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藝東
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新思考
霍藝東
在新媒體時代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習慣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高校對于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也極為普遍,很多大學生逐漸成為新媒體的倡導者,輔導員也利用新媒體的特征來促進各項工作的開展,增強自身的工作能力。因此,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輔導員工作既充滿巨大的挑戰,同時又帶來一定的機遇。本文闡述了新媒體時代的主要特征,并著重對新媒體時代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新思考進行探討,以期提高輔導員工作效率,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發展。
新媒體是以科技為核心,并且集技術與傳播于一體的新型媒體形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媒體形式也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尤其在近幾年中,由于智能手機的問世,微博、QQ、微信等諸多社交工具成為新媒體運行的主流,而這些早已變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推動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進,甚至可以足不出戶就能通過手機來辦理各種業務。實踐證明,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促使人們生活方式、學習習慣、思維理念等發生變化,高校大學生作為新媒體支持者和主導者,其必然會在校園內刮起一陣強勁之風。新媒體在充分滿足大學生的娛樂、學習需求的同時,也為高校輔導員工作帶來便捷。
技術開放性。在新媒體時代下,人們借助先進的網絡技術,不僅可以有效打破傳統時空的局限性,而且也可以從根本上突破身份界限,通過博客、微信、手機網絡、MSN等諸多新媒體形式,使得人們成為各種信息的發布者、推廣者和接受者,進而實現與他人在線交流與互動,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開放和平等,能夠在任何地點、時間進行無障礙交流。隨著4G手機的廣泛運用以及網絡技術的不斷創新,逐漸凸顯其開放性與公平性。
交流雙向性。隨著微信、博客、電子郵件、MSN、QQ、微博等普遍運用,新媒體超越了傳統媒體交流的被動性和雙向性,實現了雙向交流互動的雙向性和實時性。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接收者在線獲取目標信息時能夠掌控好時間、方式及信息類別,而另一方面是因為信息發布者能夠快速收到來自信息受眾者的不同反饋。由此可見,這種雙向型交流模式不僅大大增強了人們的主觀性意識,解放了他們的生產力和創造力,而且也為新知的學習提供廣泛的交流空間,一定程度上促進信息的有效快速傳播。
傳播即時性。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信息制作、傳播等速度也逐漸變得快捷。傳統紙媒需經過文字輸入、圖片排版、激光照排以及印刷投遞等諸多中間環節才能讓讀者獲取目標信息;電視廣播需經過拍攝、制作、播出等環節才能將信息輸送到觀眾的眼前。因此,這樣傳播形式既具備豐富的物質設備,同時又會耗費大量的時間。而新媒體卻不然:輸入信息即可實現傳播,無需復雜的中間環節和手續。針對社會上發生的突發性事件,人們可以當即通過網絡渠道來發布并傳播此類消息,但務必確保信息的真實性。
更新快捷性。在新媒體時代下,隨著網絡技術的持續發展,信息更新也變得十分快捷。由于信息傳播的即時性,加之受眾的時空限制,因而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將網絡信息覆蓋到地球的任何角落,進而使得這些信息滿足社會的實際發展,促進時代變革。此外,個體思想的構建也極具自由性,推動新媒體時代下人際交往的引導和發展。
積極轉變傳統工作觀念,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新媒體時代要求高校輔導員應積極轉變傳統的工作觀念,充分意識到新媒體對思政教育以及大學生群體所產生的諸多影響,徹底改變之前教育者、控制者的權威角色,培養并提高自身的平等意識,并在理解尊重的前提下實現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另外,高校輔導員還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成長需求、信息習慣等諸多方面來推進思政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和工作水平,從而增強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改進教育工作模式,增強思政教育的針對性。高校輔導員要想改進落后的教育工作模式,就必須依賴新媒體平臺,不斷加強引導與發展,更新思政教育內容和日常工作方式,從而進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輔導員可利用學生擁有智能手機或電腦這一有利條件,并借助高校學生平時關注的各類網站、微博和論壇等,通過學術講座、推廣宣傳、專題辯論形式來開展一系列思政教育活動;同時要充分運用網絡信息資源,成立小型信息采集中心,以最佳的宣傳教育方式將政治理論、國家政策、黨的方針等融入到學生的腦海里,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善用微博、微信、電子郵件、MSN、QQ等交際工具來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動向。
自覺擔任新媒體時代下的輿情監督“領袖”。在新媒體時代下,高校輔導員應當充分利用好網絡輿情資源,自覺擔任新媒體時代下的輿情監督“領袖”。一方面,輔導員必須重視輿論產生背景及大眾傳媒,掌握一手的輿論資訊,主動開展輿情研究活動,通過網絡輿論來把握思政教育的有效程度,抓住高校學生普遍存在的各種疑難問題,進而促進大學生的思政理念的形成;另一方面,輔導員應當監督、控制輿論的發展趨向,并使之不偏離正常運行軌道,強化思政教育意識,保持高校思政教育的優勢,積極引導大學生塑造正確的政治觀和道德觀,以全新的領袖身份來正視網絡輿論的走向和影響力,從而更好地避免不良輿論對時下大學生的消極影響。除上述以外,輔導員還應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媒介素養,獨立解讀并批判各種媒介信息,熟悉學生的成長發展規律和思政教育規律,熟練使用網絡信息技術。
總而言之,新媒體自身的諸多特征為高校輔導員工作既帶來機遇同時又迎來巨大的挑戰。因此,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高校輔導員應積極轉變工作觀念,堅持以學生為本,改進思政教育模式,不斷增強自身的信息媒介素養,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中的各種困難。
(作者單位:寶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