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配豪
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他以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要成為“全國非公黨建一名領跑者”,要把所在企業建成“全國非公黨建一面旗幟”的鏗鏘誓言。
2017年10月25日的吉林通化市,氣溫驟降,不時吹過冷風,使這里似乎提前進入到了初冬。中國醫藥類“明星”企業萬通集團總部大樓內,明亮而溫暖,沉浸在一片喜慶之中,因為再過幾天就是它成立20周年的日子。
整整一個上午,這座大樓的主人潘首德,由于幾日來過度忙碌,嗓子有些不適,但仍舊“面帶微笑”地坐在董事長辦公室,接受記者采訪。當談到其幼年時候的苦難和創業時期的辛酸,他始終平靜、淡然,一副“無所謂”的神情。而當談到其黨建工作以及社會責任時,潘首德的語調開始升高,洋溢著欣慰與自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民營企業家,最不能忘的是社會責任。我要做全國非公黨建一名領跑者,要把萬通建成全國非公黨建的一面旗幟。”
艱苦創業,彰顯共產黨員的執著追求
潘首德創建的通化萬通藥業,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的通化市第二制藥廠,由于經營管理不善,到1997年,瀕臨倒閉。欠銀行本息相加7000多萬元,負債率高達600%;欠員工工資、集資款、社會保險統籌200多萬元,企業長期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
“說實話,我的思想是有顧慮的,當時我已被推薦為二輕局副局長,同時,我管理四戶企業,事業上也可謂順風順水,春風得意。接手這個‘爛攤子,風險極大。”是去當局長,還是到藥廠,兩種選擇擺在了潘首德面前,他最終選擇了挑戰自我。
1997年11月,當時的東昌區委區政府任命潘首德擔任該廠廠長兼黨委書記。潘首德告訴記者,他永遠銘記第一次走進廠區的那一情景:“我推開一間辦公室的門,只見四五個留守看門護院的工人圍著一只暗紅的電熱管在烤火。我作了自我介紹,說我叫潘首德,現在由我來接手這戶企業。那幾個人卻沒有反應,只是用麻木的眼神盯著我這位不速之客。沉默中,一位年齡不小的人,顫抖著問我能給我們開工資嗎?眼瞅著過年了,他們一年多了還沒拿回家一個子兒了。我只回答了一個字‘能。”
他上任后,自籌資金三百多萬元,一方面發放了職工工資;另一方面進原料,修設備,啟動生產。樹立質量意識,嚴抓產品質量,形成了“造好藥,為人民”的企業核心理念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企業管理走向正規。并提出了“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大飛躍”的第一個企業三年發展規劃。具體地說,“一年打基礎”就是指企業要在當年恢復生產,工人出滿勤,開滿資,并做到當年扭虧;“兩年上臺階”就是指要實現企業盈利;“三年大飛躍”是指企業能夠進入通化小巨人企業行列。
潘首德帶領銷售人員,在全國各省市組建辦事處,通過建立銷售網絡,通過“老品種,新開發,小品種,大市場”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很快,打造了品牌,贏得了市場。在他的帶領下,通過全體萬通人的共同努力,圓滿、順利地實現了第一個三年發展規劃。
2001年企業順利實現轉制,成立了萬通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吉林萬通集團。企業占地面積60萬平方米,現擁有固定資產65億元,員工一萬余人。自2007年起躋身中國制藥工業百強和中國醫藥納稅企業百強。“萬通”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以身作則,樹起非公企業黨建旗幟
在民營企業嘗試建立黨組織,潘首德已經努力了18年。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在集團范圍內得到全面發展,如今集團黨委下轄1個黨總支,13個黨支部,現有黨員161人。潘首德非常重視企業黨組織建設工作,注重在企業發展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他一直堅定地認為“黨的建設,尤其是在民營企業中進行黨建,就是為企業培養創造最具魅力的人。”
