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袁躍
如何建立并優化長周期視角下的商業模型,有著153年運營歷史的嘉吉顯然駕輕就熟。
論及全球農產品市場,最著名的無過于美國ADM、美國邦吉、美國嘉吉、法國路易達孚這四家號稱“ABCD”的四大糧商,不僅均有百年以上的歷史,而且都躋身世界五百強之列。其中,早在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發布后就進入中國市場的嘉吉公司(Cargill),如今在國內已經建立了龐大的運營體系,不僅員工過萬,而且擁有50家業務運營點。根據嘉吉公司今年4月公布的財報顯示,其2016財年第3季度凈收益增長8%,而公司前3季度23.6億美元的凈收益更是達到驚人的同比增長45%。嘉吉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David MacLennan對此表示,“鑒于農業和能源市場的長期困境,我們對本季度實現的凈收益增長感到欣慰。”
對于這家從美國中西部的一間谷倉起家、有著153年成長史的全球農產品巨頭來說,如何能在長周期里戰勝各種難以預測的劇烈波動,可以說財務體系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戰略作用。嘉吉公司動物蛋白板塊財務總監余梅詠對《首席財務官》表示,“以持續創新來保持基業長青,這是嘉吉和螞蟻一樣頑強的秘訣。打造高效完整的產業鏈典范,為中國禽肉市場建立可持續和具有價格競爭力的供應模式,嘉吉公司中國業務涉獵谷物油籽價值鏈、動物營養、動物蛋白、食品配料與應用、特種配料及營養、金融及風險管理、物流以及商業貿易。雖說是多元化投資,但絕不盲從和盲目投資。無論何種挑戰和政策變化,我們都始終如一,支持業務和創新。作為嘉吉動物蛋白業務平臺的財務部,我們感觸到消費者對優質健康、營養美味的蛋白質需求增速后,立刻領會到讓消費者的嗅覺引領業務,才是創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