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英
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始于上世紀90年代,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一是理念引進與理論研究階段。二是國家重視與戰略決策階段。三是全面試點與持續推進階段。2003年1月1日,我國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05年,國務院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2008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并與次年正式實施《循環經濟促進法》。自此,全國范圍內的試點工作全面開啟。2009年國家將甘肅省列為當時全國唯一的循環經濟試點省份后。2009年12月24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體規劃》)(國函〔2009〕150號,以下簡稱《批復》),這是我國第一個由國家批復的區域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實現了循環經濟由理論到實踐的重大突破。
循環經濟是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的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它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目標,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物質閉路循環和能量梯次使用為特征,把清潔生產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融為一體,實現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護環境,實現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發展形成了四種循環經濟的基本模式,即以美國為代表的循環型企業模式、以丹麥為代表的循環工業園模式、以德國為代表的廢棄物回收模式以及以日本為代表的循環型社會模式。這些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成功經驗有:1、政府發揮推動、調控和引導作用,制定循環經濟的相關法律制度。例如德國1986年制定《廢棄物管理法》,1991年制定了《包裝條例》。2、政府獎勵政策。美國1995年設立了“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英國的環境獎和日本的資源回收獎等;對發展循環經濟有貢獻的企業,政府給予稅收優惠、優先采購以及價格優惠政策。3、發揮企業在循環經濟發展中的主體作用。瑞典環境經濟學者托馬斯提出生產者延伸責任的概念,即企業要承擔產品廢棄后的環境責任、生態責任和社會責任;4、公眾的廣泛參與。號召全體國民節約資源、實行垃圾分類回收、消費綠色產品、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等。4、民間組織的支持。非營利組織負責廢品回收,協助政府立法,自愿制定一些行業標準,積極開展培訓與宣傳。
蘭州曾經是國家西北的主要工業基地,如今面臨許多問題。蘭州市地處特殊的地理環境,多年來實行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工業布局不合理,再加上陳舊的工業設備和老化的技術,這一切都要求發蘭州市必須發展以“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可替代”為原則得循環經濟,促使蘭州市實現可持續發展。
1、構建企業綠色管理模式,促進企業清潔生產技術的開發使用,推廣可替代資源的開發使用技術成為蘭州市政府的重大課題。蘭州應當大力開發太陽能產業,并使之成為蘭州市的新興重大產業。蘭州地區太陽光照時間長,是全國最大的太陽能研究基地,具有基礎礦產資源、原材料、光伏產品和應用市場,勞動力成本小,擁有一批太陽能產業配套企業,具有繼續發展的產業規模和條件;能輻射周邊地區的太陽能應用市場,這些都是把太陽能科研成果轉化和應用產品輸出的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2、構建生態工業園區。例如鼓勵蘭州西固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項目為支撐,全力做好企業項目跟蹤服務,依托蘭州石化等大企業,大力發展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產業鏈、“城市礦產”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和新能源及能源高效利用產業鏈三大循環型工業產業鏈。連海經濟開發區和宛川鋼鐵產業園等成為蘭州循環經濟的示范園區。
3、構建靜脈產業發展宏觀層次的循環經濟
①制定促進靜脈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市場經濟必須有健全的法律法規作保證。而我國,這方面的立法存在著很大的法律空白,有待于修改和完善。蘭州是省會城市,擁有地方立法權,市人大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來填補法律的空缺。②培育靜脈產業產品市場。蘭州市政府應借鑒國外經驗,應優先購買有利于節約能源、節約用水、節約用材和循環利用等符合循環經濟要求的產品,特別是對可再生能源、再生產品和環保產品,應強制性規定一定的采購比例,實行優先采購,為循環經濟發展搭建平臺。同時蘭州市政府應大力宣傳讓公眾樹立選擇環保商品的理念,提倡企業、消費者積極購買使用靜脈產業產品,抓好靜脈產業產品的環境標志認證,以此推動整個蘭州接受和使用靜脈產業產品。③制定扶持靜脈產業發展的政策。蘭州市政府可制定可返還的抵押金制、資源回收獎勵制度、廢棄物處理收費制、征收原生材料稅等政策,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④鼓勵全民參與。政府引導支持全社會采用健康環保生活模式,開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推廣使用太陽能,推動綠色學校和綠色社區創建活動,在整個社會層面上,逐步形成循環經濟運作機制。綜觀國外,循環經濟的推動過程中,政府起著主導作用,蘭州發展循環經濟,蘭州市政府同樣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