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琨琨
摘 要: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不斷推進以及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對更多自主創新力量的需求,使民辦高校的持續健康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在正確理解創新創業內涵的基礎上,結合民辦高校特點,透視其創新創業改革過程中面臨的困境,倡導先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積極培育創新創業校園文化,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支持體系,從而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精細化發展,加快培育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推動學生高質量的就業創業。
關鍵詞: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困境;路徑
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需要更多自主創新的動力源泉。自主創新創業成為重要發展趨勢。而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不斷推進中,民辦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推動民辦高校的創新創業工作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滿足自身長足發展的需要。
一、 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困境
自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至今,雙創方面的相關活動一直備受國家、社會和學校的關注,其不斷通過變化環境政策來鼓勵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行動,但對個體創業型人格的挖掘和培養仍缺乏理論支撐。當前國內高校更多的關注研究型大學的創建,而以職業教育或應用型大學為辦學目標的民辦高校雖在體制和機制方面具有靈活優勢,但關于創業型大學人才培養的相關理論尚未完備。
民辦高校學生生源質量略差,學生進校后普遍存在學習信心和專業興趣問題,同時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是民辦高校學生成長進步的主要障礙。許多高校未能正確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認為創業教育就是教學生如何去創辦企業,同時缺失對學校創新創業文化氛圍的營造,創業教育游離于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之外,創新創業指標未真正納入對高校教師和領導的考核范圍。多數學生未能理解創新創業的重要性,僅是為了完成學校規定的學分要求而接受相關的教育與活動,最終結果是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不高,創業率低,創業成功率更低。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面臨很多挑戰,缺少了解相關政策的有效途徑。創業資金由政府和高校提供,來源渠道窄,政府優惠政策操作起來麻煩,審批流程繁多且效率低,不能及時對創業項目的開展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二、 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路徑探析
透過審視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各種困境可以發現,教育體系內本身的問題和創新創業的外部支持體系不完善是主要癥結。民辦高校的學生特點、靈活的用人機制、集團辦學的有利優勢以及民辦高校本身成功的創業經驗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自身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
(一) 結合民辦高校學生特點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民辦高校學生的生源質量雖然較為薄弱,但也有其自身特點。因此,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應突出強調轉變學生的創業觀念,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強化學生的創業品質和訓練學生的創業能力。同時,找出一條適合自己辦學特色的模式,將與創業相關的多門課程聯系起來,并結合各專業形成完整的創新創業教育課堂教學環節,建立健全的面向社會和企業的創業教育實踐教學環節等。可以通過舉辦創新創業大賽、講座、論壇、模擬實踐等方式豐富學生的創新創業知識體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也可以開展真實的創業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成長。
(二) 培育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校園文化
面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缺失的窘境,民辦高校要在正確理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內涵的基礎上,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體系,營造寬松的創業氛圍,鼓勵和引導學生大膽邁出創業步伐,對學生創新創業成敗保持寬容。民辦高校一方面可以實施教師“走出去”培養計劃,鼓勵有資質的教輔老師深入企業掛職鍛煉,促進知識和觀念的更新,進一步強化教師創業教育教學能力建設,以教師創業教學能力的發展帶動學生創業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民辦高校靈活的用人機制,優化教師資源,聘用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管理部門干部和創業成功人士參與教學,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凸顯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此同時,要優化課程體系,建立科學的創業課程評價機制,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積極性,也能激發教師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熱情。創新創業教育不能獨立存在,要立足專業,主動對接相應行業產業,充分發揮基于“互聯網+”的創新創業課程效能,搭建學校、企業、社會和創業者主動參與,校企深度合作的“四位一體”創業實踐平臺。通過科學系統的培養體系喚醒學生的創業意識,營造民辦高校創新創業良好文化氛圍。
(三) 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支持體系
政府和高校要加大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投入,設立大學生創業扶持基金項目,逐步改善創新創業的外部環境。民辦高校可以利用集團旗下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訓基地和孵化基地以及更多的實踐機會。此外,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是保證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順利實施的基石。探索構建政府主導、高校主動作為、融合多方參與的創業評價體系,使學生和創業導師形成一種有效互動的合力。民辦高校可以根據教育經費的具體情況,設立創新成果獎、創業專項獎和提供風險保障金等形式,為創業者提供啟動資金。從政策扶持和財力支持等層面解決學生創業項目運行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新常態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是民辦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促使民辦高校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教育內容和方法,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緊密結合,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轉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民辦高校擁有適合自身特點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有利于民辦高校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新華網.中國人民大學首次發布《2016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EB/OL].(2016-12-29).http://education.news.cn/2016-12/29/c_129424886.html.
[2] 王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當下困境與路徑選擇[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
[3] 丁晶.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J].教育與職業,2013(3).
[4] 吳玉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困境與路徑選擇[J].教育探索,201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