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
隨著課堂模式改革的深入,對于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從原來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現(xiàn)以學生為主,教師只是寬松、富有吸引力的學習氛圍的創(chuàng)造者,思維矛盾的挑動者,茫然無助時引路人、示范扶持者,攀登歷練的加油助威者,成功進步時的喝彩者……。經(jīng)過這幾年教學的探索,個人認為初中化學教學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首先加強教學研究,提高化學教學質(zhì)量
教學研究的重點放在如何落實課程標準上,落腳點一定要體現(xiàn)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上,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能力提高的前提與保證。應對照《課程標準》和教材,排查好各個知識點,把握好《課程標準》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在先進教育理論指導下,為了有效地達成教學目的,順利完成教學任務,而在對教學活動清晰認識的基礎上對教學活動進行調(diào)節(jié)、控制的一系列優(yōu)化的教學方式方法。
1.控制教學進度。根據(jù)本校具體情況和化學課科啟蒙教育的特點,合理控制教學進度。要重視基礎,努力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不留疑點、難點。
2.把握教學難度。新課程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能力目標及知識要求方面確定合理的教學難度,對于相對較難的知識點要進行分解處理,降低學習難度。在題目訓練方面,提倡精選習題,合理搭配,進行適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訓練和測試。
3.緩解學科坡度。初中教育作為面向大眾化的基礎教育,新課程的教學要適應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能力的提高要循序漸進。
4.適當拓寬知識面。課程標準是基本要求,在教學中依據(jù)課程標準適當拓寬教學的知識廣度,做到由“教教材”轉(zhuǎn)化為“用教材教”,幫助學生建立學科知識、能力結(jié)構(gòu),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實驗教學,推進實驗教學改革
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占有很大比例,從初中開始就要加強化學實驗及實驗設計的教學,重視實驗,實習和探究內(nèi)容的學習方法研究。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中先抓好基礎實驗教學,重視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讓學生明確每個實驗的原理、目的、材料、方法、步驟、操作要領、注意事項、結(jié)論,讓學生學會分析實驗誤差并制定修正措施,引導學生嘗試對實驗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再指導學生學會設計實驗的思想、方法,使設計的實驗具有嚴密性、科學性、可作操性。
三、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全面提高學生成績
1.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
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對于學生學好化學是很重要的。在教學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學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階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發(fā)展的,因此要特別注意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對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徹地揭示其涵義,也不應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絕對化。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使學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勞動中應用學過的概念,以便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提高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2.加強化學用語的教學
元素符號、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等是用來表示物質(zhì)的組成及變化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結(jié)合實物和化學反應,學習相應的化學用語,結(jié)合化學用語聯(lián)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又有利于加深他們對化學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化學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3.重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元素化合物知識對于學生打好化學學習的基礎十分重要。為了使學生學好元素化合物知識,在教學中要注意緊密聯(lián)系實際,加強直觀教學,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讓學生多接觸實物,多做些實驗,以增加感性知識。要采取各種方式,幫助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在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后,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讓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zhì),制法和用途間的聯(lián)系,并注意加強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指導作用。
四、精講多練,提高教學效率
打造高效課堂是現(xiàn)代教學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必須是在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學中形成滿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師放任自流,學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證教學質(zhì)量。
所謂精講,既要配合教材內(nèi)容,又要面向全體學生。精就是要突破重點,帶過一般,設疑破難,創(chuàng)造思維情境。練是鞏固知識的途徑之一,練要練到點子上,要精心設計一些針對性較強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分析研究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能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的或口頭表達練習的,就盡可能讓他們動手動口實踐,以達到真正掌握知識,舉一反三的目的。有些問題能學生自己解決或小組合作解決和自我展示的,教師只糾正和點評就可以了。
初中化學知識主要分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學計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來說,知識內(nèi)容龐雜,涉及到三十多種元素,七十多種化合物和眾多的化學方程式,如若把這些知識孤立地講,往往會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們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區(qū)別異同,進行歸納對比,形成網(wǎng)絡,抓住其實質(zhì)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中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舉動以及接受效果,針對學生感到有困難的地方,教材的關鍵點、知識聯(lián)系的轉(zhuǎn)折點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結(jié)合思考題給學生以點撥、啟發(fā)和疏通。
高效課堂是當今教育的主流,也是全面提高教學成績和深化素質(zhì)教育的有效途徑,它的開展既減輕了教師負擔,又練就了學生能力,我們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