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
云霧從山下升騰上來,貼著“空中草原”緩緩飄動,“手摸白云天,腳踏花草地”的浪漫體驗,讓人沉醉。
希拉穆仁草原青草生長、野花齊放、牛羊成群的畫面,足以滿足你關于草原的所有念想。
在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藍天、白云、冰川、雪峰、森林、草原……所有美景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壯闊的畫卷。

駕車沿京新高速公路駛離北京后,很快進入山區,蔚藍的天空下,大地一片綠意,彰顯著無窮生機。從河北開始,大片高山草甸、高原草場、原始森林陸續出現,延綿不絕,如河北境內的飛狐峪空中草原、內蒙古境內的希拉穆仁草原、烏拉山森林、新疆境內的巴里坤草原、哈密天山森林……生命勃發的力量,構成京新高速公路沿線最磅礴的綠色篇章。
一路西行,青草生長,林木蒼蒼,奔行在路上,你會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遼闊、寬廣……

河北“空中草原”浪漫的雪絨花和神秘的萬年冰洞
出北京入張家口,京新高速公路穿越太行山區,典型的山地草原開始出現,其中的代表,就是“空中草原”。
“空中草原”位于河北省蔚縣、淶源縣與山西省靈丘縣交界處的太行山山頂,屬高山濕地草甸,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其中絕大部分位于蔚縣境內。由于這片草原橫亙在海拔2000多米的地方,周圍是陡峻的山坡,看上去頗有“橫空出世”的感覺,所以人們將其稱作“空中草原”。

要到空中草原,必須穿越一條名為“飛狐峪”的峽谷。飛狐峪是“太行八徑”之一,兩崖峭立,一線微通,是歷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征戰的咽喉要道,曾留下無數次大軍過峪、戰馬嘶鳴的場面。當地百姓說:“四十里飛狐七十二道彎,彎彎有洞天,處處含勝景。”飛狐峪曲折蜿蜒,山勢險峻,穿行谷中,千回百轉,時而是“山重水復疑無路”的絕地,時而又是柳暗花明、峰回路轉的開朗。穿過飛狐峪,在九曲逶迤的盤山公路上行駛,當千丈溝壑,萬里屏障的奇險帶來的震撼消退,一馬平川的蒼翠大草原便占據整個視野,這就是“空中草原”。
“萬紫千紅春常在,月月季季景不同。”“空中草原”最美的風光,是各種花草隨著四季輪轉而呈現的密集景觀。在這片得天獨厚的花草世界里,1300多種植物承澤雨露,競相生長,從春到冬,令人目不暇接。在無數有名、無名的野花中,最引人矚目的當數雪絨花。雪絨花是奧地利的國花,但奧地利人根本不知道,在燦爛的東方,這銀白色的小花早已在“空中草原”上扎下了根。雪絨花只生長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寒冷高山,縱使隆冬季節也依然傲霜斗雪般綻放。每當云霧從山下升騰上來,貼著草原緩緩飄動,“手摸白云天,腳踏花草地”的浪漫體驗,讓人沉醉。
“空中草原”吸引人的并不只是那綠草如茵、野花遍地的美感,還在于它的神秘。在草原的東南角,有一個萬年冰洞,這個冰洞凹入地下十幾米,洞里層層疊疊的積冰長年不化,即便在盛夏時節也寒氣襲人。從地理常識來看,在這樣的緯度和海拔高度上出現一個巨大的冰洞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大自然的神奇,往往就在于違背常理而驚人地造物。關于萬年冰洞,還隱藏著一個關于“烏龍騰空”的千古之謎。所謂“烏龍騰空”,是指在夏季時,洞中冒出一股如烏龍般直沖云天的黑氣,奇怪的是,只要出現這種現象,天將下冰雹,地將漫洪水,周圍莊稼必定減產,甚至顆粒無收。這個“冰洞預言”至今沒有科學解釋,“空中草原”也因此披上了神秘的面紗。
內蒙古希拉穆仁草原徜徉于美景中,感受那達慕狂歡
越過太行山,京新高速公路一路向西,進入內蒙古境內,巍峨的陰山山脈遙遙在望。碧空如洗,群山如黛,一望無際的廣袤大地上透著些許蒼涼,但也有大片大片的綠色茵茵如毯,“風吹草地見牛羊”的塞外壯景,是高原草場帶來的獨特視覺感受。京新高速公路延伸到這里,便能遇見一片神圣的草場——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南距呼和浩特約100公里。在蒙古語中,“希拉穆仁”意為“黃色的河”,希拉穆仁河橫穿而過,這便是草原之名的由來。
希拉穆仁草原是典型的高原草場,并非四季都能見到綠草如茵、鮮花遍地的景象。從深秋到來年開春之間的漫長日子,只見枯草漫卷,一片蒼黃,帶著幾分肅殺之氣。最適合的旅游季節,大約是6 — 8月。雖然只有短短幾個月時間,但那青草生長、野花齊放、牛羊成群的畫面,足以滿足你關于草原的所有念想。那一望無際的碧綠,鋪滿如銀鏈般的希拉穆仁河兩岸,徜徉其中,使人心曠神怡。
草原落日,也是不可錯過的美景。在柔和的余暉籠罩下,湛藍的天空也開始變了色彩,夕陽漸沉漸低,色彩愈燃愈濃,天地間的一切仿佛都被鍍上了一層金色。入夜后,若到蒙古包里做客,主人一定會熱情地捧出肥美的羊肉、爽口的炒米、醇香的奶茶來款待你,獨特的草原美食會讓你回味無窮……
在這片遼闊的草原上,還有一座著名的寺廟——普會寺。寺院原為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宮,建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寺內二重殿洞,雕梁畫棟,極為壯觀。普會寺背后環繞著希拉穆仁河,跨過河上大橋可達阿勒賓包山,將遼闊的草原風光盡收眼底。endprint

