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經濟市場上市公司規模變得越來越大。會計信息披露作為上市公司經營管理過程的重中之重,是一個必不可缺的關鍵環節,直接關系到廣大投資者切身權益和資本市場穩定性。因此,針對當前我國上市公司中存在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問題,政府相關部門要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加強對市場的執法監督工作,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政策,從而推動整個經濟市場和諧穩定的持續發展。本文將進一步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實踐分析
當前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上市公司發展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會計信息披露作為經濟市場每家上市公司的義務和責任,其有必要真實、完整以及規范的進行會計信息披露,這樣才能夠保障每個投資者的切身利益,促進資本市場的穩定運作。然而,實際情況是存在部分上市公司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在利益驅動下惡意篡內部會計信息數據,從而以更好的經營數據吸引到更多資本投資。此外,上市公司內部監督機制失衡,內部會計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這樣也降低了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一、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工作中存在的質量問題
1.會計信息披露缺乏相關性
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都會涉及到各項會計信息披露內容,其工作質量會直接影響到這家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情況。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性內容主要涵蓋了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反饋價值以及預測價值等。上市公司在會計信息披露上效率越高,就表明信息披露越及時,具有更高的相關性。然而,在經濟市場上存在一些上市公司當自身經營出現問題時,未能在第一時間發現風險,采取有效的預警處理措施,從而給市場造成了負面影響。此外,還有一些上市公司未能夠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在會計信息披露工作上惡意隱瞞部分會計數據信息,當公司利潤下滑時會采取故意表達不清晰或者不進行披露的違規操作,以達到混淆投資者做出科學決策判斷的目的,吸引到更多資本投資。
2.會計信息披露缺乏可靠性
根據我國《會計法》、《證劵法》、以及《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在會計信息披露工作上都要做到真實可靠、規范完整,確保自身公布的各項會計信息都是真實有效的,能夠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可靠參考依據。當前,存在部分上市公司在會計信息披露工作上缺乏可靠性,主要表現在會計核算不真實、重大事項披露不恰當以及會計信息造假等內容上。
(1)會計核算不真實問題。上市公司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一旦會計事項或者同一交易發生一定變化時,就必須第一時間在公司財務報告中進行優化調整,相關工作人員要對該項會計事項進行科學評估工作,分析交易過程存在的風險問題。然而,由于部分上市公司在會計核算中使用了不合理的會計核算方法,違背了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從而導致公司內部會計核算工作產生造假問題,降低了會計核算的真實性。
(2)重大事項披露不恰當問題。重大會計事項的有效披露直接關系到資本市場投資者的科學決策。在我國制定頒布的會計制度內容中有著明文規定,上市公司必須真實完整的對各個重大事項進行披露,確保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有所依據。然而,存在較多上市公司為了規避重大事項披露給公司帶來的負面影響,會紛紛選擇對重大會計事項進行不披露,或者采用不恰當的披露方式,隱瞞一些重要會計數據信息,防止公司出現重大的經濟損失。
(3)會計數據信息造假問題。在經濟市場上,一些公司為了保持自身競爭力,獲得上市的相關條件,或選擇對公司內部各項會計數據信息進行造價,以確保公司盈水平達到上市要求。上市公司高層領導會要求會計人員惡意增加公司資產、虛增公司經營利潤,以此吸引更多民間投資成本。由于虛構會計事項很能被相關部門查證出來,從而成為了上市公司會計數據信息造假的主要辦法。
二、影響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主要因素
1.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不均衡,監督機制不完善
在當前經濟市場上存在較多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不均衡,公司小股東發出的“聲音”難以獲得效果,公司內部經營管理控制權力控制在少數大股東上,這樣容易導致上市公司出現會計信息造假問題,大股東為了個人利益要求財務會計人員進行不恰當的會計信息披露。與此同時,存在部分上市公司內部未能形成健全的管理機制,股東大會流于形式,公司董事長往往決定了公司發展方向,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難以發揮出有效作用,會計信息披露違規操作頻繁發生。
2.會計信息披露法律法規不健全,行業監管力度不夠
由于我國關于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規大多屬于原則性規定,對上市公司發生的各項會計信息披露違規操作處罰內容不夠明確,強制處罰力度不夠,從而導致一些上市公司會選擇鋌而走險,為了牟取更多不法利益而篡改會計信息數據。此外,一旦涉及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問題的民事訴訟時,民間投資者往往處于弱勢位置,他們需要收集到真實完整的證據,嚴格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訴訟原則走案件流程,這樣容易導致那些投資者輕易放棄維護自身合理權益。在證劵行業中存在著監管力度不夠的問題,未能夠組建起專業的監管人才隊伍,監管人員自身責任意識不夠強烈,未能嚴格按照法律規章制度辦事,加大對上市公司違規操作的處罰力度。
三、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實踐措施
1.完善會計制度,嚴格控制上市公司會計行為
