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遠+董藝璇
從古代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
“一帶一路”倡議,給沿線國家經貿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中國茶葉產業抓住了這一重要戰略契機,在促進茶葉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努力提高中國茶葉對世界茶葉市場的影響力。
今天的世界,飲茶之風習彌散至各地,茶與咖啡、可可并稱世界三大飲品,全世界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億人喝茶,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歸功于“一帶一路”對中國茶的傳播,通過“一帶一路”,中國人開啟了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
全球8成茶葉產自“一帶一路”
在“一帶一路”的倡導下,世界已經構建起了一個跨區域、跨文化、全方位的茶葉國際貿易經濟走廊,每年全球有80%以上的茶葉產自“一帶一路”,同時也擴大了中國茶葉出口的市場。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茶葉生產國和消費國,第三大茶葉出口國,中國茶園面積占到世界茶園面積的1/2,茶葉產量占到世界茶葉產量的1/3,茶葉出口量占到世界茶葉貿易總量的1/5,中國茶葉在國際茶葉市場占有重要地位。
2016年,“一帶一路”沿線64國之中有53國從中國進口茶葉,我國對“一帶一路”國家茶葉出口量占到年出口總量的25.14%,出口額占到年出口總額的26.94%。2016年舉辦的FA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第22屆政府間茶葉工作組(FAO-IGG/tea)會議也表明,2015年,中國茶葉產量、消費量和出口量分別約占世界的43%、35%和18%。在過去10年中,中國茶產量228萬噸,印度119萬噸,中印兩國的茶葉產量居世界前兩位。
在“一帶一路”經濟帶發展中,因為地理位置、消費習慣等綜合因素,中國茶葉經濟與東盟聯系緊密,對東盟國家的茶葉出口量占“一帶一路”國家茶葉出口總量的21.18%,出口金額達到了占比總額的59%。
在第十三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暨“天下茶尊·紅茶之都”云南臨滄紅茶文化節上,國際茶業委員會首席執行官馬努佳·佩雷斯接受《人民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要提高中國茶葉的品牌效應,中國企業就要根據每個國家不同的實際情況,單獨制定適應不同國家的營銷策略。在不同的國家,因為各國文化的差異,各國人不會喝同一種茶,他們有自己喜歡的口味,會有一種特定的喜愛的茶。
中國茶如何走出去
中國是茶的原產國,在近百年的歷史中一直處于世界茶葉貿易的首位,然而隨著國際茶葉市場及消費需求的轉變,以印度、斯里蘭卡等為代表的紅茶出口國,成了中國茶葉國際貿易強有力的競爭者。
不同國家消費者的茶葉消費習慣不同,導致在茶葉消費品種選擇和茶葉消費方式上具有明顯差異,大部分國外消費者的茶葉消費習慣是以紅茶為主。而中國紅茶生產成本較高,茶葉輸出地主要為產量較少的東南沿海地區,2015年浙江省茶葉產量只占到中國茶葉總產量的7.9%,出口量占到全國茶葉總產量的51.4%,而云南省茶葉產量為36.6萬噸,占全國茶葉總產量的16.3%,但從云南省出口的茶葉只有0.78萬噸,在全國茶葉出口總量中的占比僅有2.4%,長期以來,大量中國出口的綠茶在國外茶葉市場的消費有限,缺乏競爭力。
市場主導的茶價、產品結構、生產方式、生產國勞動力情況等因素影響了中國茶的貿易,長期以來,世界茶葉價格始終在3美元/公斤徘徊,2016年我國茶葉出口均價為4.5美元/公斤,雖高于國際價格,但相比較與國內120元/公斤的價格相差甚多,加之國內茶葉生產成本不斷增加,中國茶葉很難在國際市場占據價格優勢,茶葉貿易的發展也走入了瓶頸期。
佩雷斯說:“每個國家都有權利用各種策略去進行自己的營銷,世界上沒有普遍通用的營銷方式,從過去到現在大家一直在嘗試。由于每個人的需要都是不相同的,而且每個國家每個地區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各國的營銷方式是不相同的。茶葉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各個國家都可以找到適合的方式去適應市場,去實現成功的營銷策略?!?/p>
在江西茶葉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吳水前看來,中國茶企要擺脫過去的原料出口,本來就因無序競爭,導致原料價格非常低,加上人民幣堅挺,原料出口基本都是虧本。
“希望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江茶集團不斷強化大品牌運營,提升大成倉的品牌影響力,加強多元化渠道建設,深耕國內市場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加大茶葉出口,努力提高江西茶葉的品牌影響力和國內外市場占有率,致力于將集團打造成一個產業基礎雄厚、生產技術領先、創新能力出眾、產品質量優異、品牌影響深遠的行業領軍企業?!眳撬罢f。
印度羅禪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拉吉夫·羅禪表示,中國茶開始在印度流行起來,不過更需要培養年輕人的興趣,抹茶很受歡迎。對于印度人來說,嘗試新產品是個大趨勢,包括從喝汽水改為喝中國綠茶、南非國寶茶、洋甘菊,以及最近興起的健康提神飲品普洱茶,由于印度飲食多油炸,出于健康考慮,有的人開始喝普洱茶助消化。
講好中國茶文化故事
中國茶的文化源遠流長,也與產業發展休戚相關,促進中國茶文化和沿線國家的相互溝通,是茶葉營銷宣傳、產品創新、產業衍生的重要支持力,通過文化交流的紐帶將中國茶的情懷送去他國,加強“一帶一路”茶葉的生產交流和合作。中國茶文化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豐厚的歷史和巨大的影響力,滲透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
中國的茶種類繁多,有著聞名世界的西湖龍井、信陽毛尖、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鐵觀音、碧螺春等名茶,有“茶室四寶”之稱的茶具玉書垠、潮汕爐、孟臣罐、若深歐等精品。
早在3000多年的周朝,茶已被奉為禮品和貢品,中國有3000余首詩歌、詩詞、曲、歌、賦等吟詠茶。就其精神內涵來看,茶文化既包括儒家的內省、親和、凝聚,又包含佛家的清靜、空靈、禪機,同時又有道家的自然、養生與無為。茶文化是一種物質文化,也是現代人生活素養提高的標志,集品茗、休閑、養生、娛樂于一體,在社會生活中,茶是人際交往的橋梁和紐帶,無論是普通人的走親訪友,還是國際交流中會見元首、接待貴賓,以茶會友都是最好的方式。
中華茶文化作為中華優秀文化,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哲學思想,“和、善、廉、美”是茶道精神,從這點出發,中國茶道精神契合了“一帶一路”戰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加強中國茶文化宣傳,講好中國茶的故事,在全球培育消費中國茶葉習慣,是世界認可中國茶葉、消費中國茶葉的重要內容,更是全世界認識中國對外文化的重要支柱。
“佛教是茶傳播的重要節點和媒介,喀布爾是個三岔路口,通往歐洲、中國和印度的貿易通道在這里交錯又分離。五祖茶道必須加以發揚。”吉夫·羅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