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薄峰,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廣播電視中心
中國電視真人秀本土化研究
文/薄峰,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廣播電視中心
真人秀其最初是指由普通人在規定的情景中,按照預定的游戲規則,為了一個目的而做出自己的行動,并將這些行為記錄下來做成的電視節目。電視真人秀作為一個大熱門,不論是節目數量還是觀眾議論的話題熱點都可謂是空前絕后。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本土化進程對于中國電視的未來發展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國內較為成功的電視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為主要研究對象,多角度分析《爸爸去哪兒》中的傳承與創新以及成功之處,來試圖論述中國電視真人秀本土化這一論題。
真人秀;本土化;受眾
近些年,電視真人秀作為一個大熱門,不論是節目數量還是觀眾議論的話題熱點都可謂是空前絕后。不僅如此,中國的電視節目也隨之進入了一個真人秀的巔峰時代,各類型真人秀節目一時間稱霸電視屏幕。但在電視真人秀節目繁榮鼎盛的背后,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本土化進程對于中國電視的未來發展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運用新聞傳播學的部分基本理論知識,結合真人秀的發展歷史、趨勢,以國內較為成功的電視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為主要研究對象,多角度分析《爸爸去哪兒》中的傳承與創新以及成功之處,來試圖論述中國電視真人秀本土化這一論題。最后從真人秀的“中國改造”到“中國創造”給出進一步的發展策略。
1.1 關于電視真人秀
1.1.1 電視真人秀節目的起源
電視真人秀節目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當時的美國就出現了真人秀節目的雛形,比如《觀眾點播》和《這是你的生活》。而到了1973年,美國公共廣播公司制作的《一個美國家庭》,則被認為是最早具有真人秀基本元素的節目。《一個美國家庭》跟隨這一個家庭,拍攝了其一年的真實生活。
1.1.2 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特點
真人秀是一種聲稱反應真實的電視節目,真人秀節目的誕生,正迎合了普通受眾強烈的好奇心、八卦欲望以及偷窺他人隱私的心理。真人秀,“真”,是因為整個節目的全過程都是實實在在通過攝影機的鏡頭真實的拍攝記錄著。“人”就是真人秀的主角,也就是真人秀節目中的嘉賓或者選手,自然就是節目中最重要也是最應該突出的重點。“秀”則是通過藝術的再加工、再包裝,最后制作成一檔受眾喜聞樂見的節目秀。中國電視藝術研究專家尹鴻先生,曾發表過文章稱,真人秀,“真”是它的特色,“人”是它的核心、根本,“秀”是指虛構和游戲。
2.1 國內親子真人秀節目的概況
在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出現之前,國內的親子類節目形式較為單一,完全依靠小朋友們的現場表現,如中央電視臺的《正大綜藝之寶貝來啦》、《非常六加一》等等。而自從《爸爸去哪兒》大獲成功之后,大量的親子類真人秀節目開始扎堆涌現,如北京衛視《媽媽聽我說》,浙江臺的《人生第一次》,還有深圳衛視《辣媽學院》、青海衛視《爸爸媽媽看我的》等等一系列節目。
2.2 《爸爸去哪兒》概述
湖南衛視引進韓國MBC的親子互動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作為近年來非常具有中國本土特點的節目,其節目內容的設置和流程的編排都成非常的成功。《爸爸去哪兒》選取的嘉賓是大眾名人中的男明星及其子女,不僅可以展示其在熒幕媒體形象之外的家庭形象,開啟了一種新鮮的綜藝視角,同時也為整個節目提供了十分廣闊的受眾基礎。
在拍攝的角度上而言,一個簡單的場景卻會布置十個甚至更多的機位,捕捉生活中最真實的素材,同時大量的跟拍鏡頭更是展現出了孩子們的活潑可愛感,也最終促成了節目的高質量和完成度。
而從節目的選角中,也可以看出制作團隊的用心,Kimi的羞澀,Cindy的女漢子,石頭的略帶靦腆卻內心勇敢的反差,王詩齡微胖的萌態與出色的語言能力,以及天天的暖心,每一組親子都有著他們鮮明的特點,而這些人物之間的互動也迸發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有趣,他們可以贏得許多不同觀眾的喜愛,為節目的成功提供了不可忽視的力量。
3.1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縱觀國內真人秀節目,不難發現模仿跟風是當前國內真人秀節目行業內普遍存在的詬病,一檔節目成功之后,往往引來一堆同類型的節目蜂擁而至,山寨節目橫行導致原創節目的生命周期嚴重縮水。《爸爸去哪兒》作為中國首檔定位為明星親子互動類真人秀,強大的明星關注效應為節目的賺取了大量的關注度。《爸爸去哪兒》火了之后,引發了國內親子互動類節目的熱潮。一系列以“父愛”為主題的親子類節目紛紛出爐,如浙江衛視的《爸爸回來了》青海衛視的《爸爸請回答》東南衛視的《爸爸向前沖》等等。這種跟風、模仿式的節目制作方法,雖然在短時間內能吸引觀眾眼球,但是相似的名稱和同質化的內容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最終不利于節目的長期發展,更不利于于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本土化的進程。
3.2 契合時代要求,引領積極意義
在傳播學史上,第一位提出傳播過程模式的是美國學者拉斯韋爾。提出了構成傳播過程的五種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結構順序將它們排列,形成了后來人們稱之為“5W”模式。“5W”模式即Wh o(誰)、In which channel(通過什么渠道)、To whom(向誰說)、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爸爸去哪兒》通過電視媒介、網絡媒介(芒果 TV)所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幅生動有趣的親子交流畫卷,更是傳遞認真生活,積極思考這一符合時代文化的正能量,并且受到了受眾的廣泛好評,這也是這檔親子節目能火爆的重要原因。
從節目的價值導向上來講,主要的原則是需要契合時代要求,引領積極意義。只有符合了社會主流的價值需求,繼承優秀節目的誠摯本性,才能更好的獲得觀眾的認同,得到人們口口相傳的贊譽,最終成為一檔優秀的電視節目。
[1]李冬暖《基于中國文化背景下的“真人秀”節目研究》東北師范大學
[2]毛茜《當設計遇上真人秀》《大眾文藝》
[3]孫波《電視“真人秀”的優缺點及其未來走向》嘉興學院
[4]胡正榮《媒介的現實與超越》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5]李良榮《新聞學概論》(第四版)復旦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