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瀟
摘要:伴隨著國家提出增強全民身體素質的口號,體育運動開始在全民中廣泛興起,不僅對于成年人,并且對于學生具有積極作用。在當代教育環境下,體育教學一直被各大高校忽視,導致教學模式落后,學生身體素質普遍較差。為此,在素質教育下高校必須重視體育教學,并提出創新的改革途徑。
關鍵詞:素質教育;大學體育教育;創新;途徑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分數,更要增強學生的體質,為此高校教師必須提高重視,對體育教學進行大膽改革,加強對學生的體育教育。
一、 現階段大學體育教育的現狀
在眾多高校的體育教學中仍存在諸多問題,教師與學生沒有引起對體育的重視,導致體育教學較難在學校中開展,產生負面影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高校思想觀念落后。針對于學校而言,學校單純的認為在高校中開展體育課程知識為順應國家號召,對于提高學生其他方面的素質沒有用處,因而未給予過多重視,使得體育教學的軟件與硬件不到位。對于非體育教師而言,既然并不是以體育教學為謀生手段,則只要按照教學大綱完成教學任務即可,因此未將體育教學列為重點課程。對于學生而言,由于過大的社會競爭壓力,使得他們只注重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對身體的鍛煉,使得體育教學活動很難開展。
第二,師資力量與教學方式較為落后。不論是老教師還是剛畢業的新教師,都缺乏實踐經驗,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致使單純的為學生傳授相關的體育動作,而缺少相應的基礎知識,進行一味的模仿而不知模仿后的要點,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得較差。傳統的教學方式多數以教師講授為主,很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致使課堂缺乏活躍氣氛,影響學生的積極性與教師的熱情。
第三,體育教材的編寫較為落后。普遍的觀念認為體育即為競技,因此在以往的體育教材中,競技內容占據多數篇幅,使得學生產生一種錯誤的、單純的競技思想,在閱讀教材時,更是過多關注競技方面的內容,難免產生單一、乏味現象,使得體育教學缺乏應有的活躍。雖然學生接受了相關的知識,但是無法從根本上增強身心素質,為青年的成長留下巨大素質隱患,使得我國人口的普遍素質低于國際平均水平。
二、 素質教育下體育課程改革的內容
縱觀多年來的體育教學,方式方法存在嚴重的落后問題,嚴重背離體育教學的初衷,始終無法提高學生的各項素質,為此在當今素質教育背景下,必須對體育教學課程進行深入的改革。素質教育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學生的政治、思想、勞動、體育等方面的素質,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是其他素質形成的基礎,又是人們生活在社會上的基礎,因此,素質教育下體育課程改革的內容為面向全體師生,尊重個體間的差異,根據不同特點進行具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努力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身心素質,并積極引導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使體育鍛煉融入到生活中。
三、 素質教育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的創新途徑
(一) 轉變高校教學思想
只有校方提高對體育教學的認識,才能從根本上轉變教學模式。首先,校方可聘請近期退役的國家運動員作為高校體育教學顧問,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可先由教師對體育基礎知識進行講解,待學生消化理解后,由運動員顧問進行專業的具體動作的講解,使學生們能通過簡單方式快速掌握,配合理論知識的學習,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加強運動員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通過影響力向更大范圍傳播體育學習做基礎。同時高校還可開設經典體育的學習,通過經典課堂向學生傳授我國具有代表性的體育活動,例如太極拳、游泳等,豐富學生的課外學習,在學習過后學??膳e行相關課程的競賽活動,對優秀學生進行物質獎勵,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高校還應大力采購先進的體育器材,滿足體育教學的硬件條件,使得高校體育教學與世界接軌。
(二) 改變教師教學觀念
由于受到封閉環境的影響,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觀念閉塞,因而使得教學效果始終達不到國家目標,不僅影響學生的積極性,無法形成良好的身心素質,更使得國家的體育發展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為達到實際平均水平,必須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高??山M織體育教師進行集中的對國外體育教學內容的學習,了解國外教學模式與內容,與我國實際相結合,開創新型教學思路,以改變舊有的傳統思想。
(三) 加強高校對體育教學宣傳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們視分數為學習根基,認為只有獲得高分數才能算是人才的基本標志,因而對體育形成了錯誤的認識。為改變此種落后狀況,高校應通過引進高科技手段,例如計算機技術,設置相關的體育電子宣傳板,加強對體育教學的宣傳,改變錯誤的體育思想,并定期舉辦相關的體育競賽提高對體育學習的熱情。
(四) 加強教材編寫的豐富性
我國教育部門在進行教材編寫時,應適當引入國外的體育事例,使學生具體了解當今國際體育發展變化形勢,從心理上促使學生加強對體育的認識,便于教師較好的開展體育教學。
(五) 對整體體育教學發展形勢進行分析
體育教學的目標重在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增強學生的身心素質,為此,高校在實際的教學中必須應用全新的教學理念與模式,為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高校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可將人文理念應用于體育教學中,通過部分人文思想加強對學生的人文教育,逐步增強學生的體育理念,使學生獲得全方位的提升。
四、 結束語
體育對于提高自身的身心素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改變以往落后的體育觀念以及落后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國家必須加強對體育課程改革的措施,將學生的分數與體育相結合,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蓉.淺析素質教育背景下大學體育教育創新路徑選擇[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2):1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