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敏+林春香
摘要:高職英語教學相較于初、高中而言對學生閱讀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思維方式,它能夠通過圖形、符號提高學習者的理解能力,并且培養學習者的創造性思維。本文從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旨在研究將思維導圖運用到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借以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英語閱讀
一、思維導圖的含義及分類
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圖”,是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Tony Buzan) 在 20 世紀 60 年代發明的一種可以幫助學習者學習和思考,用以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是—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思維導圖的整個畫面就像人腦的結構圖,分布著許多溝與回,突出了思維內容的重心和層次,強化了聯想功能。思維導圖順應了大腦的自然思維模式,將使用者的主觀意愿和想要表達的意愿在圖上體現出來,增強使用者思維的層次性與聯想性。
思維導圖可以分為以下類型:
1.圖表型:用圖表型圖式來對人物、地點、事件、觀點、數據等進行比較。
2.大腦風暴型:又稱為蛛網型,用來描述中心思想、概念或表示主題。
3.樹型:又稱為分層結構目錄,用來表明類別、結構、描述和舉例。
4.鏈型:用來表明過程、原因、結果、時間順序和步驟。
5.解決問題型:用來表明問題、解決措施以及結果。
6.互動型:表示人與人之間或團體之間的相互關系。
7.草圖型:用來表示物體結構、視覺圖像、空間關系和地方描述。
8.循環型:用來表示事物的循環變化,如天氣的變化、成功與失敗的循環、人生的周期等。
二、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閱讀是語言輸入的主要途徑之一,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然而,目前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具體表現如下:
(1)以語言為中心的課堂教學
許多英語教師仍然采用語言分析教學法,把閱讀文本當作語音、詞匯、語法和句子的簡單匯集,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語言知識點的講解,閱讀課成為了語法分析課或詞匯講解課。這種教學模式下,老師會把一篇完整的閱讀文章分割成一個個獨立的句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詞匯意義、詞語搭配、句子結構分析,而無視相關知識點的內在聯系、語篇整體結構、閱讀策略的培養。閱讀材料在學生眼里也只是詞匯、語法的載體,學生在閱讀中容易忽視整體,難以對文章有整體的把握,閱讀水平很難提高。
(2)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
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學生圍繞著教師轉,師生的關系淪為被動與盲從。教師一言堂的環境中,教師充當是知識的傳遞者和講授者,學生只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教師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心理特征。在這種缺乏師生互動、情感交流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習慣于被動地學習,學生思維無法活躍,學生心智無法發展,學生視野無法拓展,學習主動性也漸漸喪失。
三、思維導圖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所體現的優勢
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從整體上認識和把握整篇閱讀文章。使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閱讀,學習者不需要把精力過多地花費在那些無關緊要的知識點上,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有所思考,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立體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二)具體應用策略
1.思維導圖用于課前閱讀
對教師而言,思維導圖是一個很重要的課前教學設計工具,它在教師的備課過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首先,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在備課過程中查閱相關資料,找出難點和重點并將其歸納總結;然后教師找出思維導圖中各層級之間的聯系并且加以總結概括,以此促進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整體理解。
對學生而言,是指對即將開始的學習內容進行整體感知,提取綱要,畫出思維導圖,并且分出哪些知識已懂和哪些知識未懂,以便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聽講和向教師提問。
2.思維導圖用于課中閱讀
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課教學過程中是一個很實用的工具。首先,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利用學生的答案來完善自己之前繪制的思維導圖,問題的設計應環環相扣,將學生的詞匯、語法和語篇等因素都考慮在內,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其次,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時,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來繪制思維導圖,展示自己的思維導圖供大家集中討論,表達自己對英語閱讀文章的整體理解。在閱讀課中,學生可以將思維導圖用作課堂筆記本及課內學習知識的工具。學生不僅可以將教師所講的重難點記在相關的詞匯或句型上,這樣可以對知識點一目了然;而且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更好地圍繞主題進行聯想,并將與主題相關的知識進行分類管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
3.思維導圖用于課后閱讀
課后使用思維導圖主要用于課后復習或者是課外閱讀。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可以根據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總結教學方法,修改和再設計自己的思維導圖,從而不斷完善閱讀教學。學生可以將思維導圖用作課后復習和思維拓展的工具,幫助自己構建知識網絡。首先,閱讀課后學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畫出自己難以掌握和理解的知識點,對其整理和擴展,給導圖添加更好的內容,使知識結構及時地完善和補充,提高復習的效果。其次,學生還可以通過思維導圖進行課外閱讀,有效地記住課外閱讀材料的重點知識,并將這些知識用在自己的課堂學習討論和交流中。
結語
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是一種可以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有效方法,它能夠讓學生在理解和創新中閱讀材料,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理解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的英語閱讀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參考文獻:
[1]馬武林,陳玨.思維導圖輔助高中英語語篇教學理論探討[J].現代教育技術,2008(3).
[2]張丹.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5.
[3]張淳.英語閱讀教學的思維導圖分析[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1).
[4]李軍華.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英語教育,2007(4).
[5]張雪冰.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用途[J]. 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2010, 26(1):55-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