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意
摘 要:近兩年來共享經濟以星火燎原之勢席卷中國市場,從滴滴打車、共享單車、羅輯思維、共享充電寶等,到共享KTV、共享睡眠艙,形形色色的共享經濟名詞如同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2016年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亞馬遜推出全球首家無人超市Amazon Go,2017年7月阿里巴巴也推出了無人零售方案“淘咖啡”,無人經濟日益火爆。我們希望從經濟學角度來探析共享經濟和無人經濟的內在經濟邏輯和商業模式,分析它們相較于傳統經濟的優勢和劣勢,最后通過數據分析研究共享經濟和無人經濟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共享經濟;無人經濟;商業模式;制度變革
一、什么是共享經濟和無人經濟
在科斯定理的框架下,我們知道界定產權可以減少交易成本。“共有地悲劇”就是因為產權缺失,產權和使用權無法匹配。我們知道按照產權分類:在法律上排他的稱為私產,法律上不排他的稱為公產。而按照使用權分類,在技術上排他的稱為非公用品,技術上不排他的稱為公用品。對于高速公路、景區、海灘等僅能供有限人使用的公用品稱為部分公用品,而對于國防、天氣預報、燈塔等使用人數不受限的稱為完全公用品。
共享經濟本質就是弱化產權,強調使用權,互惠互利。因為不管是技能還是資源,總會因為閑置產生大量浪費,也就是使用權在技術上排他。而共享經濟就是想辦法通過技術手段把法律上和技術上都排他的第一類物品,推向法律上排他但是技術上不排他的第二類。比如我平時不用的東西或者數據,閑置的時候就給別人用。當然,很多原本就屬于第二類的物品,就不能被稱為共享經濟,比如共享睡眠艙本質上跟酒店沒有什么區別,共享冰箱就跟傳統的自動售貨機差不多,共享紙巾其實就是發小廣告,還有共享KTV、共享書店,都是典型的新瓶裝舊酒,屬于假的共享經濟。
無人經濟則是擺脫傳統場景對于人的依賴,包括無人售貨店、無人港口、分揀快遞機器人。在人口紅利過去的時代降低人工成本,機器人的智能化可以顯著提高工作效率。在大型企業內部使用機器人替代人力已經有很長的歷史,技術也相對成熟,但是對于新興的無人商店,其商業模式是B2C,所以需要更加高級的人工智能技術來應對各種各樣的情況。
二、共享經濟和無人經濟的優勢與劣勢
共享經濟可以消除供給和需求的信息不對稱,其平臺上海量的數據理論上可以盤活所有閑置的資源,供需求者選擇。這也就是經濟學上所說的“稠密市場”。以共享單車為例,在大城市兩大寡頭ofo和摩拜單車基本可以隨時隨地滿足用戶的騎車需求,很好的解決了交通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但是稠密市場會帶來市場擁塞,在交通出行中局部區域出現供小于需的情況。比如共享單車的潮汐效應,上班的時候單車全部擁擠到辦公樓下,給其他人出行造成很大的擁堵,但是地鐵站小區附近都沒有;反過來,下班的時候單車全堆在交通樞紐和住宅區周圍,嚴重占用公共空間,引發激烈的矛盾。
共享經濟綠色環保,比如滴滴拼車、共享單車,符合低碳經濟潮流;共享經濟也給群眾帶來極大便利,比如共享充電寶可以解決在外手機沒電的尷尬,共享小推車則方便帶著小孩的群眾隨時隨地使用。可在感受到這么多好處背后,也會帶來許許多多的問題:比如滴滴拼車的安全性問題,平臺對于司機質量的把控不能做到十全十美,屢次爆出猥瑣司機的丑聞;共享單車在投放海量自行車后,無法時刻監控車子的狀態,零部件的故障率較高影響騎行安全,亂停亂放造成擁堵,甚至還有12歲以下小孩偷騎共享單車發生車禍;共享小推車露天放置于室外,其衛生和安全性都不能得到保障,而低齡小孩的抵抗力和自衛能力弱,容易受到傷害。
共享數據可以減少信息成本,降低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所謂逆向選擇,是指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就是在交易達成之前,一方隱藏部分信息,價格隨之扭曲,最后導致劣幣驅逐良幣。而道德風險則是交易達成之后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商業銀行和支付寶之間嘗試共享大數據,共享大數據模型,共享大數據云平臺,對個人進行更完善的征信,創建信用生態,最后精準的驅逐壞人,給好人更多的優惠。
我們可以共享知識,像羅輯思維通過互聯網分享個人的知識和經驗,幫助目標群眾獲得知識,提升技能。這類的知識共享,打破了歷史上固有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偏見,分享者不僅可以通過知識分享提高影響力,還可以獲得收益,甚至經過討論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但其本身也有逆向選擇的問題,有些人看到知識貢獻平臺有可觀的收益,也加入其中,但開設的課程宣傳廣告精美,質量卻濫竽充數。
而對于無人超市,是繼工廠機器人,無人車等技術成熟后新的嘗試,其可以大幅減少人工成本,提高運營效率,還能通過人工智能分析用戶的購物習慣,精準的投放商品,降低庫存。但就目前技術而言,仍有許多弊端,首先無人超市把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中老年人隔離在外,其次防盜措施很難做到完善,比如有人在超市里吃飽喝足,或者在超市里把商品遞給外面的人,系統都很難判別,因為人的行為遠比工廠流水線操作復雜得多。
三、共享經濟與無人經濟未來的發展
“存在必有其意義”,共享經濟如此火爆說明其擁有正確的經濟和商業邏輯。以共享單車為例,有研究報告顯示在2017年共享單車的用戶規模將達到2.09億,市場規模將有102.8億元。共享單車的主要資金來源有融資、押金和用戶騎行費用,ofo在2017年7月完成E輪融資7億美元,摩拜單車也完成了6億美元新一輪融資,這兩大寡頭占據了95%的市場份額,預計在17年底累計投放數量達到2000萬輛,巨大的投放數量保證在大城市能達到稠密市場。而其他共享單車品牌,則紛紛陷入困境,因為共享經濟是規模經濟,規模小的在市場中很難生存,市場占有率第三的酷騎單車近期就因為退押金擠兌問題瀕臨崩潰,而且最近甚至有消息稱ofo將與摩拜合并,成為第二個滴滴單車,所以寡頭壟斷,一家或兩家獨大是共享經濟的必然出路。
另一方面,據互聯網機構的調研,ofo共享單車的損壞率大概是20%,摩拜單車的損壞率大概在10%,而被破壞的共享單車中:33.1%是由于故意破壞,36.8%屬于亂停亂放,還有27.8%的單車零部件被偷,甚至有12.8%的共享單車被“私人化”占有。如此可見,道德風險對共享經濟造成的破壞是巨大的,雖然很多共享單車企業通過舉報、安排區域協管員等措施,依然無法阻止大量的單車被惡意破壞。筆者認為所有參與共享經濟的企業,應該建立平臺共享數據,優化信用生態,建立完整的信用評價體系,將壞人驅逐出去。
最后對于無人商店,雖然現在人工智能還沒有達到理想的需求,設備的投入遠高于節省的人力成本,而且漏洞較多,但人工智能還在高速發展,我相信未來一定是屬于無人經濟的。
參考文獻:
[1]張盼曦.基于數據分析的共享單車模式與前景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18):10.
[2]共享單車數據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7,(16):6-7.
[3]盧現祥.共享經濟:交易成本最小化、制度變革與制度供給[J].社會科學戰線,2016,(09):51-61.
[4]潘沁.商業銀行利用大數據參與共享經濟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銀行業,2016,(08):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