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摘要:現階段,我國的幼兒教育普遍呈現出小學化傾向,過早的向幼兒灌輸科學文化知識和成人思想觀念,致使幼兒失去了童年的快樂和天真,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本文將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加以探討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解放幼兒的天性,促進幼兒身心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原因;對策
引言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幼兒教育辦得好,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否則會制約幼兒的健康發展。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目前,我國幼兒教育依然存在著小學化的問題。幼兒教育階段,一些幼兒園還在用小學教育方式開展幼兒教育工作,這就導致幼兒教育偏離正常軌道,制約了幼兒的健全發展。
1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
1.1強調知識的傳輸
對于幼兒階段的孩子而言,擁有正確的學習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引導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游戲是幼兒階段的關鍵性因素。教師如果能夠運用游戲來引導孩子學習,將會更好的吸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但是現如今很多幼兒園都將學習放在第一的位置,將游戲放在次要的位置,想要通過游戲來吸引孩子學習,這種想法是正確的,但是如果這種想法過于偏激,將會導致教育出現失衡的情況。進而出現游戲是教育的附屬品。這種一味灌溉式的教育體系,必定是不正確的。
1.2教學內容過多、過難、范圍過廣
教學內容過多主要是由家長和幼兒園造成的,人在幼兒階段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強,家長和幼兒教師希望通過快速拔高的方式,讓幼兒贏在起跑線。但如果教學內容過多,幼兒就只能整日在學習中“奔波”,容易變成“書呆子”,這非常不利于幼兒的身心成長。教學內容過難主要表現在:教師讓幼兒過早接受一些較難的生活哲理,這些道理雖然重要,但是,卻不符合幼兒的思想水平,使得他們不理解,甚至會錯誤理解。教學內容范圍過廣體現在:幼兒教育過多重視幼兒學習能力(主要是文化課學習能力)的培養,試圖以更多的教學內容彌補幼兒現存的學習漏洞,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幼兒來說,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其產生厭學心理。
1.3教學評價標準小學化
在幼兒階段,一些幼兒園對教師的評價,主要參考的是幼兒的考試成績,而考試成績主要是以語文和數學成績為主。而教師對幼兒的評價也是通過考試成績對孩子進行評價,這種小學化的評價標準,忽視了幼兒教育的本質,也忽視了孩子的個性差異,不利于孩子的健全發展。
1.4應試教育的沖擊使家長被動追隨
長期以來,考試分數不僅嚴重束縛了老師的教,還束縛了學生的學。“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左右著眾多家長,迫使他們把對孩子的期望提前到了學前教育階段。由于中國的教育發展較為落后,大多數家長并不具備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學前教育的熱潮,也不懂得如何發現孩子,父母總擔心自己的小孩在步入小學教育之后會落后于其他小孩,所以盲目認為早日學習小學教育的內容會有好處。實際上幼兒園和小學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機構,他們對孩子的學習、生活、行為等許多方面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早學無益。
2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根本原因
2.1完善幼兒園辦學的法律制度
國家要能夠進一步完善幼兒園辦學的法律制度,能夠嚴格執行幼兒園準入制度,能夠根據相關標準要求,制定各類幼兒園辦學標準,只有符合相關標準,才能允許相關法人開辦幼兒園,堅決取締一些不符合標準的幼兒園。并能夠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加強對幼兒園的動態監管工作,保障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被制止。對于一些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較為嚴重的幼兒園,相關監管部門要限期令其整改,對于幼兒園的教師素養,要能夠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嚴格審查,能夠嚴把審批關,能夠保障幼兒園能夠應用正規的幼教教師,防止小學化幼教問題的出現。
2.2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幼兒時期在人的一生中都有著不可替代性,幼兒教育不能忽視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應制定科學正確的教育方針,以素質教育為根本,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幼兒教育要充分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用發展性的眼光來看待幼兒的成長,讓幼兒盡情享受屬于他們的無憂童年,進而實現幼兒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2.3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幼兒教育不等于小學教育,但二者又具有密切聯系。因而幼兒教育要為小學教育做好準備,要注重幼小兩者的溝通、協調、合作。小學老師要適當地給予幼兒教師一些指導,幼兒教育要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習慣、健康的身體與心理素質、健全的人格等,為孩子順利過渡到小學教育做好準備。。
2.4培養幼教師資隊伍,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教師是教育事業的生力軍,有一批業務能力強的幼兒教師是做好學前教育的關鍵。針對當前學前教育小學化的亂象。首當其沖的做法是通過對幼兒教師的培訓來提升其自身素質,以此來推動學前事業的合理化發展。我們可以組合新老教,推進青藍工程。通過安排骨干教師與年輕教師“拜師結對”等活動,利用彼此各具特長的特點,既能挖掘新人潛能,又能使其順理成章地進入了新角色,這樣不僅使引領者真正意義上意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也給予幼兒正確的教育方式。
2.5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幼兒教育之所以存在小學化的傾向,與一些家長的推動有很大關系。作為幼兒園也需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共同做好幼兒教育工作。園區通過和家長的聯系溝通,要使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的重要任務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過溝通,幼兒園向家長傳授一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家長能夠對幼兒認知,情感和個性發展特點有較為全面的了解,通過溝通交流,提升家長育兒教育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論述了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等內容,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在現階段的小學教育發展中,幼兒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有一些家長和教師過于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這樣將會出現適得其反的心理,不僅僅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還會令孩子對未來的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
參考文獻:
[1]周小青.探討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3(9):123-134.
[2]戴明麗.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對策研究:利益相關者視角[J].昌吉學院學報,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