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輝
1949年初,張恨水從《北平新民報》主動辭職,結束了30多年的報人生涯。3月2日至4日,該報編發新聞稱,張恨水與國民黨新聞官“狼狽為奸”。該文作者正是《北平新民報》的總編王達仁。王達仁與張恨水曾經同事,為何如此?
原筆名“愁花恨水生”
張恨水本名張心遠,祖籍安徽,1895年生于江西廣信。父張鈺是小官吏,祖父“生而魁梧有力,十四齡能揮百斤巨石”,“出入戰場十余年,死而不死者無數”。
張恨水初學農,本想去英國留學,但17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只好輟學。18歲時在堂兄張東野幫助下,考入蘇州的蒙藏墾殖學校,但該校不久后解散。
1914年,19歲的張恨水到漢口投靠在報館工作的本家叔伯張犀草,開始媒體生涯,筆名“恨水”。張后來解釋說,此名出自李后主的“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但坊間傳聞張與冰心戀愛失敗,故名“恨水”。
兩說可能都不確。“恨水”一名見報時,冰心才14歲。張恨水此前筆名為“愁花恨水生”,“恨水”應由此來。原筆名略顯做作,所以后來不太提它。
1914年12月,張恨水辭了報館工作,跟著“文明劇團”流浪3年多,當編劇和演員,晚年他評價這段人生為“簡直是胡鬧”。
1918年,在劇團好友郝耕仁介紹下,張恨水進了安徽蕪湖的《皖江日報》當編輯,月薪8元,該報僅4名編輯。
“五四運動”時,張恨水想考北京大學,便當了行李,借10元錢到了北京,結識著名報人成舍我,入《益世報》(民國時期四大報之一)當助理編輯,月薪30元。張恨水四處兼職,月收入達200元,便不再提上大學的事。
人一紅,就挨罵
1924年,成舍我創辦《世界晚報》,請張恨水當編輯,張首部有影響的長篇小說《春明外史》開始在該報副刊《夜光》上連載,不久,張成《夜光》主編。
《春明外史》引起巨大轟動,連載近5年,“每天下午報社門口擠著許多人,等著買報”。
1925年,成舍我又辦《世界日報》,將副刊《明珠》也交給張恨水,在該刊上,張又連載了《金粉世家》,一直持續5年多,該書被贊為“20世紀的《紅樓夢》”,張恨水也因此成了名作家。不過,新文學作家們對張恨水不以為然,認為他屬鴛鴦蝴蝶派。
當時鴛鴦蝴蝶派與新文學之間矛盾極深,鄭振鐸曾寫道:“對于這種無恥的‘文丐,我們卻也不高興十分責備。對于這班身心都就木的遺老遺少,我們也不高興十分責備。”舊派精神領袖袁寒云(袁世凱次子)則認為《小說月報》(茅盾、鄭振鐸等曾任主編)“臭不可聞”,連醬鴨店老板都不要拿它來包食物。
鴛鴦蝴蝶派作家在市場上確實更成功。張恨水《春明外史》版權賣了4000元,《金粉世家》的稿酬也達4000元,此外上海世界書局沈知方又預簽了張的4部長篇小說(10萬字以上,20萬字以內),要求3個月交一部,按千字8元結算,張一年即可得6400元。
此外還有報紙給的稿費,張恨水75%的小說先在報紙上連載,曾同時給7家報社寫長篇,打破了民國初年李涵秋同時給6家報社寫長篇的紀錄。
張恨水正業是在報社當副刊編輯,除了寫小說外,還要寫雜文填版面,如此辛勞,難怪被人們稱為“徽駱駝”。
不愿別人給自己祝壽
抗戰爆發后,張恨水來到重慶,減少了小說創作量,但每年仍超一百萬字。
張恨水加入民營《新民報》,該報有“三張一趙”(張慧劍、張恨水、張友鸞和趙超構),夏衍、吳祖光、孫伏園、謝冰心、黃苗子、聶紺駑、浦熙修等也在此工作過。為留住張恨水,報社贈與他股份。
《新民報》與《新華日報》有合作,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便首發在《新民報》上,令蔣介石極不快。報紙創始人之一陳銘德的小舅子鄧友德任國民黨新聞官,常打電話警告:“你們報紙辦得很像《新華日報》了……難道不怕封門?”
1944年5月,“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計劃給張恨水祝五十大壽(按虛歲計),這是繼為郭沫若祝壽后的又一活動,但張避壽而去,稱:“我的朋友,不是忙人,就是窮人。對忙朋友,不應該分散他的時間;對窮朋友,不應當分散他的法幣。”
辭去報社職務
抗戰勝利后,《新民報》在上海、重慶、北平、南京、成都均建分社,且在南京、重慶、成都每日出兩刊(日刊和晚刊),稱為“五社八刊”,為民營報業龍頭。張恨水任《北平新民報》經理,發行量從1萬多增到4萬多,在各社中排第一。
因被當局指為“通共”,報社只好調整人事,張恨水改任經理兼主筆,總社派王達仁任總編。張恨水為人中庸,當《明珠》編輯時曾約法三章,即:絕對不談大問題,絕對不批評大人物,不研究高深的學問。張說:“我們從前就犯這個毛病,蚍蜉撼樹,要想——而實在不平的事也太多,管得了嗎?”
王達仁畢業于清華大學,“一二·九”運動中是學生領袖,因口號問題(王只喊“中華民族萬歲”,不喊“中華民國萬歲”,被認為是賣國),與后來成為著名學者的何炳棣發生沖突。
1948年7月8日,蔣介石親自下令封了《新民報》,張恨水不得不在《北平新民報》上寫了一些有利蔣政權的社論。1949年,張辭去報社一切職務。
筆伐張恨水,王達仁可能也是無可奈何。因北平和平解放后,黨的基層組織還沒公開,報社工作由工會說了算,行為有些過激,批判張恨水也是過激行為之一。因此事,張恨水受刺激,再加上其他原因導致中風。1967年2月15日,張恨水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