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麗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基于計算機管理系統的發展現狀及其經濟影響
梁 麗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計算機管理系統,實質上是在運籌學與管理系統的基礎上所發展起來的,可以有效地幫助使用者通過模型或數據來進行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決策的計算機應用系統。計算機管理系統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方面都得到了廣泛應用。計算機管理系統的經濟影響主要體現在計算機管理系統高經濟管理效率、促進經濟總量發展以及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等方面。闡述計算機管理系統的內涵以及理論基礎,對計算機管理系統當前的應用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針對計算機管理系統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做出系統研究。
計算機管理系統;發展現狀;經濟影響分析
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M.S.Soctt Morton在《管理決策系統》一文中首先提出決策支持系統(Decision SupportSystem,簡稱DSS)的概念,具體來說,它是在管理信息系統和運籌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輔助決策者通過數據、模型和知識,以人機交互方式進行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決策的計算機應用系統,是管理信息系統(MIS)向更高一級發展而產生的先進信息管理系統,為決策者提供分析問題、建立模型、模擬決策過程和方案的環境,調用各種信息資源和分析工具,幫助決策者提高決策水平和質量。20世紀90年代,計算機在我國開始興起,在隨后的十幾年中,計算機在我國的發展速度驚人,已經涉及到人們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計算機網絡也逐漸向數字化、智能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將時間與空間有效地結合,不僅提高了整個網絡系統的工作效率,而且對網絡的管理與維護做出了優化整合。計算機管理系統的主要理論和方法基礎包括需求分析方法、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方法、可視化開發方法以及軟件重用和組件連接方法。
1.需求分析方法。通過軟件的正確分析,來了解用戶的使用需求,建立起可驗證、可確認的數據依據。需求分析方法的主要特征在于需求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塑性。需求分析的最終目的是準確完整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分析用戶需求的變換,把用戶的需求準確地運用軟件來體現出來,使系統的設計與用戶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
2.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方法。這種特殊的技術方法是追求自頂向下相結合的方法,主要以研究對象建模為基礎,不但可以考慮到輸入與輸出的數據結構,而且是可以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方法,解決了軟件的可修改性和可維護性,提高了軟件了可靠性。
3.可視化開發方法。現有的計算機管理系統要求軟件系統具有良好的用戶界面,能夠為用戶使用系統提供便利,這就需要應用可視化開發方法,為用戶提供菜單、按鈕、對話框、編輯框、單選框、復選框、列表框和滾動條等,通過事件的驅動,針對每一件事系統都會給出相應的程序,然后傳遞給相應的消息響應函數。
4.軟件重用和組件連接方法。軟件重用又被稱為軟件的再運用,在全新的軟件系統構造的過程中,針對已經完成的軟件技術進行再次加工。這樣一來,可以降低軟件重新開發的時間與費用,對提高軟件的可靠性與維護性十分有利。在當前的科技發展過程中,組性連接屬于發展比較快速的軟件重用方式,它是一種社會化的軟件開發方式,可以將若干組件集成到軟件中。
國內外已有不少學者對評價支持系統進行了研究,主要分為通用系統和專用系統。其中,通用系統的研究有:華中理工大學的祝世京提出用決策支持系統方法解決大型工程項目評價問題;武漢汽車工業大學的余世浩用層次分析法動態建立決策模型,用模糊評價處理數據實現通用綜合評判決策支持系統;華中科技大學的王宗軍教授為通用評價支持系統的研究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在這方面的文獻也很多,在他博士期間和畢業后幾年時間,他研究了集成式智能化評價支持系統的設計思路;哈爾濱理工大學的韓贊等用VB實現基于可重用結構的多屬性評價支持系統;華中理工大學的杜江等也對評價系統的通用結構做了研究;榮莉莉、王眾托(2003)建立基于知識和模糊神經網絡的學習型評價系統。專用評價系統有:華中科技大學的劉志高等做的網上供應商考核評價系統;河海大學的蔣亞東等設計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企業技術創新評價指標體系,并用DEA方法開發了企業創新評價的計算機支持系統;東南大學的張文紅等提出了應用層次灰色分析法評價農業生態環境質量的方法步驟,并開發了相應的綜合評價支持系統。在具體應用領域,以ERP為代表的企業資源計算機管理系統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以CRM為代表的企業客戶關系計算機管理系統在企業客戶管理和客戶忠誠度培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在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制造等領域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
