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 麗
福利院,我們幸福的家
? 伍 麗
他們沒人贍養,孤零零地獨自過活;他們沒有父母,望著別人家孩子受寵悄悄抹淚。幸運的是,他們住進了天柱縣社會福利院這個大家庭,感受到了“家人”的關愛,體會到了人間的溫暖。
天柱是貴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所轄的縣,天柱縣福利院有212名老人、8名兒童。不久前,記者走進天柱縣社會福利院,挖掘他們之間的故事,感受他們那份幸福。
天柱縣社會福利院位于鳳城街道教場村,院內干凈整潔,空氣清新,看電視、打撲克牌、下象棋、打乒乓球……老人們玩得不亦樂乎,不時發出陣陣笑聲。
隨著工作人員的指引,記者找到了正在與同伴閑聊的舒蘇蓮。老人今年99歲,是福利院年紀最大的院民,雖然臉上布滿了皺紋,牙齒脫落,行動有些緩慢,但雙眼炯炯有神,談吐清晰。
舒蘇蓮老人是白市人,她一輩子生活都異常清苦,早年,三個孩子先后早逝,丈夫也早早地離開了她,留下她一個人生活。隨著年齡的增長,行動逐漸緩慢,生活起居越來越吃力,每當別人家飄著飯菜的香味時,她只有咽口水的份,望著冷鍋冷灶,她黯然落淚。
“那時,想吃一口熱飯熱菜都很難啊。”老人幾次潸然淚下。
2014年11月,在天柱縣民政部門及白市鎮政府的關懷下,老人被送進了福利院。從此,她不用再為生活起居發愁,洗衣做飯有人弄,熱飯熱菜端到手。她每天就和院內的姊妹們聊聊家常,過得舒心愜意。
“我苦了一輩子,如今在福利院過上了幸福生活,安享晚年。真是不知如何表達我的感激之情啊。”老人再次熱淚盈眶。
據福利院主管游美桂介紹,福利院每天都是早、中、晚三餐,早餐一周不重樣;中餐和晚餐八人一桌,餐餐有肉,天冷時吃火鍋配兩三個小菜,天氣暖和就吃炒菜,盡量做到三四天不重樣。

蘇舒蓮老人在吃午飯
下午四點,福利院的孩子們一放學回來,便蜂擁至游美桂的辦公室。原來,他們聽說今天有愛心人士來給他們送水果和學習用品,便迫不及待地去領取。捧著禮品,楊鐘玉、楊鐘華、楊鐘康三兄弟笑得合不攏嘴,蹦蹦跳跳地抱回宿舍,放進書包,說是留著慢慢吃。

楊鐘玉 楊鐘華 楊鐘康三兄弟展示他們的禮品
他們的宿舍,全都是兩人一間,每間都有獨立的衛生間,干凈整潔,電視、空調等一應俱全。
兄弟三人原來家住藍田鎮,2013年,母親離世,父親因犯事入獄,他們便成了孤兒。因年紀尚小,不能獨立生活,那段時間,他們輾轉在親戚家,不但得不到父母的疼愛,還不能上學接受教育。
2014年11月,天柱縣社會福利院啟用后,藍田鎮政府便將他們送入福利院。“當時我還是護理員,他們三兄弟一進福利院,就是我護理,幫他們洗澡、洗衣,為他們買來新書包、學習用品,送他們去上學。可把他們高興壞了。”游美桂說,“孩子們的適應能力都很強,從最先的膽小怯懦,到現在的活蹦亂跳,在福利院內,家人般的關愛,讓屬于他們的那份童真展現無遺。”
福利院目前有8名孩童,最大的14歲,最小的7歲。除了有人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外,每人每個月還有80元零花錢,使他們無憂無慮地上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