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政
2017年的電影市場繼續2016的頹勢,全年總票房連續第二年漲幅低于10%(而此前已經保持了連續十多年的年漲幅高于30%)——在這樣不景氣的全局之下,各種黑手也開始想方設法地伸向票房:除了《戰狼2》曝出被偷票房(觀眾買的《戰狼2》,出票卻是另一部同檔期影片,只是票面被人用筆劃掉原片名,手寫上《戰狼2》),各種“鎖場技”也開始登場,令“鎖場”成為了2017影壇一個不那么光彩的熱詞。
所謂鎖場,通常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制片或發行公司牽頭,在電影院的上午場、工作日的午后場、深夜場,提前買好部分電影票,造成“這部電影看的人很多”的假象,一方面迷惑院線經理多給排片,一方面又暗中給總票房添磚加瓦。這種“鎖場”很好辨別——打開在線購票軟件,看某部影片的某個場次售票情況,一般好座位都是提前售空的,但“鎖場”的影片卻會出現相反的情況:四周圍一圈全部顯示已售,只留下中間的好位子等你喲。今年,李晨首次擔任導演的《空天獵》,就被發現了大面積的“鎖場”行為,甚至還有買爆米花送電影票的。

不過,這種做法按照一般操作那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畢竟制片方能夠分成的票房最多四成,花十成錢去博四成收入顯然劃不來。但是對于一些擁有自營院線的制片公司來說,情況就大不相同了——2015年《捉妖記》以超過20億的票房問鼎華語片票房冠軍寶座,眼看就要超過《速度與激情7》,成為全中國票房第一的電影。問鼎在望,票房卻停滯不前了,怎么辦?制片方遂在自營影院安排了多個午夜場,凌晨兩三點的時候甚至每隔15分鐘就有一個場次上映,還全都滿座——被觀眾戲稱為“幽靈場”。
而始作俑者除了片方,其實還有粉絲。“鎖場”的另一種做法,就是粉絲牽頭。這年頭,親媽粉們真是操碎了心。前陣子王俊凱過18歲生日,粉絲出錢出得毫不避諱,送上“太空環球紀念應援”,在南緯60度的天空買下18顆星星,每顆星星據說還代表一個字,連起來就是:“英鎊美元法郎,一路護凱成王,祝你生日快樂。”
如果說這倒也無可厚非的話,小鮮肉楊洋的粉絲的鎖場技那可算是觸犯了眾怒了。今年8月,楊洋和劉亦菲主演的電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映,粉絲眼見口碑仆街,竟然想出了一個“鎖場”的歪主意,在粉絲網站內部打出公告:“在影院放出排片后,第一時間購買空場次的電影票,把場次‘鎖住,這樣電影院就不能撤銷場次或者換場,以保證影片排片。大量鎖場可以給影院傳遞一個‘這部片子很受歡迎,需要大量排片的信息。”據說吉林省的鎖場率高達70.2%。
要知道,排片、撤場,這原本都是影院按照市場規律進行調節的自發行為,卻被粉絲橫插一刀,報復性的反彈結果就是,許多院線大幅減少了《三生三世》的排片量,甚至宣布播放《三生三世》的機器壞了,或者干脆讓線上顯示《三生三世》黃金時段全部滿場……真可謂你有“鎖場技”,我有“反鎖法”。同檔期的《戰狼2》最終收獲華語片最高票房,不知是否也多少得益于腦殘粉的行為?
有人形容“鎖場”是:進了火鍋店,每桌坐一個人,只點一碟豆芽菜——真是不能再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