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科研
摘要:英美文學是英美文化在時代發(fā)展中的重要產(chǎn)物。這也是西方文學和世界文學之間距離的符號。英國和美國文學極大地推動了戲劇文化的發(fā)展。英美在不斷追求詩歌的形式在內容上起著重要作用的戲劇獨白詩,對現(xiàn)代詩歌藝術的探索,現(xiàn)代詩歌的創(chuàng)作形式更加豐富,一方面與現(xiàn)代新詩傳統(tǒng)的發(fā)展,造就了一大批現(xiàn)代新詩與現(xiàn)代新詩存在差異性的詩歌作品,對現(xiàn)代新詩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靈感。
關鍵詞:英美文學;戲劇;獨白
引言
研究表明,戲劇獨白在英美文學中扮演著極為特殊的角色,是英國文學的一大特色。相關資料表明,英國詩歌傳統(tǒng)形成于中世紀末期,并逐漸發(fā)展到英國詩歌發(fā)展的后階段。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英國和美國的許多詩人都采用這種形式的創(chuàng)作活動,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由于這種形式更注重人物的獨白,同時注重表達人物的內心感受,因此,運用這種形式創(chuàng)作,對詩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英美文學中的戲劇獨白特點分析
(1)戲劇獨白的主要特征是客觀化。在詩歌中,說話者用第一人稱說話,自然地表達主體性,而不是作者的主觀性。說話人與作者分離,猶如置身戲臺的人物,其形象和話語乃至他的主觀性,都被客觀化了。只要說話者是詩中的人物,即使他與作者在思想感情上是一致的,那這首詩也是一個戲劇性的獨白。比如,艾略特的《普魯弗洛克的情歌》被公認是戲劇性獨白,就因為其說話人是普魯弗洛克。雖然作者在1962年承認,他就是普魯弗洛克的原型,但這并沒有改變這首詩的性質。(2)由于說話者與作者是分開的,我們可以聽到詩中有兩種不同的聲音,即說話者的聲音和作者的聲音以不同的方式間接表達。所以在戲劇獨白的話是巴赫金所說的“雙重聲音”。(3)戲劇獨白的第三個顯著特征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浪漫主義的抒情詩,演講者沉重的思想和情感發(fā)自內心在表達;戲劇獨白,由于說話人及其話語都被戲劇化,因此他不僅是作為說話人,所以他的話不僅在他的信息的表達,這又透露了他自己的性格。在這么多獨特的戲劇性獨白中,最激動人心的往往不是演講者的話,而是他性格的不經(jīng)意暴露,他內心深處的微妙變化和他的靈魂甚至連他不愿面對或不知道的秘密都悄悄地透露出來。例如,是演講者自己的話,揭露了傲慢和殘酷,清教徒狂熱和偏執(zhí),威利的虛偽和傲慢,實際上塑造了他們完全不同的自我形象評價。由于戲劇性的獨白通過演講者自己的話,通過揭示他的內心世界塑造人物,因此,戲劇獨白特別注重心理探索和心理表現(xiàn)。
2、戲劇性獨白與抒情詩
從許多作品中可以看出,第一個明確揭示戲劇獨白本質的人是勃朗寧,沒有一個詩人比“戲劇”更感興趣。勃朗寧在他的詩歌中有幾部以戲劇命名的作品,如戲劇代言人和戲劇抒情詩。在中世紀,英美文學進入了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時期,是散文和詩歌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文學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征,代表著一個民族文化的發(fā)展。英語文學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來源于生活,體現(xiàn)了這個民族的文化現(xiàn)象,從而奠定了時代的印記,反映了社會的發(fā)展,文化思想的變化,文化習慣、民族風俗,如美國的英語文學中的希臘神話的影響。希臘神話是西方文學的源頭,正如中國文學起源于《詩經(jīng)》一樣。希臘神話中所體現(xiàn)的浪漫主義、英雄主義和神秘主義都源于一個時代的現(xiàn)實生活。兩種文學形式的顯著區(qū)別在于人物的身份不同。如果詩中有明顯的詞,即說話者不是作者,則可以將其評為戲劇獨白;如果詩中沒有明顯的文本,說話人是作者本人,則可以將詩評為抒情詩。文學的含量受許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時代背景、詩人性格等,戲劇性獨白也一樣,表現(xiàn)的特點雖存在顯著差異,然而都離不開這一共同點,這也正是戲劇性獨白的本質與根源。
3、戲劇性獨白與信體詩
英美文學作為世界文學的一個分支和流派,廣泛地以不同的方式和內容傳播,并廣泛地影響著世界。學習英語和美國文學,我們可以看到西方文化的發(fā)展。在歷史的變遷和美國文學描述滄桑的今天,有力的,在世界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已傳播西方文化的靈魂與各種溝通渠道和溝通的本質和發(fā)展,成為西方文化的文化不可磨滅的象征。在英國文學史上,在戲劇和書信的獨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丹尼爾的《屋大維婭致安東尼》這部作品為例,屋大維寫信給她的丈夫安東尼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困惑的信,并明確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問他的情人是什么使她對他的感情在丈夫,到告訴自己明顯錯誤的到底是什么。這首詩最精彩的部分是屋大維的困惑,安東尼之所以不愛她,是因為她的平庸。
結束語
由于戲劇獨白在人物塑造中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人們在探索自身無限復雜的人格和內心世界的同時,也會繼續(xù)發(fā)展并取得更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賀海燕.英美文學中的戲劇獨白傳統(tǒng)研究[J].黃河之聲,2016,No.47623:138-139.2017-03-3114:00.14.1039.J.20170331.1400.19410.19340/j.cnki.hhzs.2016.23.097.
[2]潘婷.試論英美文學中的戲劇獨白傳統(tǒ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v.1202:38-39..10.16071/j.cnki.cn51- 1650/g4.2015.02.026.
[3]肖明翰.英美文學中的戲劇性獨白傳統(tǒng)[J].外國文學評論,2004,02: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