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于姝燕+王建華
【摘要】深入剖析高等醫學院校有機化學課程學習情況,探索構建翻轉課堂的微課項目化教學模式,分析了理論與實驗教學模式下不同形式有機化學微課的制作方法,介紹了微課的選題、制作內容以及在教學的各個環節的應用。
【關鍵詞】微課 有機化學 高等醫學院校
【基金項目】內蒙古醫科大學2016年度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等醫學院校有機化學課程微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NYJXGG2016002)
【中圖分類號】G642.4;O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166-01
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教與學活動全過程。與傳統的課堂授課相比,微課可重復播放、暫停、不受教學進度約束、便于自主學習。如何制作微課,如何合理選擇微課內容,如何將微課應用于有機化學課程教學,并利用微課抓住學生的心呢?本文對高等醫學院校有機化學教學中微課的制作方法、制作內容及微課的應用等進行了研究。
一、有機化學微課的制作方法
1.錄屏型微課
有機化學課程是一門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課程,一般理論教學常采用錄屏型微課方式,常用的錄屏軟件有Camtasia Studio、Snagit、錄屏錄像專家等,還可以使用Office 2010以上版本進行錄制。每種軟件的基本功能大同小異,可錄制屏幕上顯示的講解內容、分析過程和演示過程,其中包含教師的聲音,也可錄制教師的同步頭像,錄屏型制作成本低,操作簡便,視頻容量較小,非常實用。
如果在教師講解的同時,再以電子黑板、卡通動畫等形式呈現,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有機化學反應時,可通過制作三維動畫演示反應機理,展示各類官能團中化學鍵的斷開與重新組合,二維動畫演示反應方程式的書寫,使學生從本質上掌握反應機理并熟練書寫反應方程式,并在此基礎上加以延伸,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
2.拍攝型微課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比較適合通過攝制型微課呈現方式,主要通過外部攝像設備,例如視頻攝像頭、DV攝像機、手機等具有攝錄功能的設備進行拍攝,利用不同的鏡頭或角度來突出和展示不同的教學內容,可用全景展示整體教學情況,用近景展示教師風采和學生實驗操作過程,用特寫展示實驗儀器裝置和實驗現象的細節,讓學生清晰直觀地了解反應過程及實驗現象,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直觀 、可視性增強,既提高學習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資源浪費, 踐行了綠色環保的重要理念[2]。
二、有機化學微課的制作內容
有機化學微課具有高度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知識點及功能都非常明確,每一段微課視頻只解決一個問題。我們將問題分為三類:一是光靠黑板、 粉筆、 實物模型等器具和語言表達難以體現的有機化學概念及化合物的結構;二是有機化學反應的具體過程及反應機理;三是與課堂知識相結合的有機化學應用及最新學術前沿動態。目前我們研究的課題是針對高等醫學院校有機化學微課程的設計制作,根據醫藥學專業學生有機化學課程的學習情況及學習需求,本文將適合教學內容的微課題名稱列出如下。
1.概念及結構類微課
有機化合物結構復雜,官能團繁多,有機分子結構在教學中起著貫穿始終的重要作用。對有機分子結構的研究,不僅能使學生了解分子的性質,更能從根本上理解有機化學。但有機分子結構大多數是空間立體構型,僅憑語言來描述很難給學生直觀的印象,通過制作微課播放三維分子模型,并參照具體的物質結構,同時加入音頻講解和文字注釋,可使學生從空間上直觀地認識分子的結構,增強記憶,提高學習效果。
2.有機反應類微課
有機化學反應類型很多,是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而其反應機理是課程的難點,利用微課可以將反應過程中化學鍵的斷開與重組及官能團的轉化等直觀的表示出來,可降低學習難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另外,學生對實驗中產生的化學現象很感興趣,將相關反應以微課視頻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學生從感官上認識反應現象,了解各類化合物的檢驗方法及物質判斷方法,從而加深學生對化學反應的理解,具體設計思路是:給出反應通式→講解反應方式→具體反應實例(典型反應或實驗現象明顯的反應)→分析反應機理( 動畫模擬) →反應特點及影響反應的因素→總結。
3.拓展類微課
傳統的課堂多采用“注入式”、“填鴨式”教學模式,導致很多學生認為有機化學枯燥、乏味,學習興趣不濃厚,課堂氣氛不活躍,事實上有機化學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幾乎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領域,絕大多數章節能找到和日常生活相聯系的實例,例如烯烴的臭氧氧化反應—臭氧氧化分解果蔬生理代謝作用呼吸出的催熟劑,對映異構—沙利度胺引起的“反應停”事件等,通過微課將生活現象、學術前沿動態、熱點社會問題與有機化學聯系起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加深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有機化學微課的使用
1.課堂學習
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將微課視頻穿插在教學內容中,化抽象為具體,克服學生對微觀世界想象的不足,在精講點撥中剖析知識結構并答疑解惑,將學生的認識角度從現象向本質轉變,完成知識的內化與吸收。
2.平時學習
微課有助于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微課的設計制作都是以學生的知識背景和新知識所需的銜接知識點為依據,學生通過微課預習,再聆聽教師講解,可提高學習效率,也可與教師更好的互動;課后復習也不再單純依賴于課堂記憶和書本,可隨時隨地得到教師的講解和指導。
3.拓展學習
將有機化學知識在醫藥學中的實際應用等拓展性內容做成微課,學生進行自主拓展學習,為其后續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將微課融入到有機化學教學中將革新傳統的授課與學習方式,給有機化學課堂教學注入新鮮活力,如何讓微課更有效地融入有機化學教學,如何精心設計微課將其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還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程芳婷,趙莉,仲芯穎,熊亞楠. 有機化學教學中微課的制作及應用[J]. 廣州化工,2015,43(17):236-238.
[2]劉小忠,段怡. 基于云平臺的“有機化學”微課開發與應用[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23):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