這里每年都要舉行的草原那達慕,是希拉穆仁草原的狂歡節。賽馬、摔跤和射箭作為蒙古族的“男兒三藝”,將草原健兒的勇敢剽悍展現得淋漓盡致,來自八方的客人也可以親自披掛上陣,大顯身手,一抒豪情。
新疆巴里坤草原甘露川上多彩的民族生活
回首告別陰山山脈起伏的身影,繼續奔馳向西,祁連山在一側連綿起伏,而前方,磅礴的天山也越來越近。京新高速公路終于來到了中國版圖上最西邊的省區——新疆,并在這里與另一片風格迥異的巴里坤草原相遇。
巴里坤草原位于新疆東北部的哈密地區,海拔約1650米,是新疆的第二大草原,實際地形是一個群山環抱的盆地。這里并不像內蒙古的草原那樣一望無際,目光盡頭不是草天相接的地平線,而是與藍天連綿不斷的巍巍群山相接。這里地處天山山脈東段,山頂積雪終年不化,山腰是四季常青的林帶,山上到處可見的汩汩山泉,大多來自積雪融水,這些山泉在山腳匯聚成河,流出溝口后,繼續接納從地表涌出的泉水,自東向西流入巴里坤湖。豐足的水資源,把這片土地滋潤成水草豐盛的優良牧場。所以,這里還有另外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甘露川。

夏天是草長花開的季節,盡管遠山上的雪依舊瑩白如玉,但綠意卻已經蔓延到山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大面積的草叢在天空下蓬勃、熱烈地生長,幾乎一瞬間就改變了整片原野的顏色。蝶兒紛飛,鳥兒鳴叫,綠浪翻滾,美如幻境。每到這時,八方牧民便紛至沓來,游牧湖畔,羊群像飄動著的朵朵浮云,點綴在綠茵上的氈房,炊煙裊繞,奶茶飄香。
巴里坤是多民族聚居地,有哈薩克族、維吾爾族、蒙古族、漢族等十多個民族,其中,哈薩克族人數最多。每年的草原盛會,會舉行哈薩克族傳統的賽馬、叼羊、姑娘追、摔跤、阿肯彈唱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其中,阿肯彈唱最為特別。哈薩克族人將歌手稱為“阿肯”,在節會上,阿肯懷抱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冬不拉,可以自彈自唱敘事長詩和民歌,也可以兩人或多人對唱,把雄辯與唱詩結合在一起,充滿睿智。對唱中,雙方歌手即興編詞,邊彈邊唱,一問一答。最終以答詞切題準確、語言機智幽默、內容生動有趣者為勝。有時,一組對唱歌手互不相讓,從晚上唱到天明,通宵不倦,直到難倒對方,使其無詞對答,才算取勝。

阿肯彈唱不僅是藝術表演,更是智慧和才華的競技,是草原游牧民族勇氣、意志、搏擊力的張揚和展示。伴隨阿肯的彈唱,人們載歌載舞,展示著草原上多彩而熱烈的生活……
來自森林的呼喚看群山蒼翠,綠濤洶涌
出太行,望陰山,伴祁連,入天山,這條西行之路有看不盡的遼闊高遠、大氣蒼茫。草原的綠意還在眼底纏綿,極目遠眺,青山亦如黛——那正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綠到極致便深沉如墨。是的,草原并不是京新高速公路沿線唯一的綠色篇章,無論是陰山還是天山,都能望見那隨山勢起伏的廣袤森林,綠波萬頃。
在內蒙古巴彥淖爾明安川之南,黃河之北,陰山的一段支脈延綿于此,這便是烏拉山。烏拉山東西長94公里,南北寬20公里,山地總面積約200萬畝,平均海拔約2000米。

烏拉山森林面積多達數十萬畝,生長有山楊、白樺、杜松、果柏等眾多高大的喬木,蒼翠繁茂。烏拉山最壯觀的森林景觀,非主峰大樺背莫屬。大樺背海拔2324米,站在山腳抬頭仰望,山頂白云繚繞,兩邊峭壁刺天。從山腳到頂峰,沿途景色讓人流連:溪流淙淙,曲折清澈;山青嶺翠,古木參天;花草繁茂,香味襲人。若是深秋時節,枝頭野果搖曳點首,格外醒目。當登上峰頂,頓覺天高地闊,心曠神怡。極目遠望,九曲黃河宛如一條絲帶,飄然遠逝;明安川百里沃野,阡陌縱橫……
與烏拉山相比,天山森林似乎更加廣袤而充滿野性。
天山擁有全球溫帶干旱區最為典型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帶譜,且南北兩側地貌分布也有很大區別:北坡從山腳至山頂植被依次為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針葉林、高山草原、高山墊狀植物、積雪冰川;南坡從山腳至山頂依次為荒漠、荒漠草原、干旱山地草原、山地草原、剝蝕高山、積雪冰川。

沿著京新高速公路,我們能比較接近的天山森林,是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
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天山東部,藍天白云下,雄山之巔的萬年冰川,銀光閃閃,半山腰開始,碧綠似染的原始森林開始出現,莽莽蒼蒼,似一條綠色的巨龍蜿蜒起伏,浩瀚的林海之下,又是充滿生機的草原。藍天、白云、冰川、雪峰、森林、草原……所有美景融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一幅壯闊的畫卷。
傳說3000年前,周穆王曾乘坐“八駿馬車”西行天山,西王母邀請穆王游覽了天山名勝,穆王親書“西王母之山”,留作紀念。臨別時,西王母勸飲再三,即席歌曰:“祝君長壽,愿君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