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摘要】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中明確指出,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本文以軟件工程專業為研究對象,提出了“階梯式”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堅持以素質拓展和創業教育為核心的培養思路,正確處理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關系,把專業教育作為創業教育的基礎和載體,把創業教育作為專業教育的延伸和目標,使二者有機結合,進而形成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軟件工程 創新創業 培養模式
【基金項目】課題項目編號:GJB1316027。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8-0002-01
創新是國家發展的動力,創新能夠促動創業,而創業一定能夠激勵創新。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創新是國家發展的動力,創新能夠促動創業,而創業一定能夠激勵創新。本文以軟件工程專業為研究對象,提出了“階梯式”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目前,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呈現強有力的發展趨勢,然而我國大學生自主創新、創業的現狀還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大學畢業生創業比例低
由于大學生知識、經驗、意識、能力等因素的欠缺,導致我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比例很低,不到畢業生的1%,而發達國家一般占23%—25%。沒有大學生的創業,全社會的創業無從談起,創新型國家也無從談起。
2.大學生創新成果少
科技發明、學術論文、專利是反映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方面。我國大學生在公開出版物上發表過學術論文的寥寥無幾,專利申請也是我國大學生的“軟肋”。在創新創業等實驗項目中的獲獎作品,由于大學生沒有對實際商業運作的切身感受,計劃書大都處于照著書本模擬階段,計劃書遠離實際,獲獎項目真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極少。
3.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弱
由于大多數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定位不明確,創新創業教育形式單一,缺乏多樣性、系統性與層次性,從而直接影響了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二、“階梯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方案設計
本方案設計是按照知識-能力-素質的步驟,首先打好基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保證學生在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創業。在對軟件工程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方案設計時,構建了文化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創新創業理論課、技能實踐課、企業實訓等多位一體的創新創業課程新格局。大學四年的每個學年,在保證學生理論和實踐能力培養符合創新創業目標的同時,根據學生能力都設置了企業實訓環節,保證四年企業實訓不斷線的“階梯式”實訓方案,即大一的企業集中實訓、大二的分組并行實踐、大三的遴選方向攻關、大四的企業一年實訓。
經過以上四個階段的錘煉,學生基本具有八個方面的能力,即:軟件開發能力、硬件研發能力、科技攻關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社會適應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終身學習能力以及初步創業能力,將會很好地適應社會。除此,我們構建了創新創業教育知識體系構建工程、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訓練工程、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工程、創新創業教育社會實踐體驗工程等四大工程以支撐和保障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三、“階梯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內容
1.“階梯式”課程體系設置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從基礎到專業、從膚淺到深刻、從理論到實踐、從知識到創新、從創新到創業的“階梯式”提高過程。按照這種思路設計的課程體系的每一部分都是由多個支撐元素構成,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和內容來確定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內容,緊密圍繞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知識、創新能力、創業技能來開設課程,注意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的融合,強調創新創業思想的滲透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創造性思維,重視學生的想象力和挑戰精神。
2.“階梯式”實踐能力培養
實踐教學環節是實施創業教育、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的關鍵。創新能力培養的本身是一個實踐過程,實踐是知識內化的有效途徑,通過實踐環節有助于學生逐步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認識結構不斷優化,從而嫻熟地應用所學知識進行探索研究等創造性活動。我們在設計實踐性教學環節時進行了創新與突破,緊密圍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專業應用能力的目標,加強了課程設置的針對性與實用性。以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為導向,建立了“階段式遞進,情景型實踐”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在課堂授課中,采用精講多練、講練一體的方法,大力推行啟發教學、案例教學、現場教學、模擬訓練等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創新的教學方法,著力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3.“階梯式”創新創業素質教育
開展創新創業素質訓練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使學生普遍掌握創業基本理論、規律和基本技法;其次,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另外,激活學生的創造力。針對軟件工程專業大學生的特點,創新創業課程由創新創業類理論課、創新創業第二課堂構成。創新創業第二課堂由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學科競賽、人文素養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品牌講座、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職業技能培訓等活動整合而成,目的是啟發學生將創新創業與所學專業有機結合起來,在挖掘本專業應有的創新性、創造性教育內容的同時,融入或滲透有關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培養和豐富學生在專業學習中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知識。
4.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保障工程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為了使得這項改革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果,我們構建了四大保障工程,即知識體系構建工程、實踐活動訓練工程、師資隊伍建設工程和社會實踐體驗工程。
四、結論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沒有一個通用的標準,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點,每個專業都有創新創業的途徑,因此充分了解內外部的環境和因素,掌握人才培養的規律,就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本文提出的軟件工程專業“階梯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基于我們對于該規律的認識。對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創新是基礎,創業是途徑,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沒有創新的意識、創新的基礎、創新的方法、創新的成果,就很難有成功的創業;反之,一個成功的創業必然會催生更多的創新成果和創新應用。
參考文獻:
[1]唐根麗.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路徑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2011(03):43-46.
[2]李家華.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0(12):70-73.
[3]王長恒.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培育體系構建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2(02):1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