會帶來貨幣價值上升,但是經濟增長的起伏也會使貨幣貶值”。
國際收支狀況和外匯儲備情況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外匯市場的構成和國際上的投資是密切相關的,國際收支也是國家對外經濟之中各種收支間的總和。在起伏匯率制下,市場關系影響匯率的起伏,所以,國際收支的順逆會導致本幣貶值,外幣升值,也就是外匯匯率的上升。相反,國際收支差別也引起外匯匯率降低。因為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兩種差額也不單單是國際收支狀況的重要影響因素,也是外匯儲備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所以,我們要把兩種差額當做分析指標,表明國際收支對于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貨幣供應量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人民幣匯率和我國的貨幣供應量上能夠構成成正相關,因為隨著改革開放的幾部,國際投資不僅能夠享受中國廉價的勞動力,更是因為中國市場的大需求。于是,國家投資不斷增長。但是因為緊縮性的貨幣戰略,人民幣量非常緊張,外資涌入也多,所以有了突出的外匯供求不均,導致了人民幣升值趨向。
進出口一般依賴本幣的匯率,即外幣與國內貨幣的比率,可以促進出口,也可抑制進口;假如本幣匯率提高,也是本幣對外的比率升高,那么久利于進口,無益于出口。
物價,單看進口各種物需,匯率的降低也會引起進口品在國內的價格提高。影響總價格指數的程度取決于進口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相反,別的情況穩定,進口品的價格也會發生降價,當然它對于物價總指數決定的水平則依賴于進口品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
資金活動,短時間的資金流動會受到匯率的很大的影響。但是當發生本幣對外降值的趨向下,投資者和國際投資也不想持有用本幣計值的種種資產,肯定會把本幣兌換,導致發生資金外流。當然,因為都在兌換匯種,就會讓外匯供求不均,導致本匯率越來越低。相反,當本幣的對外匯率在增長的情況下,投資者和國際投資者就希望擁有以本幣計值的種種資產,會導致資金內流。當然,因為外匯都在兌換本幣,外匯供求不均,也會造成本幣匯率不斷抬高。
對于下一個時間的匯率起伏的趨勢判斷,第一要分析變化起點的匯率在什么水平,對匯率的高估、低估或均衡與否作出一個基本的判斷,即所謂匯率水平的合理性如何。對于人民幣來說,目前判斷匯率水平是否合理,可以采取這樣兩種方式:
與匯率在過去一個時期的總體水平相比較,區間可以跨越并軌前和并軌后一年左右的時間,計算此期間人民幣匯率的加權平均價。
與近一個時期的出口換匯成本相比。在目前階段,我國外匯市場的運作還是基本獨立于境外的國際金融市場進行的,國際間的資本流動性尚比較低,貿易收支的狀況仍是決定市場匯率的主要因素,而在新的外匯管理體制下,人民幣匯率變化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我國制定匯率政策的出發點主要還是基于維持外貿平衡的考慮。這樣,出口換匯成本的變化不可避免地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產生一定的影響。
同時,對于匯率的走勢判斷還要對起因的各個基本要素進行綜合估計,不可片面、簡單進行總結分析。從貿易方面來看,對于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情況也要進行全盤考慮,包括貿易順差和逆差。從資本流動方面看,我們還要考慮外資的總體水平和熱錢的流動方向,同時也要考慮國內的外匯供給。最后還要看宏觀經濟環境,和國家政策的力度和方向,在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的時候也可以對人民幣匯率趨向有一個判斷。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經濟的積極影響
可以幫助降低進口產品的價格。低于人民幣升值速度的情況下,進口產品價格上漲,人民幣匯率升值將使外國消費品和材料生產進口價格比以前更便宜,以降低進口成本。這時候對于消費者來說,消費進口產品的價格也會大幅度降低;關于很多企業來說,假設產品的價錢用人民幣結算、原材料也在國外購買,比如造紙、汽車等行業,其生產成本也會因人民幣值造成下降,進而提高企業利益。
