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鈺?趙迎冬
摘要:經貿學院是很多高職院校都會設立的一個重要學院,數學課是經貿學院的重點課程,也是基礎性課程之一。但是當前的高職學生學習的數學課程存在一些課程問題,需要通過課程改革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高職學校的數學教師需要根據高職學生的培養需求來明確數學課程改革的方向,本文根據對現有的數學課程的開設情況的了解,借助層次分析法來確定改革的重心。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高職數學;課程改革;研究
高職院校的課程構成體系相對簡單,其中的課程種類比較少,除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和《線性代數》之外,還需要對《微積分》進行講授。高職學生需要先對《微積分》進行學習,這部分知識也是教師的講授重點,學生對《微積分》中的知識點領悟透徹之后,需要繼續講授《線性代數》,如果還有剩余時間,就接著將最后一部分。而教育部頒發的最新人才培養意見給出全新的課程開展要求,很多高職院校積極改革數學課程,本文應用層次分析法來對在這一課程的改革情況進行研究。
1 課程改革背景分析
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術人才的重要主體,而新型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文件之中給出了全新的培養要求,這個新要求主要是為了糾正原有的課程體系中的錯誤,在進行基礎性的理論知識課程講授時,教師要把握尺度,只講授必要的知識,只要能夠滿足高職院校的學生的使用需求即可,課程開設目的只要是為了應用,在進行專業課講授時,教師要側重講授更具有應用價值與針對性的知識,使學生能夠利用知識保持持續發展。給予這種課程建議,教師將原有的教學課程體系轉變為模塊化的方向,但是高職院校的數學課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對于數學課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師的授課重心仍舊是專業課,忽視了數學課起到的基礎性作用,基礎知識缺失也影響到了學生的專業課學習效果。
2高職數學課程教學改革設想與實踐
高等數學中的《微積分》是大部分院系的公共基礎課,為各專業學生后繼課程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由于高等數學的理論性較強,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模式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難以激發學習興趣。通過改革必須打破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斷創新教學形式,使其轉變為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主動學習。
2.1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教學效果分析
層次分析法是一種有效地處理那些難以抽象為解析形式數學模型的問題或難以完全用定量方法來分析的復雜問題的手段,其主要思想是將一個復雜的多因素評價問題分解為具有遞階結構的評價指標和評價對象。層次分析法的應用優勢主要在于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兩種分析方式結合在一起,達到多角度分析的應用目的,具有較強的合理性,不僅能夠滿足經貿學院培養人才的要求,同時還能對高職學生的學習需要充分滿足,這種分析方法也不是完全合理,其缺陷在與主觀性過大,權重的合理性還有待提升。因此其他課程的教師對這種方法進行應用時,應當集中解決這兩種缺陷。現將其應用于數學課程改革之中。
在近年來的教學改革實踐中,在層次分析法的模式指導下對高職數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確立了教授和案例實踐相結合的授課方式,解決了理論與實際運用脫鉤的教學問題。首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復雜問題中的各種因素通過劃分為相互聯系的有序層次,使之條理化,根據對一定客觀現實的主觀判斷結構(主要是兩兩比較)把專家意見和分析者的客觀判斷結果直接而有效地結合起來,將一層次元素兩兩比較的重要性進行定量描述。而后,利用相關的數學方法計算,反映每一層次元素的相對重要性次序的權值,通過所有層次之間的總排序計算所有元素的相對權重并進行排序。從教學的案例出發,要求學生去思考、去搜集有關的資料以構建高等數學的知識體系結構,然后引導學生深入討論,各抒己見,從而達到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目的。
2.2教學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由于評價本身就帶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所以進行教學效果評價時可以采用模糊綜合評判模型。在制作調查問卷時,基礎信息上不僅要給出各評價項目的權重,同時應給出各評價準則的得分。結合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給出評價準則,包括學生評教、教師評學、專業教師評價等信息。通過基于問題案例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師生之間的互動研討,解決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這種層次分析法可以用于決策方案選擇之中,雖然能夠解決問題,但是也有幾方面的缺點,首先不能為了決策提出全新的方法,層次分析法的最基本作用是從已有的方案中選擇最佳的方案,但是并不能生成全新的方案,這也是層次分析法的不完美之處,另外這種分析方法雖然將定性以及定量有效結合,但是更加傾向于定性分析,具有的定量數據相對較少,這也使決策的可靠性降低,不能讓決策者完全信服。難以確定權重也是這種方法的應用劣勢,主要是由于指標過多。隨著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的深入,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得到了逐步提高,應用數學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專業課教師的評價也說明了這一點。基于AHP的教學效果評價證明高職數學教學模式上的改革讓高職數學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簡單。
3 結束語
層次分析法是一種科學的決策方法,將與決策相關的因素進行分層,將其設定為準則、目標以及方案等多個層次,在這種分層的基礎上為決策進行定量以及定性分析。本文主要是根據現有的高職院校設置的數學課的授課情況,對改革的方向以及重點進行有效確定,經過計算之后發現,最優選擇是開設微積分課程,微積分是數學課程體系之中的重點課程,只有將微積分知識學好,學生才能獲取更多的收益,在將基礎知識微積分學好之后,教師需要對數學建模、線性代數以及概率統計等知識進行學習。這種分析方法也可以被用于高職院校的其他課程改革活動之中。
參考文獻:
[1]蘇麗紅,李玉寶,& 孔祥華.(2012).層次分析法在問題驅動式高職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討.中國科技信息(16),166-166.
[2]韓飛.(2015).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高職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研究與構建.西部素質教育,1(11),46-46.
[3]林水生,& LINShui-sheng.(2017).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高職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以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3),107-109.
課題來源: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青年專項課題,課題名稱:基于數學層次分析法的大學生綜合素質考核評價系統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16Q2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