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馮舒玲
"嵌入式"醫養結合+智慧養老讓老人在康樂中享受多彩人生
? 本刊記者 馮舒玲

在上海帶孫子的朱鳳云大娘,一個月才能回東營一次,她非常惦記身體不好的老伴,東營親祥源養老服務公司研發的“想家寶”智能陪護機器人,讓她很輕松地與遠在千里的老伴視頻對話了。“想家寶”不同于一般的智能手機視頻,可以全方位地看到老伴的生活環境和他的精神狀態。這是山東省東營市親祥源養老服務中心智慧平臺服務于居家養老的一個場景。
“想家寶”智能陪護機器人是親祥源專為居家養老研發的一款新產品,它由一個可以360度旋轉、并能上下傾斜35度的底座及智能顯示器組成。屏幕首頁可設置老人的子女、親朋、家庭醫生、智慧平臺客服、家政服務人員、商超配送人員、餐廳服務人員等頭像,老人想跟誰聯系,尋求什么服務,只需輕點頭像就能實現與對方視頻對話。對方通過裝有該公司APP軟件的手機與老人的“想家寶”連接,滑動老人頭像,3秒鐘自動接通,老人也無需復雜操作,瞬間就能與對方視頻對話。“想家寶”可以同時實現與子女及智慧平臺客服三方通話。可隨時看到老人的狀態、行蹤,實時安全監護,并能對老人用藥進行適時提醒。智能系統對上門服務的醫生、商超送貨員、餐廳送餐員、家政服務員等服務過程實時全程監控,還設置了服務評價功能,老人及子女可對所需的每項服務做出評價,操作也非常簡單,點“星”,給5顆“星”是最滿意的服務。
如果老人不在可視范圍內,“想家寶”的語音感應器可以直接從手機端接通電話,免除通話兩頭的焦急。“想家寶”還與老人持有的SOS無線定位手機(包括智能手環)等相連接。當老人遇到緊急情況,只要長按手機上的SOS鍵,智慧平臺就會發出報警,同時彈出老人住址、姓名、年齡、健康狀況、用藥習慣、子女情況等相關信息,老人子女也會在第一時間得知老人的情況,客服人員立馬根據信息做出判斷,給相關的救助及服務人員打電話。
智慧平臺的“互聯網+衛星定位”系統,為老人設置了區域內行蹤位置定位導航,可以根據老人平常活動范圍設置活動安全區域的電子圍欄,當老人出現意外時,系統能準確獲得老人的位置信息。如果老人超出了安全區域,系統會立即報警,老人也因此得到提示,知道自己走錯位置了。一旦老人走失,也能立刻找到,及時救助,以免發生不測。
89歲的老人靳瑞陽的家人,正是因為看好這一功能,帶老人住進了養老院。老人的女兒說,去年老人丟了,全家人急得發瘋般地找了好久才找到,現在住到這里,他們心里可踏實放心了。她說,母親住進養老院后,還長胖了3斤呢。父親去世多年,以前她常為三頓飯發愁,老人食欲不好,每餐飯她都不知該做點啥。現在在養老院和老人們在一起,聊天、打牌、下棋、玩麻將,一天過得很開心,飯也吃得多了。
在老人的身體安全管理方面,親祥源還在每個房間的床頭、客廳、衛生間的洗漱及馬桶旁邊等老人日常起居活動地方,安裝了拉線式緊急報警按鈕,方便身體出現異常時,及時呼救,求助信息同步發送到親祥源、子女App、社區管理平臺及120等。遇到緊急情況,會在第一時間得到及時處理。
親祥源養老服務中心通過專業評估,為老人定制多元化的個性照護服務方案。除了必需的電視、沙發、茶幾、衣柜、椅子等,還開通了無線網絡、電話等,部分房間配有櫥柜、微波爐、電磁爐、冰箱,滿足一些老人大環境中的小居家。同時根據老人不同的身體狀況和膳食結構需求,由營養師制定每周的營養、科學的健康食譜,如專為糖尿病老人配制的低糖食譜,為高血壓、高血脂老人配制的低脂食譜,為咀嚼困難的老人配制的既符合營養標準又適合其吞咽能力的松軟流食特殊食譜。還有方便老人習慣的陪醫、陪購、助浴服務等。
親祥源養老服務中心中央餐廳還為老人提供了只花6元就能吃到兩葷一素的套餐,行動不便的居家老人一個電話,服務人員就可將飯送到家中。居家老人需要維修、保潔等服務,也可通過對接了智慧平臺的“想家寶”,輕點服務人員頭像,就能輕松敲定上門服務。
親祥源在開展書法、閱讀等及其他娛樂活動豐富老人精神生活的同時,還開拓了全國旅居服務,滿足老人多彩生活的體驗。目前已與西安榮華、云南麗江、黑龍江齊齊哈爾、山東煙臺、濰坊等多家養老社區和全國20多家景區養老基地合作,建立協同服務網絡,為老人提供方便選擇的旅游線路。根據老人的需求,定期組團出行,由專業醫生、護理員陪同旅居,讓老人在安康怡情中享受多彩人生。
由山東東營市美年大健康(東營)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東營市親祥源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共有兩個服務中心,運興園和明月服務中心,目前,兩個中心服務老人達6000人。親祥源“嵌入式醫養結合智慧養老模式”,如今已被山東省列入社區綜合治理暨養老服務創新試驗區示范點。
“嵌入式”。一是把養老院鑲嵌在居民小區之內,利用小區公共閑置房改造建成集機構養老、日間照料、居家養老服務為一體的綜合養老服務機構,讓老人不遠離家門、鄰里及子女,來去方便地生活在熟悉、熱鬧、溫馨的小區環境中。二是在養老院大環境里設小居家,老人可以獨住也可以合住,可以把家里的物品擺設都搬來,按自己的風格及起居習慣生活。
醫養融合。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檔案、發放“醫養一卡通”,定期免費采集老人健康狀況信息,做好老人疾病監測動態管理、慢病管理、康復理療管理等多項服務。康復中心采用傳統中醫針灸、艾灸、拔罐、推拿、按摩為慢病老人進行康復治療,還引入哈工大智能腰頸肩康復設備等,幫助老人進行康復治療。
肖樹華老人就是在中心的免費檢測中,發現其下肢動脈栓塞的。醫療室醫生決定用中醫療法,日間照料的照護員吳林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中醫泡腳和腿部藥物敷,外加生物電理療方式給肖大爺治療,幾周后,肖大爺因血瘀導致的紫黑色的皮膚面積消失了很多,活動也變得靈活自如了。
王治家大爺,前年11月住進養老院時,剛遭遇了老伴的突然離世,精神打擊很大,過去的耳鳴加重了,睡不好覺。康復中心發揮醫療資源優勢,采用了中醫的針灸、按摩和生物電理療等療法,并運用遠程醫療技術,通過與北京的專家會診,為他調整了西藥,使他的耳鳴在中西醫結合治療中,有了突破性進展。睡眠因此好了,心情也因為服務中心的關愛和大家庭成員的互愛好起來,漸漸地走出失去老伴的陰影。
親祥源“家庭醫生”線上服務平臺,為老人實施準確高效分診及醫療指導,以及滿足失能、術后、殘疾、慢病等老人的長期及中期護理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醫養一卡通”將老人的歷次檢查結果、既往病史、生活能力評估等信息都存儲到卡內,為老人有針對性地治療和健康管理提供可靠依據。
“嵌入式醫養結合+智慧養老”模式,將醫療、購物、家政、餐飲等服務直接送到老人的家中,實現了讓老人歡心、兒女安心、政府放心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