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丁妍
商務英語課程體系下學生邏輯智力和視覺空間智能的培養
◎劉艷 丁妍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以多智能理論為指導的英語素質教育在我國全面推進。但目前商務英語課程教學仍然以培養學生語言智能為核心,然而在實際的商務英語交際活動中,非語言強勢智能作為一種支持、修飾、強化語言智能表達效果的方法,對商務英語交流起著一種輔助的作用,而且這種輔助在商務交流總效果中占據突出、主導的作用。
哈佛大學的教授哈華德·賈德納于1983年在Frames of mind 一書中提出了認知上的一個新理論——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Howard Gardner,1983)賈德納認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單一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包含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肢體- 動覺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以及自然探索智能。這一系列智能的培養有助于轉變我們的教學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已經成為21世紀外語教學的一種趨勢。(Rodgers2000:2-12)
既然各種智能之間是相互作用、以組合的形式發揮作用的,那么對于學生來說,非語言強勢智能在發展和培養上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設計才能把學生潛在的非語言強勢的能力挖掘出來,并把優勢與商務英語語言智能進行整合,本文筆者主要從邏輯智力和視覺空間智能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邏輯智力(Logic Smart)主要指個人對事物間各種關系,如類比、因果和邏輯等關系的敏感以及通過數理進行運算和邏輯推理。傳統意義上來說,似乎邏輯-數學思維僅僅局限與理科課程,但實際上,這種智能中有些成分是貫穿于整個課程中的。
就商務英語課程來說,教師可以運用句子內部或句群之間的邏輯關系,如遞進、因果、假設、選擇、并列、條件等教學生如何在做商務英語閱讀時進行推理來猜測詞意和句意,并可以就閱讀當中所遇到的命題進行邏輯分析,如A句群是B句群的必要條件還是充分條件,以此來加深學生對句群的理解;就閱讀當中遇到的內容進行歸類,并用圖表進行演示,以已有材料為基礎提出開放性問題,如對某種社會需要的產品和服務項目進行歸類后,可用英語說明每種產品將要面對什么樣的競爭?在目標市場的競爭中存在哪些方面的優劣?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預測或改變邏輯結果來增強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在實際商務操作中運用這種邏輯智能減少風險。再如,在介紹進出口貿易時,可以用流程圖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幫助他們了解整個貿易流程,把握每一個環節之間的辯證邏輯關系,也可以讓他們自己就單個項目,如商務談判用語的邏輯關系做一個提綱,以此來提高他們分析事務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商務英語教學中, 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多元的視聽教學環境,幫助他們把書本上的知識材料變成立體的圖畫形象,例如在描述某街區地形的時候,教師可以做出一個模擬街區,讓學生在紙盒上寫出代表一些標志性建筑物的英語名詞,然后根據書本上對此街區各個建筑物的方位描述,讓學生把這些小紙盒分置在相應的街道兩側。這種方法可以促進學生對空間關系的把握,發展方向感,發展二維和三維空間的轉換能力;再如,就產品的特征進行描述時,通常我們會教授諸如造型優美(beautiful design)、款式齊全(various styles)、色彩艷麗 (beautiful in colors)、質量上乘 (superior quality)之類的表述詞,此時就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把具有以上特點的產品展示出來,如同樣是地毯,那么就可以給學生展示各種形狀、顏色的地毯,然后在產品的旁邊用突出的色彩把相應的英語標識出來,給學生一種視覺上的沖擊,在學習了產品造型、顏色的表達的基礎上,促進其觀察能力,培養他們對顏色的敏感性和準確性的領悟能力,所有這些對于學生今后從事對外商務活動都是至關重要的。
作為一種以英語作為語言媒介, 以商務知識為核心的專門用途英語(ESP),商務英語由于受傳統語言學觀念的影響,其課程學局限于傳統的課堂授課法,學生能力的培養比較單一,教學設計也側重于為學生創設豐富的語言環境,如通過商務洽談、會議討論、產品解釋說明、運用現有商務知識構建意義,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智力和視覺空間智能。
商務英語課程體系下對學生非語言強勢智能的培養可以促進其語言智能的發展,使他們在未來的就業中更具有競爭力。邏輯-數學智能的培養鍛煉他們分析商務事務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智能的培養促進其觀察商務事件的能力。我們不能單純以培養語言智能為方向設計教學,而應該全面考慮學生的與商務英語專業相關的非語言強勢智能的發展,并以此為基點,對教學進行開放性、多樣化的設計。
(作者單位: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