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034-02
小學課堂不僅要開發智力,培養能力,同時也應該是學生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過程,而小學生此時的心理活動雖然明顯,但并不成熟,這就需要教師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構建完整成熟的心理框架,努力為學生搭建一座“心語小屋”。
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學課堂得天獨厚
小學課堂立足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而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一)扎實有效的教學形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
1.潤物細無聲
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在潛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操,改善人的品質。學生在讀完《安徒生童話》之后,對童話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能很快聯想到《伊索寓言》、《格林童話》等充滿童真童趣的故事。朗朗書聲中,學生積極樂觀的健康心理品質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2.有所思有所記
班中一名學生,一年級開始自覺寫日記,剛開始,只會寫一兩句簡單的話語,但日日堅持,到二年級期末,已經在班報中發表了多篇小文章。可見,日記這種形式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堅持不懈的毅力,從而形成做事要有恒心、有志者事竟成的意識。
(二)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線
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是蘊藏了許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可以帶給學生更多層次的情感體驗,可以讓他們在活動中更全面地認識自己,更好地接納自己。
1.開口說一說
小學課堂中有很多選材都是源自生活。例如《如何勸說他人》中,當別人的做法欠妥當時,要學會正確勸阻,勸阻要講究方式方法,通過交流,學生明白拒絕別人時語氣要委婉,態度要誠懇,力求使對方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勸阻。經過反復訓練,才能促進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2.用心演一演
課本劇是深受學生的喜愛,課本劇《公儀休拒收禮物》中,當學生把清正廉潔公儀休和拍馬奉承的管家的角色淋漓盡致地表演出來時,學生就能明白做人要剛正不阿、大公無私,學生在真實的體驗中學會了辨別是非黑白,健康的心理品質也得到了鍛煉。
二、運用心理健康教育,小學課堂有章可循
把心理健康教育自然地、有機地融入到小學課堂中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在小學課堂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得到有效的優化呢?
(一)創設良好的心理教育環境
1.鼓勵多元答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學習幸福的源泉,就在于進行緊張的智力活動和體驗到取得勝利的歡樂?!痹趯W習《團結力量大》時,我提問“誰的功勞最大?”我沒有拘泥于教參的答案,而是讓學生組成三組,進行辯論,言之有理即可。這既讓學生學得輕松自在、心情愉悅,還大大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釋放了小學生愛說、敢說的天性。
2.實施自主學習,讓學生實現自我挑戰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獲取幸福的途徑很多,而當他們擁有獨立自主的權利時,他們就會感到幸福。在課堂中,我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快樂還給學生。組織植物寫話時,我沒有直接放一盆植物讓學生做靜物觀察,而是讓學生四人為一小組,然后鼓勵他們每天寫一篇植物觀察日記,再由小組競賽角逐。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樂學”,提升學習的幸福感。
(二)構建民主、和諧、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
1.用一雙慧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幫助他們發現和肯定自我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小學生的分辨能力比較弱,所以,當教師對他們做出的嚴厲指責時,是很難取得良好效果的,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讓學生對教師和這門學科產生厭煩的心態。小學生的內心深處是十分渴望得到教師表揚和鼓勵的。教師的一句贊賞會讓學生有足夠的學習動力,教師一個小小的獎品會讓學生有足夠的力量去探索,教師的一句“你的朗讀真好聽!”、“你坐得真精神!”,會讓學生在整堂課都精神煥發,注意力高度集中。
2.采用多元、平等、完善的評價制度,鼓勵學生不斷前進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的評價只能憑借學生考試的成績來確定,這樣就會在無形中增加學生對成績的偏性重視,忽視自己各種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例如:檢測一些簡單的作業時,我便組織學生之間互相評價,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再鞏固一遍知識,加深印象和記憶,而且能夠讓學生在這種平等的教學評價中看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從而針對性地改善自己。
總之,在小學課堂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要像春雨滋潤萬物一樣,悄無聲息地去滋潤學生的心田。但是,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觀愿望強加給學生,或代替學生去做出判斷和抉擇,而是要協助學生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接納自我,盡量發揮各自的潛力,讓課堂成為他們活動、探究和傾訴的“心語小屋”,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