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平
摘 要:立足生本的英語課堂,教師通過激趣、情境創設和分層教學的方式鼓勵學生大膽實踐英語,感受英語學習的快樂和幸福; 立足生本的英語課堂,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開展學習,收獲情感體驗和智力發展的快樂與幸福;立足生本的課堂,也能讓老師通過角色的成功轉換,感受到作為“牧者”的幸福。
關鍵詞:立足生本;英語課堂;幸福
新課程改革提出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主張教育應以促進人的和諧發展為目標,為人的終生幸福奠基。著名教育學家烏什斯基也說過:“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獲得幸福。”課堂作為實施生本教育和幸福教育的主陣地,理應以人為本,讓置身其中的學生和教師感受到幸福的教育和教育的幸福。本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立足生本理念,打造幸福英語課堂,讓師生享受教與學的幸福。
一、 立足生本,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感受英語語言學習的快樂和幸福
立足生本的英語課堂就是讓學生運用語言進行學習交流的快樂課堂。為此,課堂教學過程必須摒棄沉悶的“啞巴英語”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大膽開口說英語,感受用英語交流的快樂,打造有幸福感的課堂。為了讓學生感受語言學習的快樂,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加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和培養,讓學生在課堂上能說、會說而且說得好。
首先,從激趣入手,加強英語語音的教學和訓練。音形結合的音標教學、大聲的誦讀、變換的語調、不同角色的語音模仿、富有節奏感的英文說唱能給學生以快樂的感受,再輔以連讀、弱讀、濁化、失去爆破等發音技巧的點撥,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語言美,在欣賞美感受美的同時,學生自然而然的發自內心地想開口表達,想實踐英語,能說一口流利英語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肯定是快樂和自豪的!
其次,努力營造真實的語言交流環境,改掉以往課堂某些教學環節中的偽交流。以最常見的課前問候為例:不是教師一句“How are you?”五十多位學生齊答“Fine,thank you! And you?”而是與學生進行個別交流“How are you today?” “How are things going?” “Whats wrong with your right hand?”而每一位學生則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給出不同的答復“Im very well.What about you?” “Everything goes well.”“I fell off my bike.”。師生間的這種真實交流,不僅搭建了一個操練口語的平臺,也加深了彼此的情感交流,更主要的是借助這個平臺讓學生獲得“能用英語做事”的成就感和師生間真實的情感交流體驗。無疑,這種體驗是幸福和快樂的。
其三,充分利用教材,分層設計教學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開口說,都會說,樂于說。教材中的對話都是非常好的語言素材,不僅集中呈現各交際功能的典型句型,也是學生進行口語交流的范例。立足生本的課堂就要關注每一位學生,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所學、有所得。以課堂對話操練為例,筆者通常會設計不同層次的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來自主選擇。由于任務分層,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在掌握知識同時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與成功,因而英語課堂上他們更加大膽與自信地開口說英語。這樣的課堂自然是讓學生感覺幸福的課堂!
二、 立足生本,“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收獲情智皆成長的快樂與幸福
英語的學習過程是學生在主動建構中,形成個體化而且多元化情感與思維認知,培養獨立與健康人格的過程。因此,相比于傳統課堂教師“一言堂”和“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生本理念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能讓學生的情與智得以和諧發展,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自我探究的樂趣,收獲與人合作的喜悅和成長的幸福。
首先英語教學必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因此筆者在教學中立足生本理念,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挖掘學生學習潛能,幫助學生善學、樂學英語。以詞匯的教學為例:入門階段的英語教學中,筆者就通過音形結合的辦法教會學生認讀音標,通過有序地呈現單詞,幫助學生掌握讀音規則,養成根據讀音規則記憶單詞的習慣。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在筆者個性化的建議之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單詞記憶法。筆者通過聽寫加強監督和檢測,每隔一段時間筆者還會組織單詞游戲或競賽,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記憶單詞,在交流互動中理解單詞,在語言活動中鞏固單詞,枯燥的詞匯學習過程變得生動而有趣,“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在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里,學生鮮明的個性得以張揚,潛在的創新思維得以放飛,這樣的學習方式勢必讓學生收獲滿滿的幸福!
