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良
民營企業在多元化戰略下的管理
黃東良
研究了民營企業多元化戰略下的管理策略,分析了企業多元化經營的常見類型以及企業多元化經營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對民營企業多元化戰略下的管理策略進行了探究。
民營企業長期以來都存在著過分關注短期利益、盲目鋪攤子的問題,不利于民營企業的長遠發展,新時期市場經濟競爭更加激烈,多元化發展戰略是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研究民營企業在多元化戰略下的管理策略,對民營企業的長遠發展有重要意義。
常見經營類型
多元化戰略是民營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現代化市場經濟環境下一個重要的發展戰略,也是民營企業發展成長的重要途徑。類型不同、發展程度不同、行業不同的企業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都會面臨企業發展目標、發展方向問題,利潤不再被單獨拿出來,而是將其他更多因素綜合起來共同評判。專業化生產是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立足的關鍵,而民營企業在落實多元化發展戰略時,也可以從專業化入手,逐步發展壯大并不斷拓展,在不同的企業家眼中,多元化發展經營戰略的形式有很大不同,有些企業關注產品經營,有些則將注意力集中在資本經營方面,但是無論如何,多元化發展戰略都是民營企業取得市場競爭優勢的有效途徑。
水平多元化。水平多元化是指企業橫向上的多元化經營,例如開發面向老顧客需求,或者相同偏好潛在客戶群體的新產品。
垂直一體化。垂直一體化是指企業縱向上的多元化經營,例如老顧客產品上下游產業鏈的延伸,包括原料控制、運輸甚至親自生產。
同心多元化。這是一種對和產品直接聯系比較遠的領域的多元化經營戰略,是企業原有經營能力基礎上的多元化,例如銷售服務、技術服務等。
混合多元化。混合多元化是指一些無法明顯分類的企業多元化經營戰略,是指企業面向完全不相關行業的多元化發展。
企業多元化經營的作用
企業多元化經營必然是利益的內在驅動下逐步開展的,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市場份額趨于固定,生產模式、經營范圍都逐漸成熟,在當前領域難以再有更大程度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需要對自身發展戰略、發展方向進行適當調整,找尋新的發展空間和經濟增長點。一般來說企業的多元化經營主要有如下三個作用。
市場機會最大限度的利用。企業的多元化經營能夠最大程度的開發利用市場機會,獲得最大程度的利潤。
企業資源能力的合理應用。企業多元化經營能夠進一步提供資源能力的利用效率,更好地發揮企業前一階段生產經營中積累過程中沉淀下來的各種能力優勢。
分散企業經營風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有助于分散規避經營風險,避免了企業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出現的利潤不確定性。
推動企業穩步發展。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擺脫了企業對某一行業的依賴,減輕了某一行業不景氣給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時有助于增強企業的綜合能力,拓展企業核心競爭力。
內部機制完善
內部機制的不斷完善是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民營企業管理工作的絕對核心,民營企業選擇了多元化的經營戰略,必然會破壞企業內部原有的分工、協作、責任以及利益分配等機制,必須及時出臺新的內部控制機制彌補和完善,才能夠有效避免多元化經營造成的管理混亂。企業多元化經營過程中一定要充分注意到完善企業內部機制的重要性,采取一系列措施對企業制度機制進行優化調整,使企業能夠逐步適應企業的多元化經營發展戰略,這一過程中,需要重點處理好分工協作、責任利益平衡等問題,為企業多元化經營打好制度基礎,降低企業內部管理成本。
加強企業經營資源管理
企業經營資源管理工作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企業對自己擁有的資源的利用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和盈利能力,企業資源有限,企業管理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將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能量,優化資源配置,企業的盈利和企業資產管理有著直接的關系,多元化經營的民營企業可以設置獨立企業資產管理部門,量化管理企業的各種資源資產,加強內部和外部市場管理,做好產品研發、生產服務以及宣傳推廣工作,建立系統完善的企業內部資產管理體系,量化管理企業資產和企業回報,提高企業經營資源利用效率。企業的經營資源管理工作可以采取操作性方案模式,管理人員對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經驗教訓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和企業發展實際情況相符的發展與管理規劃,并注意操作性方案模式和整體機制戰略的相互配合,二者均為民營企業多元化管理戰略不可分割的部分,兩種管理模式相互促進互相支持,改變了其中一種模式,另一種也必須做出調整。
專業化為中心
民營企業多元化發展無論選擇哪個行業哪個方向,專業化都是要做好的第一件事,逐步擴大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才能夠獲得相對穩定的市場份額,在市場中占據立足之地。民營企業的多元化發展的第一步是樹立自身的拳頭產品,沒有專業化產品的企業必然是不長久的,多元化發展更是無從談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專業化密不可分,提高企業的專業化水平,就打好了企業的基礎,才能夠為企業的多元化發展提供穩定的專業化支持,用專業化業務帶動其他行業領域經營與發展。為了確保民營企業能夠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管理者需要制定戰術運營性策略,使多元化管理戰略能夠真正落實,戰術運營性模式直接關系到民營企業的發展,在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民營企業的對外經營也要注意靈活應用運營性策略。
進入方式的靈活選擇。很多民營企業都進入了多元化發展的新領域,通過投資新建或合資并購等方式進入新領域,這種對陌生領域的盲目冒進盈利的可能性不大,盈利空間也必然十分有限,但是通過合資或者并購等方式,則能夠快速發揮民營企業自身的經驗、技術以及資源優勢,消除了很多不確定性,并購、合資之后,民營企業獲得的不僅僅是原有企業的有形資產,更重要的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包括工作經驗、口碑、客戶、內部管理機制等等,能夠快速彌補民營企業在新領域經驗、專業技能等方面的不足。整體機制性戰略模式是民營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戰略模式,也是關乎民營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然選擇,整體機制型戰略是指面向企業長遠發展與長遠利益的規劃,是對企業全部經營活動的全面掌控,我國民營企業主要為家族式企業,管理模式相對單一,企業人才鍛煉機制不完善,企業需要積極探索建立規范的人事管理制度,逐步落實整體機制性戰略。
民營企業的多元化經營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綜合考慮企業的發展實際和長遠利益,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分散經營風險,充分開發利用內部資源,在經濟發展專業化主導產品的同時,積極拓展企業經營領域,全面提高民營企業的綜合能力水平。
(作者單位:杭州興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