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丁敬
【摘要】目前我國網絡直播的問題越來越多的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在如今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里,網絡直播從出現到現如今的火爆,似乎一直發展在網絡監管的縫隙中,引發了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還不能及時的去正視這些問題,勢必會影響到我國青少年的價值養成和和諧社會的發展。伴隨著我國通訊科技和移動信息的迅猛發展,網絡直播和主播對年輕一代的影響問題一時間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新的焦點。本文將通過對我國網絡直播中出現的原因及其弊端進行剖析,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意見。
【關鍵詞】網絡直播 網絡建設 青少年 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8-0181-01
廣播新聞或電視節目等各類媒介都有一個共通點:善于利用各種不同內容來抓住受眾體的興趣和口味,使受眾得到各自需求產生黏性效應,以得到更大的發展。隨著新媒體和自媒體技術的發展,一種新的媒介方式應運而生,各類網絡直播軟件和平臺呈現出了迅猛的增長趨勢。這種新媒介的出現伴隨著鮮明的優勢和特點:實時、便捷、免費,只需一部有信號的手機就能進行直播。
如今,由于網絡直播技術的廣泛應用所引發的道德問題顯著,而網絡直播的雙面性特征更進一步加劇了這些負面因素的產生,這種網絡媒介在作為傳播工具的同時衍生出了諸多新的問題,諸如直播暴力、臟話甚至不論事件等缺乏道德的事件。目前呈井噴狀態的各類網絡新媒介應用,以網絡直播為主的各類平臺迅速躥紅于社會各個角落之中,一些知名主播乘虛游走于新媒介的新生性和網絡的自由性之間,在不完善的監管和個人利益的驅動下不惜污染公眾環境,對自己言行舉止“三不”:不約束,不道德,不負責,甚至不惜用低俗的形式和內容來一味的博取人氣和收入,對受眾群體,特別是青少年群體沒有足夠的責任意識。網絡主播的特點是通過各種特長吸引眼球,更能隨時隨地實時與受眾進行交流互動,這種虛擬與現實交替的體驗較以往看視頻式的單向傳播,是全新的,更具真實性和社會性。由于網絡直播的跨入門檻低等特點,個人意愿和特長很容易在網絡上得以表達和發展,網絡紅人也順勢而生。而青少年群體由于正處于價值觀的形成期,很容易對主播產生個人崇拜等效應,極易成為盲目跟風和個人崇拜的受害者,這種現象也是對網絡主播的個人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提出了新的要求。
形形色色的在線主播從不缺乏特長高手,如在線創作、表演、行為傳播或技能傳授等,與此同時由于一些主播自身的道德涵養不高、素質水平參差不齊等因素,在直播時時常夾雜著各類由于自身問題而帶來的不雅事件,相對與青少年來說,一些負面的題材可能成為模仿對象,亦或影響到他們價值構成。主播播出內容的新鮮程度和趣味性更是直接關系到在線數和收入,而道德的缺失導致一些主播繞開了內在的約束和外在的責任,有時候更加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那些被影響的青少年受眾在面對負面直播時卻視若無睹,無人出言制止甚至竟相觀看,一傳十百。若持續放任這種缺乏道德的直播狀況,那些被麻木的網絡受眾終將以冷漠的心態對待生活,以不負責任的態度應付社會,責任和善良終將從他們的內心脫離。這些主播和青少年受眾群體出現的問題是灰暗的,是對社會價值的不認可,是道德的喪失,是對整個社會風氣的污染,在當今和諧與法治并進的社會環境下,我們是時候有必要在網絡直播的問題的警覺起來。
目前,在青少年受眾的普遍意識中,仿佛對網絡直播的負面價值沒有一種確切的劃分,導致很容易被主播模糊的言語和行為所誤導,那些不顧及社會公德,缺乏底線的網絡直播事件屢有發生,這對廣大受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觀產生了強烈的影響。由于青少年的思維價值正處于形成階段,思考過程和與他人的互動方式容易被直播內容和網友所影響,從而對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及以后的成長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網絡主播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一方面他們在與大家交流互動并帶領娛樂的同時,滿足了大家求知、交友、自我價值展現等個人需求,同時也通過名人效應來強化自身的引導力、擴大影響力,在直播圈容易獲得受眾的肯定與認可。另一方面,網絡主播的思想意識應規范在規章制度的范圍之內,價值輸出更應遵循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具備解決在與青少年交流過程中發生價值沖突的能力,這便對主播的自身素養和道德準則的判斷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具備這些能力的主播才能在網絡直播中更加有效的引導青少年們獲得正確的價值。假若我們不能有效的減少這些碰撞,可能會更易導致青少年產生迷惘心態和盲目跟從他人的思維方式,更難以從負面信息中走出。有報道某中學生暗戀主播,偷錢充值網站進行“打賞”、買虛擬禮品等新聞事件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這些類似的新聞事件鮮有報道,也說明在線直播的問題目前正逐步增多,雖然在線直播也有其獨特的兩面性,給廣大受眾提供了不少有意義的體驗,但這些缺失的問題危害著我國青少年的成長、我國主流輿論的導向、社會風氣乃至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發展,我們應及時改善這種異常的媒介環境,從根源上尋找到主播傳播不良內容的動機,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怎么樣去引導觀眾才能夠體現出正面的社會價值、道德價值和作為網絡紅人的內在價值。
網絡直播的問題在當下社會道德發展和對依法治國理念的發展中逐步扮演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媒體時代網絡直播問題的探討下改善網絡直播伴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理論意義。從主觀方面來看,主播自身素質的提升以及樹立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可以從源頭上減少部分潛在的負面直播;從客觀方面來看,直播內容的質量和監管問題一直都是各大網絡平臺最首要把握的方面,但實際運作中卻又因為各種因素的原因而并不理想,所以本文呼吁社會增加對網絡直播問題的研究,對網絡直播的健康發展總結出更多更有效的合理改進建議和意見。
參考文獻:
[1]陳先元.大眾傳媒素養論[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上海三聯書店,2002.
[2]段京嚴,杜駿飛.媒介素養導論[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3]陳龍.在媒介與大眾之間[M].學林出版社,2001.
[4]裴桐. 探析國內網絡直播平臺失范問題[J].新聞研究導刊,2016,(16):342-3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