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忠
初中化學是學生剛開始接觸化學,為學生以后系統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我們要注重對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貼近生活為學生傳授化學知識,讓學生更了解生活。因此,我思考著用嘗試教育結合小組合作學習構建“激發興趣·引導嘗試· 展示評價”的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激發興趣是指讓學生對化學產生好奇心,喜歡化學、想學化學、樂意學化學。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必備前提。
化學課標中提到: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認識學習與人類息息相關的的化學,形成持續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信心。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假如一個先生想用知識去啟導一個葬身在無知之中的學生,他便先得激起他的注意,使它能用一種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識”。可見建立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持續的化學興趣。化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連,知識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因此我們從生活中著手化學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還能讓學生形成持續的化學興趣。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發現生活中的化學,認識化學改變我們生活的重要性。教學時我們可以找一些身邊比較常用的物品代替書上的藥品進行實驗,這樣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加強學生的理解。比如,探究物理變化時膽礬的研磨這個實驗學生對膽礬很陌生,但是我們改用粉筆來研磨,研磨成粉末后的粉筆同樣可以抹出白色印記粉筆并沒有變成其他物質,這樣更便于學生的理解掌握。
2、認識生活改變生活中的一些錯誤認識。比如: 鉛筆不是鉛、“鬼火”是自然現象、在水里同樣可以燃燒、生活中的金屬一般都是合金而不是純金屬、等等。
3、實驗能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不需要復雜的實驗其實簡單的幾個實驗就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比如:蠟燭剛熄滅時點燃白煙也可以讓蠟燭重新燃燒、空氣中木條能燃燒呼出氣體中木條不能燃燒等等。本來化學就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簡單的實驗讓學生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學會觀察實驗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很有幫助,因此我們教學時讓學生在注意實驗現象的同時還應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和觀察實驗的方法,學會思考實驗成敗的條件,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進行化學的學習。
二、引導嘗試
引導嘗試指的是教師了解學生的特點設計各種情景、疑問等引導學生嘗試新知了解新知,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重要過程。
要求教師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實驗器材的準備保證實驗的完成和課程知識的前后聯系把握重點突破難點。了解學生的思維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優化設計導學案,利用導學案去實現完成引導嘗試。
首先,鼓勵學生增強信心,不怕出錯。往往很多學生害怕自己出錯,特別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平時做題錯的多了失去信心,總覺得自己會出錯,就更不愿意動手實踐。此時老師應該鼓勵他們大膽出錯,有時候錯誤能展示自己的不足,也有美麗的一面。而且,對于新學的知識不是誰都可以一下子全部掌握的,誰都可能犯錯誤。平時我采取這樣的方式教育學生,新概念學習時讓平時成績好的學生和不好的學生都來展示背誦,此時他們對新知都不了解都有可能出錯,等到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同樣再讓那兩位同學回答相同問題,往往成績好的同學能夠背誦了而成績不好的同學還是不能背誦,此時便抓住時機讓學生明白“天才的十分之一是靈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其次,分析錯誤原因,引導講解。當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背誦好了一些關鍵的概念之后發現自己有時做題還會出錯。這時教師就要再次鼓勵學生不怕出錯,分析教材了解學生設計相應的導學案,循循引導學生去嘗試并利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比如:在學生掌握了空氣成分的時候往往只記住氮氣占78%、氧氣占21%、稀有氣體占0.94%…這幾個中的數據而忽視了大約和體積兩個關鍵詞語;而掌握單質(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概念的時候學生往往注重同種元素而忽視純凈物等等。
最后,讓學生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在教師的引導下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及時有效的將知識全部掌握,而課堂時間有限教師的精力不夠。這就要求教師提前設計好精要的練習,讓學生在小組內通過互幫互助共同完成任務共同提高。教師就可以對小組進行指導節約時間效率更高。
“引導嘗試” 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課堂上重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目的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整個過程是完成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在引導學生和學生嘗試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確保高效課堂的實現。
三、展示評價
展示評價指的是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做出一個行為準則,保證課堂順利的進行,是高效課堂的重要保證。
展示評價要注重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鼓勵學生大膽展示。學生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風采是一個放飛的過程。但教師也要注意組織好課堂展示的氛圍,讓學生學會展示學會看別人的展示,建立恰當的評分機制促進教學有序進行,才是展示評價的真正意義。
總之,盡管我們遇到了諸多的問題和困惑,但我們有邱學華老師20余年的理論實踐,和一批一批改革成功的學校的崛起,我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不斷探索我們的課堂改革能夠迎來燦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