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麗+劉陽陽
摘 要:山東省快遞業在近幾年發展良好,業務規模迅速增長,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快遞服務能力逐步增強,快遞業的發展得益于政策、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影響。本文首先分析快遞業基本概況,并從山東省快遞市場規模、服務能力等方面分析其現狀,并分析原因。
關鍵詞:業務量;規模;服務能力
一、引言
1979年中國第一家快遞企業中國外運誕生,它是由中國對外運輸公司和日本海外新聞普及株式會社在我國境內首次進行的快遞業務合作。此后我國快遞產業從無到有,持續穩健發展,并在近十年經歷了飛躍式發展。20世紀后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商貿規模逐步擴大,快遞市場隨著商品市場的發展而擴大。互聯網、電子商務的興起以及第三方支付的普及和推廣,在改變人們消費方式和消費習慣的同時也加快了快遞業的發展。2009年起,部分電商企業(淘寶、亞馬遜等)推出“雙十一”促銷活動,快遞爆倉現象嚴重,“快遞不快”一時成為企業和公眾熱議的話題,快遞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快遞業在我國雖然是新興產業,但發展態勢良好,表現在:僅2010年-2013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從23.4億件攀升至92億件,年增幅高達40%;2014年我國快遞服務業務量位居全球第一,累計完成近140億件,業務收入累計2045.4億元,同比增長41.9%;2015年我國快遞業業務量同比增長48%,達到了206億件,業務收入為2760億元,同比增長35%;201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漲幅更是高達51.4%,完成312.8億件,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974.4億元,同比增長43.5%。
山東省位于中國東部沿海,地處環渤海快遞經濟圈,此快遞經濟圈圍繞北京、天津、青島等形成,因其自然資源條件優渥、交通格局四通八達、工業商業基礎雄厚,并且擁有青島港、煙臺港等三大港口,便利的港口條件更是促進了對外貿易交流,國際快遞比重增加。山東快遞業的發展對東部地區快遞業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
近年來山東省郵政管理系統加快快遞業轉型升級,優化快遞業產業結構,繼續保持快遞業穩中求好、持續健康的發展態勢。“十三五”的后面幾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階段,也是加快全省郵政快遞業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山東省物流快遞業要緊跟國家戰略發展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因此對山東省快遞業發展現狀進行合理分析,對實現快遞業穩定快速發展意義重大。
二、山東省快遞業發展現狀分析
快遞業作為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方便了民眾生活,更發揮著拉動消費、促進商品流通、增加就業機會的重要角色。雖然目前山東快遞業業務量及業務收入大幅增長,市場規模逐步擴大,但整體呈現粗放式經營發展,市場競爭力較弱,快遞服務水平與快遞業務量的增長不相匹配,與消費者期望水平有一定差距。
1.山東省快遞市場規模增長迅速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有7個省份的快遞數量超過10億件大關,快遞業務件總量占全國的75.3%,山東省位列其中。2016年山東省快遞業業務量完成120533.9萬件,同比增長64.16%;快遞業務收入累計138.98億元,同比增長43.19%。
2016年快遞業快遞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達83.46,快遞業務收入在行業中所占比例持續上升,占行業總收入的60.36%,比上年提高5.66%,民營快遞企業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詳見表2)。
國家郵政局對2017年1月份-7月份各省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和業務收入進行了匯總統計,短短7個月時間山東省快遞業務量累計77490.1萬件(詳見表3),位列全國第七。
根據快遞服務網絡規模劃分的同城快遞、異地快遞、國際及港澳臺快遞業務情況如表4所示。
通過以上數據顯示,山東省快遞業務量增長速度快,市場規模逐步擴大。
2.快遞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
快遞市場規模的擴大需要配套的設施設備、運營體系來支撐。隨著快遞市場規模擴大,各快遞企業采取各種措施提升快遞綜合服務能力,如通過增加延長投遞作業時間、投遞頻次、采取夜間投遞等方式確保電商包裹的投遞時效;優化快遞業務流程,通過電話、網絡及手機APP預約,實現第三方支付及無線傳輸、掃碼等;在快遞最后一公里積極創新使用新能源汽車,山東省電動快遞汽車數量位居全國第三。各快遞企業推出新業務,如2016年中國郵政EMS聯合北美最大移動購物平臺Wish推出Wish郵-國際e郵寶業務,并在全省17個地市推廣使用,用戶可在第三方平臺或Wish郵平臺生成并打印面單,交寄郵件可選擇自送或上門攬收(一件起攬)。
快遞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已處于建設發展階段。快遞企業引進先進的物流信息系統,如數據交換系統、ERP系統等,提高了企業運營效率;投入自動分揀機器人、自動分揀系統,減少人工操作的誤差,提高分揀效率,快遞全程時限縮短58-60小時,72小時準時率由2012年的72.4%提升至2016年的75.53%;為實現自動寄件或自動取件等功能,目前已有部分快遞企業和第三方企業在小區推廣快遞智能自提柜。各大快遞企業紛紛采取舉措提升企業的服務能力。
3.快遞業粗放經營,亟待轉型發展
