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蝴蝶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昆蟲之一,它們的翅膀因呈現出不同的花紋、圖案而顯得異常迷人。通常來說,蝴蝶翅膀上的紋路分兩種:一種為保護色,翅膀圖案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如枯葉蝶;而另一種為警戒色,翅膀圖案大多像動物的眼睛,如貓頭鷹蝶。
貓頭鷹蝶是一種舉世聞名的強健型蝶類,因整個翅面酷似貓頭鷹的臉而得名。這種大型蝴蝶展翅約65~200毫米,觸角細小且前足退化,后翅有一對大眼斑,以褐色為主,并伴有棕白相間的條紋。貓頭鷹蝶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美洲地區,是一種熱帶雨林蝴蝶,它們喜陰并群居,常常在黃昏或夜間的森林中成群出沒,以發酵的果實為食,作息頗有規律。
要說貓頭鷹蝶是狐假虎威的蝴蝶,一點也不過分,因為它們確實是在模仿兇猛強悍的貓頭鷹:在貓頭鷹蝶翅膀的下層兩側,有一對與貓頭鷹眼睛一模一樣的大眼斑,炯炯有神,十分醒目。不管是順著看,還是倒著看,都極像貓頭鷹頭部的形態,讓一些天敵避之不及。

雖然對于大多數蝴蝶來說,利用鮮艷的花紋來保護自己是必備的技能,但在眾多迷惑眼球的翅膀圖案中,僅有貓頭鷹蝶的大眼斑與脊椎動物的眼睛驚人地相似,這種極具威懾力的翅膀圖案,對于貓頭鷹蝶的生存來說意義非凡:貓頭鷹蝶的大眼斑作為一種明顯的警戒色,可以迷惑其天敵——癩蛤蟆:當癩蛤蟆靠近貓頭鷹蝶時,會誤以為這是一只兇狠的大眼動物,從而退避三舍。當然,除了保護貓頭鷹蝶免受敵人的攻擊之外,這種神似眼睛的圖案還有另一層含義,即轉移捕食者的注意力:由于蝴蝶翅膀的下層是整個身體中最微不足道的部位,而位于此部位的花紋圖案可起到吸引捕食者的作用,從而轉移它們的注意力,讓它們誤以為翅膀即眼睛,這樣一來,便忽視了頭部等重要部位。
其實,除了成蟲擁有著高超的擬態本領,貓頭鷹蝶的蛹也會偽裝成毒蛇的模樣御敵:當幼蟲蛻下最后一層皮時,就進入了蛹期,同時換上了毒蛇的裝扮,這種變形大約持續兩周的時間。與其他模仿蛇形的生物不同的是,貓頭鷹蝶的蛹能夠感知外部世界,并從內部進行應對。每當敵人靠近時,蛹可感受到外部生物的運動軌跡,隨即前后搖動驅殼,造成一種毒蛇在移動,并準備進攻的假象,從而嚇退敵人。
雖然蛹期和成蟲期的擬態本領使貓頭鷹蝶看起來兇神惡煞、難以接近,但正是由于其特殊的翅膀紋路,這種大型蝴蝶也成為了蝴蝶收藏家們都想得到的精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