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付旭+張佳麗+王秋芬+趙懷慶
摘要:最近幾年中國教育快速發展,新課程改革也在不斷推行,這就對各個階段的學生教育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給未來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大學有機化學教學同樣受到新課程改革的影響,在對學生的教學中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除了基礎的理論知識和必要的實驗操作要求之外,更著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學生對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的養成,對學生更加深入的學習有機化學,鉆研有機化學有著重大意義,而且對其他科目的學習也會有很大的幫助。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有機化學從教經驗,就旨在探索有機化學中科學能力的培養,提出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大學有機化學;教學;科學探究;能力培養
引言 隨著最近幾年對大學生綜合素養要求的不斷提高,如何更好的培養大學生對科學的探究精神,引導大學生科學有效的學習本專業知識,成為了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難題。而大學有機化學作為化學、生物、材料等學科中所必須掌握的一門課程,勢必成為大學教育過程中重要的一門課程。提高學生對有機化學的掌握能力和靈活運用能力,對提高學生對其他學科探究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有重要意義。
一、科學探究能力的概念
對于大學生而言,科學探究能力指的是觀察能力(包括在學習生活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包括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動手、動腦和與他人合作解決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包括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對結果的分析、總結、論證能力)、與人交流能力(能夠向別人清晰的表達自己內心想法和解決問題的步驟的能力)。
具體而言,科學探究能力就是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能夠主動發現問題并完整的提出問題,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了一定的知識技能和相關實驗操作能力,利用培養出來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推理假設、建立模型、與他人合作等各種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要求又要更進一步,因為在大學里學習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掌握一定的能夠自我謀生的技能,并用此種技能對世界進行改造。在經歷四年的大學學習后,大學生在各方面的能力都要有顯著提升,觀察能力、實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都要更上一個臺階,并且能夠在學習中提出一些更接近事物核心的問題。圍繞這些問題,大學生需要用自己所學的相關知識和積累下來的經驗制定更加成熟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并且通過自主的能力來論證這個方案實施的可行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自己能力的提升也有著很大幫助。最后能夠將這個提出問題、論證方案、解決問題的過程撰寫成文章,供其他人交流借鑒。
在大學有機化學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基本的反應原理以及簡單有機物的合成方法之外,還要讓學生掌握當今有機化學的最前沿的技術和最新動態,從而激發學生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追求。大學有機化學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的有機化學知識、能夠熟練的操作各種化學儀器、能夠進行簡單有機物的合成和具備一定的科研探究能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提高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熱情與積極性,將課堂交給學生,自己起到“指路”的作用,遇到問題時盡量讓學生自己解決,時刻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二、有機化學教學中對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的要求
我國高等教育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之后,其教育理念正在逐步發生改變。更加著重于培養學生的智力和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能力,而逐步減少對知識的灌輸;更加注重對學生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通過對科學能力的培養來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提倡學生獨立探索知識。
對有機化學教學而言,提高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也是基本要求。有機化學的理論知識復雜,對學生化學功底要求較高,學習過程難度也很大,涉及的反應類型種類繁多、內容復雜,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和與之對應的官能團構造復雜,反應活性也是各有特色。如果這些知識都讓老師在課堂上進行講解,不僅學時上不允許,而且對學生的接收也很不利。正確的教學方法是,老師在課堂上僅僅起一個引導作用,具體的鉆研學習讓學生課下進行,這時候就更加需要提高學生對科學的探究能力。
三、大學有機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策略
1.適當減少教學時間,給學生足夠的自學時間
大學有機化學教學所涉及的知識很多,內容復雜,如果僅憑老師的講解,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要在老師的指引下自學,而且所有自學的基礎,都是要建立在老師的指引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指定教材中那些理論性不強的知識讓學生自學。比如,可以讓學生自行學習那些有機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和一些簡單的化學性質,容易理解的反應類型也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但是老師必須建立一套具體的自學檢測體系,通過提出一些題目讓學生來作答,來檢測學生的自學情況。這些題目需要難度適宜,如果大部分學生能回答上來,就說明這種自學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2.對學習思路進行有意識的講授
有機化學中所涉及的反應類型繁多,參與反應的物質類型復雜,尤其在有機合成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理不清反應思路。對學習思路的講授,可以幫助學生理清反應過程,對自主思維能力也是一個提高。比如在講解反應機理的過程中,老師就應該把握住各個反應的特點,通過設置問題讓學生回答的方式,引領學生自主思考,逐漸深入,最后得出結論。
3.采用課堂討論的方法
在有機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課堂討論的方法,也能提高學生對科學的探究能力。例如在進行乙酰苯胺的制備實驗中,乙酰苯胺可由乙酰氯、乙酐、乙酸等乙酰化試劑制備,為什么在這個實驗中選用乙酸制備,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觀點。這種方式不僅鍛煉的學生得自主學習能力,也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有一定幫助。
結語:綜上所述,在大學有機化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努力創建一個適合學習的課堂環境,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我們在有機化學教學中也面臨著很多困難,所以更要加強對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并且逐步運用于實際教學過程中。
參考文獻:
[1]李景寧,王朝陽.有機化學課“思路教學”策略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5
[2]賈芳.大學有機化學教學中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探析[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11(7)
[3]孟麗慧.論化學教學中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D].東北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戰付旭(1984.09-),男,漢族,山東平度,講師,博士,主要從事大學有機化學教學工作與教育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