可以減少外債負累,不管內債還是外債。也從一定時期借入,這一時期受到匯率、利率、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影響,面臨一定的風險。對于我國的負債而說,做為債務人,伴隨人民幣幣值提高,時間一到要求償還的負債本金所帶的本幣數量也會隨之降低,所以可以按照降低國家和企業的外債。
海內居民出國旅行和留學的本前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國內居民出國旅興、學習、移民和人才出國培訓的成本減少。人民幣增值也能幫助人們到歐美等國家學習、培訓、旅游、移民花費比當年更少的錢,比如去歐美留學假設學費為40~50萬元人民幣近兩年不變,那么現在出國所交的費用將比2007年同期少交5~6萬元人民幣。但是所去的國家所需費用的起伏會小于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否則這積極影響也不存在。
有效解決國家對外經濟政策的壓力。人民幣增值可以降低高額成本,還可以減少貿易紛爭、納稅等各方面的成本,愈加重視國際對我國產品附加值的增長,扭轉更低價格水平來介入競爭的局勢。這段時間內,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一直屬于順差的形勢。長期的貿易順差不利于經濟發展,也不利于改變中國對外經濟和外匯平衡問題。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經濟的消極影響
按捺出口增加。人民幣增值代表著我國大批外匯儲量的降值。在我國對外貿易依賴度不斷提高、和世界經濟快速融匯的大背景下,人民幣增值也會按捺出口,削減國際貿易順差乃至呈現逆差,直接造成我國產品價格的優勢的失去和競爭力不斷下降,導致一些企業效益下滑和經營不順。出口企業還會受到出口收入轉變成人民幣時的匯兌損失。在國際市場代價堅持穩定的情形下,出口利益的降低也會嚴重波動出口企業的踴躍性。
對于吸引外商提高投資會有消極影響。人民幣增值后,同樣數量的外資也會使中國市場代表的購買力降低。換言之是人民幣增值也會使中國在勞動力成本,原材料和其他種種費用方面的輕微優勢慢慢被削弱和失去,國際投資到中國開辦企業就必須投入比以前的資金,減少了盈利的,所以也增大了外商的負債,削減了他們投資的熱情。所以,出口加工型的外商投資企業更會因人民幣升值而降低出口競爭力,減少乃至改變原本對中國的投資。
增大就業壓力。我國很多新生的就業機遇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帶的出口導向型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所以也是受人民幣匯率影響較大的這兩類企業。人民幣增值對民營企業和外商投資的影響,最后也會體現在就業上。
人民幣增值對與我國經濟的發展有積極有消極,怎么才能順勢利導,進行有效應對,徹底利用好增值的積極影響,削減增值對與勞動密集型企業帶來的影響、乃至波動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大額外匯儲量將面臨縮水等等各種各樣的負面影響,進而發展我國的經濟。可將從以下幾個點加以完善:
增強國家對與匯率波動宏觀掌控,必須從市場導向為改革的方向看,以前依靠的以市場供求關系為最基本的最單一的波動匯率制,也必然會轉向完全交由市場調節的波動匯率制,國家負責調控,市場負責調節。
加快出臺各種的配套改革方法的速度,用來帶動整個金融機構體制變化。匯率調整后,為了維護保障中國經濟不斷、穩定、健康地發展,相關配套政策必須盡快出臺。
增強國際間金融領域貨幣政策的協調和合作,伴隨國家資本項目管理的不斷開放和人民幣慢慢邁向市場化,外匯市場上供求關系必然會發生外匯供求不均的情況。所以必須增加重視國際對話和自我宣傳,讓世界知道中國,了解中國。
人民幣外匯體制改革的長遠目標是實現人民幣的可兌換,但是,就我國現實的國力來分析,達到這個目標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為此,為了我們偉大中國夢的復習,我們還任重道遠,仍需努力!
(作者單位:臨沂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