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羽美+李巖巖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地理教師要根據地理新課程改革精神和綱要,靈活運用所學的初中地理知識,來教會學生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激發學生學習初中地理的興趣;要從每個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已有知識經驗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聯系當地的生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經濟發展現象。從而將地理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將地理教學生活化。
【關鍵詞】地理教學 服務生活現象興趣策略第一,初中地理教學要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地理環境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響深遠,可以說自然地理中的每一個因素都會對人們的衣、食、住、行發生作用,每一種日常生活又會受到多種地理因素的影響。教學中以大眾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現地理的學習內容,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充分適應學生與生俱來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地理,從中體驗學習地理的成功樂趣,樹立學好地理的自信心。教室里貼的課程表及一個學期變動幾次的作息時間表,其實也是很好的教材,從“月相”的講解,聯系校歷表中的“星期”,從變動的作息時間表來理解“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夜長短的變化”等內容。例如,當學校更換作息時間表的時候,我在課堂中問學生:“上個學期18點30分上晚自習,天已暗下來了,而現在為什么19點30分上晚自習,天仍大亮?”身邊的事物與書上的知識有意識地聯結在一起,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本知識,而且無意中也增加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在地理教學中根據講授內容恰當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又生動活潑、引人入勝,促進了課堂教學。如講“日界線”時,可給學生介紹雙胞胎的故事。一般情況下,先出世的是哥哥(姐姐),后出世的是弟弟(妹妹)。但是,有一對孿生兄弟,弟弟的年齡比哥哥大一歲。這時學生會產生疑問,弟弟怎么會比哥哥大一歲呢?接著還可講一個故事,有個孕婦乘坐海輪由西向東航行,在接近日界線的時候,生下了一個男嬰,越過日界線后又生下了一個男嬰。先出世的當然是哥,這一天正好是1996年元月1日,而后出世的弟弟是在日界線東側出世的,日期是1995年12月31日,于是弟弟的年齡就比哥哥大一歲。通過這樣的事例來激發學生的深厚興趣,從而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
第二,初中地理教學要從每個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已有知識經驗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來組織教學。
老師盡量設計教學情境,從生活實踐中走入地理知識,使地理知識生活化。讓學生帶著生活中的問題走入課堂,讓他們知道所學內容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教學“氣溫的變化”時,設計教學情境,讓學生們帶溫度計從山腳爬上幾百米的山上,分別作三次記錄,山腳、山腰、山頂的氣溫,然后進行比較可知。這樣設計情境,不僅使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提高,而且會讓學生從而鐘愛地理。在地理教學中要加強應用性,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提現實生活中的地理材料,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培養學生從生活中收集的地理信息,整理地理知識的能力,這樣使學生主動將現實生活與地理知識聯系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地理,應用地理。如在教學“降水的形成”后,可組織學生在適當的時間里在生活中去驗證。這樣,學生就會親近地理,讓課堂再現生活中的問題。
第三,初中地理教學要聯系當地的生活,通過學到的地理知識來解釋當地的經濟發展現象。
我的家鄉,昌邑市屬于濰坊市下轄的縣級市,位于山東半島西北部,濰河下游,萊州灣畔,介于北緯36°25′~37°08′,東經119°13′~119°37′之間,屬市域總面積1578.7平方公里。昌邑市屬環渤海經濟圈,為國務院確定的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之一,被譽為中國絲綢之鄉、華僑之鄉和中國溴·鹽之鄉,先后被評為中國北方綠化苗木基地、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中國超纖產業基地、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等榮譽稱號。昌邑市地表水包括濰河、膠萊河、虞河三大水系,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約7.97億立方米,其中客水流入6.6億立方米。多年地表徑流可利用總量2.65億立方米,其中南部地區0.72億立方米,中部0.72億立方米,北部沿海地區1.21億立方米。昌邑市地下水總儲量約15.24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一般在2~30米以內,深層地下水一般在35米以下因產地特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歷史因素,昌邑所產中國對蝦體長個大,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形成了獨特的品質。“昌邑大對蝦”作為濰坊市知名水產品,一直受到消費者普遍歡迎,在國內外市場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但長久以來,昌邑大對蝦的生產一直處于松散狀態,各養殖戶生產標準不一,造成產品品質各不相同,損害了原產地水產品的信譽和產區漁民的利益。為了保護原產地名稱,提高產品質量,濰坊市啟動了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工作。6月份將申報材料上報國家工商總局后,國家工商總局進行了認真審核,并于日前批準“昌邑大對蝦”地理標志商標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