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病毒防護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中的應用,結合理論實踐,在簡要分析計算機病毒傳播方式的基礎上,分析了計算機病毒的特征,最后分析了病毒防護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中的應用,得出科學合理的應用病毒防護技術是保證計算機網絡安全關鍵的結論,希望對營造安全、無毒的計算機網絡環境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病毒防護技術;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應用
引言:近年來,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極大的改善了人們生產和生活的方式,同時計算機病毒也在肆意橫行,對人們使用計算機造成了很大的困擾。現階段,如何營造一個安全、無毒的計算機網絡環境是全球范圍內研究的熱點話題。因此,本文就基于計算機病毒的傳播方式和特性,對病毒防護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中應用做了如下分析。
1、計算機病毒的傳播方式
1.1網絡文件下載傳播
現如今,計算機的應用愈發普遍,為人們的工作和學習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也為計算機病毒的擴散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很多不法分子,把計算機病毒封裝在隱藏文件中,包括:軟件安裝程序、資料文檔、影音圖片等。當用戶下載了此類帶有計算機病毒文件以后,計算機病毒相應的程序代碼就被執行感染計算機文件,從而對計算機系統進行攻擊和感染,輕則影響計算機的運行速度,重則破壞計算機當中的信息和資料。
1.2電子郵件附件傳播
電子郵件是互聯網應用的主要內容,小到個人,大到企業政府,每天都有數百萬計的電子郵件在網絡上傳遞,也就成為了計算機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如果病毒感染受了一臺計算機,那么經過該臺計算機傳遞的電子郵件都會帶有相應的病毒,當用戶接收郵件以后,并打開以后,病毒就會乘機進入接收者的計算機,從而達到病毒傳播的目的。
1.3網頁內嵌源代碼傳播
網絡中很多信息都可以通過網頁的形式進行展示,以供工用戶瀏覽和應用,而病毒制造者正是是通過網頁瀏覽的普遍性,把病毒程序代碼內嵌在網頁代碼中,一旦用戶打開了帶有病毒代碼的網頁,相應的病毒代碼程序就會被執行,就會對計算機中的相關文件進行感染,此種傳播方式,主要集中在非法網絡中。
2、計算機病毒的特性
就目前已知計算機病毒而言,其具有的特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高繁殖性。計算機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樣進行繁殖,計算機病毒在傳遞過程中,可以進行自我復制,只要一臺計算機中病毒,其他相連的計算機都會遭殃。比如:2017年5月12日爆發的WannaCry計算機病毒,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萬臺電腦遭到了勒索病毒攻擊、感染。是自熊貓燒香以來影響力最大的病毒之一【1】。
第二,傳染性。計算機病毒是一種人為編制的計算機程序代碼,只要該代碼進入計算機系統并得到執行,就會自動搜索符合傳染條件的程序和文件,從而達到傳染的目的。
第三,高偽裝性。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病毒技術,賦予了計算機病毒更強的偽裝性,大大增加了計算機病毒防護的難度。就不目前已經發現的計算機病毒而言,有的病毒并不是一開始開始攻擊系統程序,而且隱藏起來,以尋找最佳的攻擊時間。
3、病毒防護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中的應用
3.1增強軟件防護能力,提高防護效果
就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效果而言,之所以可以為人們提供豐富多彩體驗,提高生產效率,主要原因是計算機系統當中可以存儲各種軟件。而很多病毒就就出現在計算機自帶軟件中,并潛伏起來,找到合適的機會再供給整個系統。因此,需要在使用計算機前,對所有的軟件和系統進行全方位的病毒查殺,查殺完成以后,還要執行軟件防御系統。在此過程中可以采用防病毒卡對計算機內外系統進行全方面防護,進一步提高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效果【2】。
3.2對數據信息進行加密處理,提高病毒防范能力
一旦計算機被病毒入侵,就會對系統中的信息、資料、數據等構造嚴重威脅,最常見的就是對信息進行篡改和盜取,為計算機用戶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為防止病毒入侵,就需要對計算機的訪問系統進行加密處理,比如:設置高級界面訪問密碼,對重要的信息和資料進行隱藏,可以采用密鑰管理和密文管理相互結合的方式,如果需要進行該系統,則需要對用戶的身份進行確認。由于病毒具有有很強的偽裝性,甚至可以潛伏在計算機系統的內網中,大大增加了病毒防護的難度。此時,可以在局域網中安裝相應的病毒查殺軟件,對內網中存在的病毒進行全方位查殺,從而為計算機網絡營造一個安全的運行環境,同時也可以對系統中存在的漏洞及時修補,進一步提高病毒防護能力。
3.3建立防火墻,切實做好安全隔離
病毒防護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中應用時,要充分結合計算機系統的防火墻技術,并做好病毒的安全防護隔離工作,提高阻擋病入侵的能力,并增設外來信息識別系統,對各類網絡信息和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實例表明,通過隔離一些可疑信息和數據,可以有效避免病毒的繁殖和感染,從而實現對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全面防護。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理論實踐,深入分析了病毒防護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中的應用,得出如下結論。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護, 不但要做好相關軟件的防范工作,也要做好互聯網信息傳輸線路的防范工作,并通過增強軟件防護能力、對數據信息進行加密處理、建立防火墻技術才能為計算機網絡的應用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李波.淺析病毒防護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16,18(20):115.
[2]張成.病毒防護技術在網絡安全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12):62-63.
作者簡介:朱智鴻,(1995-)男,湖北人,單位:武昌工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職稱:無,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