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峰
摘要:如今在很多高中英語課堂上都存在著沉默現象,這種沉默不僅影響老師的教學效果,更嚴重的是學生們的消極對待課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學習效率。本文將簡要分析學生在課堂上沉默的原因,以及就如何消除這種現象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沉默
高中英語課堂是注重交際化以學生為主的教學,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教學目的,達到教學目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出現學生不積極回答問題,不主動參與教學互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回應老師保持沉默等情況。這些情況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們課堂學習的效率。通過調查分析,發現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如下:
學生在課堂上沉默有三種情況:一不會說,二是不敢說,三是不想說。第一種情況主要原因是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差。班級教學中,老師一般選擇照顧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這部分學生就跟不上教師的教學內容。且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應試現象嚴重,大多是要求學生會做題,得高分,因此學生在說方面的能力相對較弱,跟不上教學要求,對于老師所提問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二種情況是學生的自信心不足,害怕回答錯誤丟面子,高中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更強,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第三種學生不想說的原因是在高中教學過程中,老師為了完整的傳授知識點,忽略了學生感受,以自己為中心。教學過程中出現一言堂,滿堂灌,沒有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與學生進行互動,導致課堂氣氛沉悶緊張,枯燥無聊,學生無法安心,專心地進行學習,于是面對老師提問即使知道答案,也仍然選擇沉默對待。另外一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不想學英語,因此不積極回答問題,也有一部分學生即使知道答案,但是看到別的同學都不回答,產生從眾心理,自己也不愿意回答,選擇低頭等老師宣布正確答案。
上述原因表面看來似乎高中英語課堂中沉默現象出現主要是因為學生的關系。然而,從深層次來講,主要是教師沒有真正的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沒有完全落實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教師在課堂上沒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沒有營造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因此要想真正消除學生在課堂上沉默的現象,還得從教師自身出發。接下來將會提出教師在課前,課中,課后應采取的不同措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來解決學生課堂沉默為題:
課前:
(一)愛屋及烏,和諧共處
老師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教師要轉變觀念,應該樹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觀念,努力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只有老師與學生之間和諧共處,老師做到亦師亦友,學生才會會“親其師,信其道”,就會積極主動地和老師共同學習。
(二)提前預設,萬事俱備。
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發展水平和基礎,全面細致地分析教材,根據學生的學情來確定教學難度與教學的重點,預設上課會出現的問題或情況,導入新課時設想學生熟悉的,有話可說的話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人教版英語高一上冊Unit 1 Good Friends,可以讓學生用英語單詞描述自己和一個朋友,讓其他的學生猜他描述的是誰。這個問題大家都很熟悉而且有話可說,競猜又能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還可以復習學過的描述人物的英語單詞。
課中:
(一)提問引導,積極參與。
英語課上,有的學生思想不集中易開小差,尤其是在學習比較枯燥的語法知識時。這時教師應該創設與問題有關的情景,直接向學生提問,既能提醒他注意聽講,又能讓其進入課堂角色。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英語高一上冊Unit 3 Going places 時,教師可以提問開小差的同學:“Where did you go just now? Is it an interesting journey?”一語雙關,既是課堂內容,也是委婉提醒學生要認真聽講。
(二)面向全體,關注個體。
正如前文提到的,在同一班級中,不同學生基礎不一,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考慮不同層次學生需求。因此老師應分層次精心設計一些能激發學生思維的問題,讓每個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都能積極思考。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會說敢說。
例如:在教學生虛擬語氣語法時,可將虛擬語氣的種類按難易程度劃分,將學生分小組,通過小組合作歸納出不同難度等級語法的規律。
(三)通過鼓勵,消除顧慮
在課堂上,面對膽小缺乏信心,或者對回答問題有所顧慮的學生,師便鼓勵學生大膽回答,消除其顧慮。例如,以Unit 3Going places 為例,上課時有一個學生回答:“I am go to Guizhou this summer for my vocation.”教師不用急著糾正學生的語法錯誤,可以先鼓勵學生接著可以通過重述學生的回答讓學生注意到自己所犯的語法錯誤“,You are going to Guizhou this summer for your vocation.A wonderful plan.”學生馬上就會明白并加以糾正。另外,對于積極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要及時表揚。如:當學生回答完一個問題,教師可說:“You did a good job.”等鼓勵話語,增加學生自信心。
(四)教學活動,豐富多樣
在英語課堂的學習中,老師應該給學生創造條件,讓學生與學生,學生于老師也可以更多的用英語交流,這就需要老師設計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看相關電影用英語分享感受,或者每天課前三分鐘演講,以及小組準備英語話劇,英語電影配音作品欣賞等,讓學生有機會說英語,讓學生渴望說英語。
如人教版英語高一上冊Unit 1 Good Friends,在學習完這一單元內容后,可以讓班上同學組織活動談談關于友誼的看法,或者向班上同學介紹自己的好朋友等。
課后:合理評價,鞏固所學
老師課后評價學生學習情況時,不應只注重成績,而是注重學生的發展性評價,綜合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總之教師們任重而道遠,應積極將理論付諸實踐才能真正有效消除課堂中的沉默現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