我國財政部門要結合當前經濟市場發展現狀,針對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問題,科學制定完善的會計管理制度,嚴格督促上市公司合理采取會計核算方法,避免違規操作的發生。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強對會計市場的升入調研分析工作,聽取廣大民間投資者的反饋意見,及時優化調整會計管理規章制度,補充會計信息披露內容,以確保會計制度的完善性、科學性以及規范性。例如,政府機構可以組建起專業的會計檢查隊伍,安排其對經濟市場的各家上市公司進行會計核算業務的突擊檢查工作,檢查出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惡意不披露公司會計重大事項、更改會計真實數據信息等問題,一旦存在違規操作就要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督促其進行整改,從而嚴格控制上市公司的會計處理行為,充分保障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真實可靠性。endprint
2.健全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發揮監督機制作用
國家政府部門要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科學指導工作,督促上市公司優化完善內部治理結構,杜絕將權利過于集中少數人身上,從而造成大股東為了一己之私進行會計信息虛假披露,影響到市場投資者的正確決策。一方面,上市公司要加快對公司股權結構的優化改善工作,從以往的一股獨大到股權的合理分散轉變,不斷提高中小股東的話語發表權利,能夠發揮出股東會議的真實作用。另外一方面,上市公司要收集全體工作人員和投資者的意見,科學完善公司內容會計管理規章制度,根據國家頒布的《會計法》和《公司法》等制度,在內部建立起健全的會計監督管理機制,嚴格督促各項會計信息披露行為,防止出現“一人說了算”的違法現象,同時全面發揮出公司監事會和獨立董事的相互監督制衡作用,最大程度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質量,為市場廣大投資者提供最為真實、可靠以及全面的會計數據信息。
3.健全上市公司法律法規體系,加大行業監督力度
國家政府相關部門在制定頒布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法律法規時,要注重對行業環境的全面調查研究工作,結合實際市場發展情況,有針對性建立起健全的上市公司法律法規體系,明確上市公司在會計信息披露中所要承擔的法律義務責任,強制規定上市公司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內容進行內部真實會計信息的披露,一旦出現違規操作就要采取強有力的處罰措施,將處罰內容公告在網絡媒體上,起到良好的市場規范經營督促作用。在之前滬深兩家證劵交易所中,它們通過有效實施直通車業務,表明了在滬深交易所已經上市的公司能夠自行進行登記公告,將公司日常經營信息直接提交給對應的網站進行信息披露,而滬深兩家證劵交易所將會對其披露的各項信息進行事后監管,省去了事前審批這一工作環節,這樣不僅提高了對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監督效率和信息披露時效性,還保障了對整個行業的監督質量。除此之外,政府機構還需要建立起健全的投資者利益受損賠償機制,對于那些違規操作的上市公司,要采取嚴厲的處罰措施,充分保障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我國上市公司法律法規的尊嚴。
4.擴大市場注冊會計事務所規模,培養高素質專業注冊會計師人才
為了不斷提高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督質量,確保上市公司各項會計信息審計的高水平,政府部門要聯合市場企業、高校大力培養專業注冊會計師人才,創立更多優秀的會計事務所,注冊會計事務所要加強對每個注冊會計師的監督管理工作,定期組織他們參與專業化的教育培訓活動,從而保障每個注冊會計師在對上市公司會計報表進行審查作業時,都能夠認清自身的職責,始終堅實立場的公正客觀性,杜絕徇私舞弊,與上市公司串通損害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當前,在我國會計市場當中存在著注冊會計事務所發展規律小、注冊會計師綜合素質偏低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政府部門要采取相關的激勵措施,加強對會計市場的指導工作。例如,注冊會計事務所可以通過采用多個事務所聯合的方式,促使不同注冊會計事務所之間的相互促進、相互競爭以及相互監督,這樣能夠最大化提高會計事務所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審計水平。此外,國家財政部門要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鼓勵市場的注冊會計事務所不斷擴大自身規模,引進培養更多的注冊會計人才,將注冊會計事務所的審計工作與投資者利益區分開來,從而確保會計信息審計工作的獨立客觀性。注冊會計事務所要加大對專業注冊會計師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力度,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會計行業管理機構則要對注冊會計師資格證發放進行嚴格控制管理,確保他們綜合能力水平能夠符合各項要求。政府部門要創建良好的會計市場環境,加大對注冊會計師執業過程的監督力度,采取合理的處罰措施,杜絕其出現違規行為。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充分保障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高質量,確保各項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性,政府部門要加強對整個行業的監督管理,建立完善的會計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規體系,嚴格執行各項管理措施。而上市公司則要優化完善內部治理結構,發揮出監督機制的作用,避免少數人員利用權利牟取不法利益,更改會計信息。
參考文獻:
[1]孫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完善研究[J].時代金融,2017(04):657-659.
[2]楊世忠,劉賽頂.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暨審計質量分析[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4(2):42-48.
[3]劉穎.淺析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其對策[J].經濟參考研究,2013(35):121-123.
[4]李青原,陳超,趙曌.最終控制人性質、會計信息質量與公司投資效率--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評論,2013(05):81-92.
作者簡介:高蘊哲(1988- ),女,漢族,河南長葛人,碩士,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會計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會計信息披露、企業融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