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菊
[摘要]手機閱讀走進了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手機閱讀的使用成為大學校園中的普遍現象。從大學生手機閱讀規模及特征、使用情況、信息安全狀況這幾個層面,分析大學生手機閱讀行為及環境現狀。
[關鍵字]手機閱讀 移動閱讀 閱讀環境
移動閱讀,作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對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方式的影響。大學生,是移動閱讀主要群體,規模較大,這里主要探討移動閱讀中的手機閱讀。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通過手機獲取信息,訂閱電子雜志、瀏覽新聞、閱讀數字化圖書等。研究大學生手機閱讀環境,不僅對手機硬件技術的發展、手機網絡文化的走向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手機上網的推廣都有著積極作用。
1手機閱讀概念
中國移動給出的定義是針對手機閱讀產品而言,指以打造新的出版發行渠道為定位,以具備內容出版或發行資質的機構或大型互聯網文學網站為合作對象,以嵌入TD通信模塊的G3閱讀器為核心業務形態,整合各類閱讀內容以滿足用戶和各種閱讀需求的一項業務,包括在線閱讀和下載閱讀。
本文手機閱讀是狹義的手機閱讀,即通過手機這一平臺而進行的閱讀行為,包括手機在線閱讀和手機終端閱讀。
2調研情況
此次調查為隨機抽樣紙質問卷調查,時間2011年,對象為西南大學在校大學生,共獲得有效問卷200份。調查數據顯示,9%的人了解手機閱讀法規政策,卻有91%的人使用手機閱讀。
對相關法規的了解程度對用戶是否使用手機閱讀影響力有限。手機閱讀的法律環境體系已經初步建立,并在不斷的完善和改進中。這對于規范手機閱讀市場和促進手機閱讀進一步普及有積極作用,但同時,由數據表明現制定的法規政策對用戶是否使用手機閱讀的影響并不是很大,很多用戶并不了解但卻依然使用手機閱讀。
2.1手機閱讀的平均月閱讀量1~2千萬個字
大學生月消費中,手機閱讀消費所占比率很低。42%手機閱讀月消費低于3元,40%月消費為3~10元,9%月消費為10~20元,4%月消費高于20元。
以聯通為例,2011年學生校園套餐中常用流量資費標準分別有以下幾種:2元10M、5元30M、20元150M,超出部分0,01元每KB。將月消費少于3元的用戶每月閱讀流量為0~10M,3~10元閱讀流量為20M~50M,10~20元閱讀流量為60M~150M,多于20元閱讀流量多于150M。對應閱讀量為:52萬、1049萬~2621萬、3146萬~7864萬、多于7864萬。分別取這四個范圍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乘以所占百分比,再累加,算出平均閱讀量范圍(多于20元的用戶占比小,統一取值150M)。計算結果:最小均閱讀量約1017萬字,最大均閱讀量約2096萬字。
即目前大學生手機閱讀的平均月閱讀量范圍為1~2千萬個字。
2.2大學生手機閱讀行為分析
基于調查問卷所得數據,主要對大學生手機閱讀規模及特征、手機閱讀狀況和手機閱讀安全現狀進行分析。
1)閱讀規模
大學生使用手機閱讀范圍較廣,規模較大。問卷中對手機閱讀的定義為:以手機為平臺進行的閱讀。數據顯示:95%了解手機閱讀,91%使用過手機閱讀。
大學生年級的高低對是否使用過手機閱讀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基本持平。低年級91%使用過手機閱讀,高年級為92%。就規模而言,高年級比低年級所占百分比略高,但差距很小,年級的高低對手機閱讀使用規模影響較小。
2)閱讀特征
