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偉明
探析養成教育視角下高校學生行為習慣管理途徑
◎湯偉明
學生行為習慣對學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高校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各個高校需要在學生養成教育過程中,加強高校學生行為習慣的管理,幫助高校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本文就對養成教育視角下高校學生行為管理途徑進行探究。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各個高校的學生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現階段,各個高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加強學生行為習慣的管理,從而改變學生課堂隨意說話、學習自覺性低等不良行為,促進高校學生可以全面健康的發展。
高校學生的生活習慣分析。現階段,高校學生存在嚴重的生活習慣不規律的情況,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各個高校都這有明確的作息時間,到點后學校就會熄燈,讓學生統一進行休息,但是部分大學生在熄燈后并未及時睡覺,而是在床上看手機、玩游戲,造成休息時間不充足,在第二天上課過程中就會出現打瞌睡的情況,從而影響學習質量。其次,部分高校學生飲食時間不規律,經常為了早上多睡會兒而放棄吃早餐,嚴重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最后,現階段,家家戶戶都是獨生子女,學生在家里經常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突然過上集體生活就會讓學生不適應,同時學生由于自理能力差,在衛生方面也不注意,造成寢室內務不合格。
高校學生學習習慣分析。一般情況下,高校學生出現不良的學習習慣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校課程不緊張,學生有著充足的自由活動時間,從而造成學生將自由時間使用在玩上面,而不去閱覽室、圖書館進行學習,學習主動性嚴重下降。其次,高校學生普遍“重結果、輕過程”,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經常是不認真聽講,然后等到考試前期在進行集中學習,造成學生成績普遍不是很高。最后,高校學生上課紀律差,在課堂上經常出現打瞌睡、吃飯、玩手機、說話等不文明情況,導致課堂紀律差,影響其他學生學習。
高校學生的文明習慣分析。現階段,高校學生出現不文明行為習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進步,家家戶戶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部分學生在平時吃飯過程中經常出現剩飯剩菜,缺乏節約意識。其次,學生在平時生活中不重視保護環境,經常隨意吐痰、亂丟垃圾,見到老師也不打招呼,缺少最基本的文明禮貌。
高校學生行為習慣的總體特征。高校學生行為習慣的總體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校學生缺乏行為意識,在平時生活中并沒有意識到自身不好的行為習慣,認為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這些不良行為都是小事。其次,高校學生自我約束力弱,在平時生活中不注重寢室內務衛生,只有在學校進行集體檢查過程中才會對寢室衛生進行整理,從而造成學生生活環境臟亂無序。
創新高校學生行為管理觀念。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基礎,所以高校要想保證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需要創新高校學生行為管理觀念,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高校管理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行為習慣管理的重要性,找到學生目前存在的不良行為習慣,然后針對性制定解決措施,指導學生對不良行為習慣進行改正。其次,教師在學生行為習慣管理中需要需要盡職盡責,正確認識行為習慣管理工作的長期性,在行為習慣管理過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從而保證行為習慣管理工作可以順利發揮出其重要作用,改掉學生身上的不良行為習慣。最后,管理教師需要在管理過程中轉變管理方法,以柔克剛,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分別進行管理,從而保證管理效率、
健全管理制度,規范學生生活習慣。一般情況下,高校健全管理制度,規范學生生活習慣具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首先,學校需要制定嚴格的晚間查寢時間,讓管理教師對學生就寢情況進行檢查,避免學生在熄燈后還玩手機、打游戲,從而保證學生的休息時間充足,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次,高校需要設置早自習制度,讓學生進行早自習,并保證學生早自習出勤情況,教師還需要對學生早自習情況進行監督,避免學生在早自習時間說話、睡覺等不良行為出現,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最后,高校需要設置嚴格的內務檢查制度,將內務標準下發到各個寢室,讓學生按照標準進行內務整理,從而保證寢室內務合格。
加強學生學習教育。學習是每一個學生的天職,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因此,各個高校需要加強學生學習教育,為學生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學習,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加強德育教育。加強德育教育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思想政治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融入思想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等方面內容,為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奠定堅持基礎。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第二課堂”,在課堂上為學生組織與“文明”有關的演講比賽、情景劇表演等活動,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加深對文化素養的認識,從而讓學生意識到自身不良行為習慣的危害,讓學生自主進行改正,為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在養成教育視角下加強高校學生行為管理是學校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對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各個高校需要創新學校學生管理方法,在管理過程中根據學生特點、教學環境等方面內容制定學生行為能力管理的教學方法,從而幫助高校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作者單位:廈門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