在采訪完潘首德的當天下午,記者來到萬通集團黨委辦公室,采訪了集團黨委副書記高萬林。這位年過花甲的老黨員可謂是潘首德黨建工作的“第一高參”,來萬通之前,他剛從通化軍分區司令的位置上退休。一家民營企業,聘請一位軍區退休老司令負責黨建工作,當時在當地成為“大新聞”。在高老的辦公室里,一提起集團的黨建工作,高老侃侃而談,幾個小時很快過去了。他坦言,幾年工作下來,潘首德對黨員黨性的理解讓他非常欽佩。“在黨組織活動上,他給予大力支持,每年都列支25萬元資金用于集團黨組織開展活動,確保黨組織活動經費,每年訂黨刊、黨報1萬多元。在集團內部,他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集團黨委參與集團人事管理和優秀人才的招聘和培養,從而樹立企業黨組織的形象和地位。在實際工作中他要求車間建在哪里,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黨組織覆蓋到哪里,黨的活動開展到哪里,黨的作用就體現到哪里,集團黨建活動要覆蓋到方方面面。”
潘首德把黨的積極分子隊伍建設,作為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補充,把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要求上進的職工發展為黨的積極分子,每年集中進行教育培訓,增強他們對黨的認識,讓這些人成為理想遠大、政治堅定、素質優秀、永遠忠于黨的生力軍。共產黨員李志強,通過自學,掌握了自動化軟件模塊技術,攻克了提取自動化的核心技術難題,領銜車間創新小分隊,2016年先后被評為市區兩級特等勞動模范。共產黨員、萬通藥品經銷公司副總經理郭萬奎,立足市場,不斷創新營銷模式,取得突出業績,進一步推動了集團營銷業績的快速攀升,是營銷隊伍中的典范。
“黨員就是一面旗,黨組織的先鋒模范作用一定要聚集到促進企業科學發展的具體實踐上,這樣企業才能快速發展。”潘首德根據每個黨員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為每個黨員設置工作崗位,給職務、給權力,讓黨員帶著動力干事業,挑著重擔謀發展。萬通先后涌現出一大批國家和省市區黨員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這些黨員就像一面面旗幟,時時刻刻在影響和帶動著企業員工為萬通的發展作出貢獻。
投身公益,黨員企業家的社會責任不能忘
潘首德告訴記者,他最佩服的民營企業家是被稱為中國首善的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把慈善當成一種責任更是一種事業。“作為共產黨員民營企業家,宗旨與使命就是把關愛社會作為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堅持回報社會,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
萬通藥業的公益行動自1997年至今,已累計捐資捐藥折合人民幣1.6億多元,汶川地震向災區捐款捐藥達1300多萬元,獲得“中華慈善獎”。2009年至2011年,企業在抗洪救災、捐資助學等方面捐贈500余萬元,改造河流、通化首次修建音樂噴泉,企業出資600萬元,受到吉林省政府和省慈善總會表彰。2011年,企業帶頭為通化市暖房子工程、巷路改造捐款200萬元,受到了通化市委、市政府與山城百姓的交口贊譽。2016年,與高校合作辦學,成立“通化師范學院萬通商學院”,為企業定向培養人才,為學校解決就業,同時為學校提供了1600萬元的科研基金、發展基金與雙有特困學生獎學金。
由于潘首德表現優異,2009年5月,他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0年5月,潘首德同志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2016年7月,潘首德被吉林省委評為“吉林省優秀黨務工作者標兵”;2017年1月,潘首德被全國非公黨建雜志授予“2016年度全國非公企業優秀黨委書記”光榮稱號。
在萬通集團數日的采訪中,很多熟悉潘首德的企業家和官員都評價其有韜略和社會責任感,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不忘回報社會,從而贏得了通化市乃至吉林省政界、企業界和百姓的極好口碑。“我始終堅持認為自己首先是一名共產黨員,其次才是企業家。”潘首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