雖然山東省快遞量及快遞業務收入處于井噴式增長,但山東省快遞業發展尚處于粗放型經營階段。截至2017年3月14日,獲得山東省局許可《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快遞企業名錄有832家。總體來看,山東省快遞業發展潛力巨大,但由于我國快遞業發展時間較短,市場準入的門檻較低,部分中小企業管理水平低,缺乏先進的物流設施設備,業務操作不專業、流程不規范,機械化、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跟不上快遞市場的發展,甚至部分快遞企業一個條碼掃描器、一間倉庫、幾名工作人員就組成了一個快遞公司。
快遞市場經營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各快遞企業主要通過價格戰展開競爭,形成了惡性循環,快遞市場產品同質化競爭以及價格戰給快遞市場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二是“最后一公里”,雖然現在各快遞公司加大力度采取措施解決此問題,但依然缺乏適用的交通工具,規劃布局能力差,配送成本高、時效性差、效率低,末端整體服務能力與水平仍亟待提升;三是在快遞服務上,服務品類較為單一,各大快遞公司推出的產品大同小異,柔性化服務產品較少,不能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endprint
三、山東省快遞業發展原因分析
1.各級政府出臺相關政策促進快遞業蓬勃發展
2015年11月,《山東省物流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5-2020年)》指出,要加快推進山東省快遞業發展,支持快遞業與其關聯產業(電子商務、工業、制造業、農業等)構建合作平臺共謀發展,大力發展共同配送模式,加強協同發展。
2016年發布的《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及《山東省關于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的意見》提出:要支持物流、快遞、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支持快遞物流與電商協同發展,加快構建與電子商務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增強物流體系服務電子商務的能力;提高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鼓勵郵政、快遞等企業在農村社區設點服務。2016年8月《山東省郵政和快遞服務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確定了五項主要任務:一是培育壯大郵政、快遞企業;二是二者與其關聯產業協同發展;三是發展跨境快遞服務;四是開展郵政及快遞服務專項提升行動;五是健全完善行業誠信體系。
2017年1月,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山東省印發《關于促進郵政和快遞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在扶持本土快遞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加快品牌快遞企業建設步伐,支持建設快遞產業園區,積極發展跨境電商快遞業務,推廣應用先進信息技術。
在各級政府支持下,山東省快遞業發展政策軟環境極大改善,山東省快遞業發展能量得以釋放,發展勁頭十足。
2.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快遞設備投資加速
山東省不斷進行物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2016年公路、港航、場站建設完成投資782.2億元。全省公路密度達到169.6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26.58萬公里。青島、日照和煙臺3港是我國的主樞紐港,港口物流設施完善,條件良好。山東省現有的高速公路、鐵路、水運等交通條件完善,為快遞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各快遞企業積極拓展業務適應快遞業務量的增長,不斷加大網點建設、自動化信息化建設、物流快遞裝備、轉運中心建筑等方面的投入,企業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明顯改善。濟南鐵路局致力于建造一體化的多式聯運綜合商貿物流中心,構建專業高效的物流產業供應鏈,協調整合物流市場資源,打造以齊魯為中心、輻射全國的物流產業網絡。
3.傳統企業拓展電商業務,網絡購物助推快遞發展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消費者的購物習慣逐步發生改變,網絡購物模式占比不斷提高成為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一種消費模式。很多企業開始轉入電商經營模式,消費者不用出門,只需在互聯網上選購所需產品,省時省力省錢。在電子商務市場的巨大需求推動下,近幾年來國內快遞量十倍幾十倍的增長,2009年的雙11快遞業出現嚴重的爆倉現象,“快遞不快”,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促使各快遞企業加大投資力度,引進先進的設施設備,快遞業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山東省快遞業近幾年迅速發展,市場規模擴大,服務能力提升,但經營管理水平低下、專業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不高,亟待轉型發展。因此對山東省快遞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韓姣.山西快遞市場的需求預測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
[2]吳慧勤.安徽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9.
[3]方長青.福建快遞業發展情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統計,2014.7.
[4]宋芳.山東省快遞業區域發展差異的影響因素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5.
[5]張余華.廣東省快遞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物流技術,20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