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珍珍 趙旭傳
·病例報告·
無花果葉致12例兒童光毒性接觸性皮炎
袁珍珍 趙旭傳
臨床資料2011-2014年我科門診診治12例無花果葉致光毒性接觸性皮炎患兒,其中男6例,女5例,年齡9個月~3歲,平均1.4歲,所有患兒均有用無花果葉水洗足或手足治療腹瀉史, 3例患兒日曬1日后水洗并曝光部位出現燒灼感,局部皮溫增高,出現水腫性紅斑、水皰、大皰,皰壁緊張,皰液清,皮損境界清楚(圖1、2);余9例患兒1~2周后接觸部位出現片狀、條狀、漩渦狀、點狀等多種形狀色素沉著斑。色素沉著部位雙前臂1例,雙手食指1例,雙手足2例,雙足4例,雙小腿1例,此9例患兒無急性炎癥過程。所有患兒血尿常規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圖1 患兒無花果葉水洗雙足日曬1天后雙足背、足趾、踝部等曝光部位出現水腫性紅斑、部分紅斑基礎上水皰、大皰圖2 此例患兒無花果葉水洗后2周小腿出現色素沉著斑
治療:3例患兒局部皰液抽取后給予3%硼酸溶液冷濕敷,破潰處給予莫匹羅星乳膏外用消炎、收斂,皮損水腫減輕后,未破潰處外用地奈德乳膏與丁苯羥酸乳膏交替涂擦,口服地氯雷他定干混懸劑、西替利嗪滴劑等口服抗過敏治療,7~10天后患兒皮損處留有褐色色素沉著。其余9例出現色素沉著患兒,囑其避光,未予其它處置,門診隨訪。
討論光毒性接觸性皮炎是指在接觸光感物質和日光照射的局部皮膚呈光毒性反應。 無花果葉和未熟果實中含有補骨脂素等光敏物質。王養嶺[1]、張麗榮[2]、胡志幫[3]等均報道過無花果葉至急性光毒性接觸性皮炎。本文中有3例患兒出現急性光毒性接觸性皮炎,9例患兒并未出現急性炎癥過程,以色素沉著就診。通過典型的皮膚表現(紅斑、水腫、嚴重者可有大皰)可以很容易做出診斷,光毒性接觸性皮炎皮損通常愈合后留有色素沉著,尤其是對呋喃香豆素類敏感者,事實上,患者可能僅表現為色素沉著而沒有炎癥反應過程,如使用芳香劑的個體發生光毒性接觸性皮炎時,通常表現為接觸部位色素沉著斑,常見于頸部,這就是所謂的“香料皮炎”或飾品皮炎,其他臨床表現包括類似銀屑病樣皮炎和炎癥后色素減退也可能發生。對只出現色素沉著的患兒易誤診為痣樣色素沉著癥、色素失禁癥等,本病的診斷要點在于接觸史。電話隨訪,12例患兒2~3個月后色素沉著斑均消退。
[1] 王養嶺.無花果葉致急性光毒性接觸性皮炎9例[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3,19(4):413.
[2] 張麗榮,宋啟京.無花果葉致急性接觸性皮炎8例[J].青島大學學報,2007,43(6):534.
[3] 胡志幫.無花果葉致急性光毒性接觸性皮炎1例[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8,22(12):757.
(收稿:201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