計算機管理系統的研究和應用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計算機管理系統的支持性、通用性、適應性、規范性和可擴展性以及群體意見集結等方面。
1.計算機管理系統的支持性問題。目前的很多計算機管理系統僅提供評價方法的計算程序和輸入輸出模塊,沒有對用戶的支持。還有一些計算機管理系統應用決策支持系統的理論作支持,但不能很好地將人的因素加入到計算機的計算過程中,又不能提供和提取參與評價的人有效知識,得到的結果可信度不高,往往形成理論空談。
2.計算機管理系統的通用性、適應性問題。目前,大多數的計算機管理系統研究同特定問題結合在一起,針對這一具體的評價問題建立的靜態系統,而且大多只提供一種開發者認為有效的評價方法,每開發一個系統都要做大量的重復性工作,一旦評價對象及其指標體系或評價方法有所改變,計算機管理系統就不再適用了,維護困難。
3.計算機管理系統的規范性和可擴展性問題。目前,絕大多數計算機管理系統僅僅是一段簡單的程序而己,沒有考慮系統的規范性和可擴充性。因此,在綜合運用各種先進技術方法構建計算機管理系統系統的同時,應注意技術上的規范性和系統的可擴充性,要使建成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能適用于類似對象系統的應用和開發)和可擴充性(不斷添加新方法模塊而不影響系統的運行和功能),這些問題的解決對策迫切需要研究。
4.如何高效率地收集多人意見形成群評價的問題。目前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多是單一程序,由一個用戶在輸入數據后進行計算和分析。而對于多主體決策問題而言,群體決策可以得到更全面、更可靠的結果。因此,搭建基于群決策的計算機管理系統,收集多人意見,形成專家庫和知識庫,也是計算機管理系統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
計算機管理系統的經濟影響,主要體現在計算機管理系統高經濟管理效率、促進經濟總量發展以及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等方面。
1.計算機管理系統提高經濟管理效率。隨著經濟發展由粗放式向集約式發展模式的轉變,現代經濟發展越來越依賴各種資源的高效率集約利用,而利用計算機管理系統,能夠顯著提高經濟管理效率。例如,計算機管理系統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能夠極大降低人力成本,計算機管理系統在企業資源管理領域的應用能夠發揮資源之間的系統效應,計算機管理系統在營銷系統的應用能夠打破營銷的地域性限制,極大地拓展了用戶市場。
2.計算機管理系統促進經濟總量發展。從產業的角度分析,計算機管理系統屬于第三產業,是現代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高級化的重要導向,通過促進計算機管理系統帶動經濟發展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據統計,2015年,軟件與技術開放行業的產業收入從2010年的16%提升至25%。我國實施創新的驅動戰略之后,改變了結構性改革的整體結構,提倡網絡強國、軍民融合等重大戰略措施,正是由于國家重大戰略的制定與實施,有效地提升了國民的消費水平,為計算機管理系統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契機。
3.計算機管理系統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創新成為經濟發展的新驅動力,隨著創新對象復雜性的提高,現代高質量創新越來越依賴于創新主體之間的協同,通過計算機管理系統的應用,為實現創新主體之間的協同創新提供了基礎,創新主體之間可以通過計算機管理系統為創新主題提供創意,進行創新技術的交流,并共享創新的成果。因此,建立在計算機管理系統基礎上的協同創新行為有助于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計算機網絡的產生主要由計算機與通信相結合,信息社會的發展對計算機網絡已經產生了一定的依賴性,所以計算機網絡自身運行的可靠性非常重要。為了計算機管理系統使用的不斷完善,一定要調整好網絡資源,采取恰當的措施對其優化整合,提高網絡系統的工作效率,保證網絡運行的安全性與高效性。目前,計算機管理系統的研究和應用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計算機管理系統的支持性、通用性、適應性、規范性和可擴展性以及群體意見集結等方面。通過分析認為,計算機管理系統的經濟影響主要體現在計算機管理系統高經濟管理效率、促進經濟總量發展以及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等方面。
[1] 覃事剛,劉建勛,王俊豐.基于Web服務的醫療信息集成平臺HIIP的研究與應用[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09,(12):192-194.
[2] 朱兵章,李紅蕾,侯海冰.中國石油廣東銷售公司財務稽核計算機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子商務,2013,(6):42-48
[3] 何鳴皋.基于HTTPS的大規模公共計算機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2):35-38.
[4] 程廣平.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現狀及發展方向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5):159-160.
F490
A
1673-291X(2017)36-0197-02
2017-01-09
梁麗(1979-),女,陜西咸陽人,講師,從事計算機應用教學研究。
[責任編輯 李春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