當然,幸福的課堂不僅是學生自我參與,不斷提升的課堂,幸福的課堂也應該是積極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課堂。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們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動手動腦,暢所欲言,自身已有的知識系統不斷被激活,思維和靈感不斷得以激發,學得快也記得牢!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們互幫互助,取長補短,發揮特長,自信展示,分工合作,共同進步,學習的過程人人有話說、個個有事做!在探究的課堂,他們學會了思考、質疑、傾聽和創新;在合作的課堂,他們學會了團結、理解、尊重和自信!英語的課堂不再是沉悶而煎熬的,而是充滿激勵和鼓舞,生機與活力,充盈著快樂和幸福的課堂!可以說,“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收獲情智皆成長的快樂與幸福!立足生本的英語課堂也是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享受愉悅心情的幸福課堂!
三、 以生為本,讓華麗轉身的教師感受從“纖夫”到“牧者”的幸福
幸福的課堂需要幸福的老師來打造!傳統課堂上不厭其煩的語法講解、聲嘶力竭的英語帶讀、滔滔不絕的閱讀翻譯、埋頭苦改的茫茫題海讓英語教師的幸福感無處可尋!沒有幸福感的英語教師又該如何去打造幸福的課堂呢?毫無疑問,只有立足生本,將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指導、幫助、關注、激勵學生去學,教師才能從拉動學生學習的“纖夫”華麗轉身為學生生命的“牧者”,學生也能自由汲取知識的芬芳,用心感受成長的幸福!這才是幸福課堂的應有之義!當然,華麗轉身的教師不是轉身離去,置生不理,而是要在學生的旁邊欣賞傾聽,啟發引導,守望相助!在此筆者采摘教學實踐中的點滴體會與讀者分享!endprint
首先,相信學生,大膽放手,享受做一個“懶”教師的幸福。英語試卷和練習的講評,先學生自改,后小組成員互相討論解釋,再是個別學生講解典型的錯題,最后老師給出有針對性的練習,加以鞏固,課后學生將錯題整理。這樣的課堂,教師就不再是辛苦講解卻收效甚微的演講者,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欣賞者和引導者。筆者相信,相比與教師將試卷練習從頭到尾的講評,學生更喜歡這種自主修正,合作探討,同伴講解的講評方式;筆者也更相信老師的“無為”會讓學生更主動投入學習,去思考和交流,去內化和感悟,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其次,以生為本,授之以漁,感受為師者“傳道授業”的快樂。英語知識點繁多,語法結構復雜,對于缺乏語言環境的學生而言,“授之以漁”遠比“授之以魚”來的重要。為此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立足生本,注重學法的指導和點撥,如指導學生畫思維導圖歸納語法知識;用朗朗上口的口訣記憶序數詞變化規律;用反復誦讀脫口而出“Its important for us to learn English well.”來記憶固定句型;用構成法、游戲法來識記和擴充詞匯;在語篇的整體閱讀中理解和運用單詞等等。同時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學習英語:聽唱英文歌曲、觀看英文動畫片、閱讀英漢讀物、摘抄經典句子、寫英文日記、收集錯題等。筆者相信掌握了學習方法的孩子不僅會學而且善學、樂學!這些方法還會轉化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讓他們終身受用!授漁而非授魚的教師自然會因了學生的幸福而幸福!
其三,以生為本,為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加油喝彩,做學生成長路上的生命“牧者”。給每一個學生希望,讓每一個學生幸福是生本教育理念賦予為師者該有的使命與情懷。對英語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應幫助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因此,在教學實踐中筆者非常注重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呵護與培養,盡量在學生身上發現閃光點,為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加油喝彩。鼓勵學生發現自己的長處并在活動中自信展示;在作業和試卷上寫上幾句表揚和鼓勵的話語,筆者總能欣喜地發現學生在第二天英語課堂上專注和認真的神情!這對教師來說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總之,打造英語幸福課堂,學生是根本,教師是關鍵,只有立足生本,英語的課堂才能高效、快樂而且幸福!只有立足生本,幸福才能永駐每一位學生和教師的心中!
參考文獻:
[1] 韓克康,樊厚義.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失誤”例談[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5(9).
[2] 魏迎秋.基于生本視角的英語高效課堂[J].校園英語,2015(34).
[3] 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 陸紅亞.創造快樂的英語教學 構建英語有效的生本課堂教學[J].考試與評價,201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