流動性手機閱讀的設備和依賴的工具決定了其攜帶方便和便于流動的特性。對于大學生來說,手機閱讀是消磨流動時間的最佳選擇。手機閱讀對何時、何地等閱讀環境,以及選擇內容等閱讀行為有高度的主動性,完全取決于讀者的喜好和需求,屬于個體化的行為,這是手機閱讀在其使用行為特征上與傳統閱讀和網絡閱讀的最大差異。
信息獲取便捷在調查問卷中關于開始接受并使用手機閱讀的原因這項調查中,被調查者中123人(占61.5%)選擇開始使用手機閱讀的原因之一是手機閱讀獲取信息及時方便,原意開始使用手機閱讀。
娛樂功效因為手機閱讀獲取信息及時方便而開始使用,然而,到后來大學生利用手機閱讀多為了解新聞、打發時間,即娛樂需要(約占72.2%)。而真正通過手機閱讀進行系統學習的只占極少部分(15.1%)。
碎片化課程繁忙或沒時間是導致了日均使用手機閱讀時間在30分鐘以內的大學生每日使用手機閱讀時間較短的主要原因。此項調查中存在缺陷:未考慮手機閱讀的替代品如網絡閱讀和傳統閱讀,默認將其歸類在無手機閱讀習慣和其它原因,這兩項之和為41.9%,低于課程繁忙的49.5%,因而課程繁忙或沒時間仍是大學生日均手機閱讀時間較短的主要原因。
3)手機閱讀情況
終端下載與在線閱讀各具特色兩種手機閱讀方式各自均存在優缺點,在大學生手機閱讀時也是各占優勢,形成了平分秋色的局面,其中終端下載閱讀略占優勢。被調查者中,喜歡在線閱讀的有55人,喜歡終端下載閱讀的65人,另有65人視閱讀內容而定。此外,被調查大學生中有14人因手機就不支持或其他原因不適用手機閱讀。
男生略勤于使用手機閱讀調查顯示:在日均使用手機閱讀時間不低于30分鐘的107名大學生中,男生有52人(本次調查男生共86人)占男生60%,女生有55人(本次調查女生114人)占女生48%。
即男生使用手機閱讀的日均時間不低于30分鐘者所占男生比例(60%)較女生(48%)高,男生比女生使用手機閱讀時間更多。
2.3信息安全狀況
2009年,52%的網民曾遭遇過網絡安全事件,網民處理安全事件所支出的相關服務費用共計153億元人民幣。相比于高發的網絡安全事件,仍有4.4%的網民個人計算機未安裝任何安全軟件:在2.33億手機網民中,僅有1/4的手機網民擔心會出現手機安全問題,不足8%的手機網民安裝有手機安全防護軟件。網絡信息安全問題一直嚴峻,手機閱讀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
1)安全意識較高
被調查者中有86人擔心手機中毒或個人信息被泄露,另有114人表示不擔心或根本沒有聽說過手機會中毒。此次調查中,擔心手機安全問題的占43%,手機閱讀安全意識已經引起了大學生的重視。同2010年3月30發布的《2009年中國網民網絡信息安全狀況調查系列報告》中的數據:1/4手機網民擔心出現手機安全意識相比,大學生手機閱讀安全意識更高。
2)安全措施采取情況形勢樂觀但力度仍不夠
由上項特征已經知道手機安全意識已經引起了大學生的重視,但是對于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狀況卻不容樂觀。此次調查的被調查者中有150人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僅26人安裝殺毒軟件主動防范,13人使用計算機定期掃描,16人在計算機上下載查殺病毒后再存至手機。即13%手機閱讀用戶采取安裝手機安全防護軟件,較被調查者中有43%擔心手機中毒或個人信息被泄露這一數據來說,采取安全措施力度不夠,手機安全防范措施仍待進一步加強。
3.總結
外部環境推動著大學校園手機閱讀的環境,無論是從手機閱讀的宏觀環境:法律環境、行業環境、高校圖書館手機服務、大學生的經濟狀況以及手機閱讀的技術層面,還是從微觀環境,大學生具體手機閱讀行為的分析來看,目前的環境是利于手機閱讀在大學生這一群題中進一步普及。雖然仍有許多阻礙這一閱讀方式在大學生中蔓延的因素,如內容的缺陷、網絡延緩、以及手機顯示技術的不成熟等,導致了大學生對手機閱讀的業務體驗滿意度不夠。但隨著手機閱讀的發展這些問題必然會被一一解決。總體上來說,目前的環境是有利于大學生進行手機閱讀業務的開展和體驗的,手機閱讀環境良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