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醫藥文化資源猶如百科全書,為了使其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應建立中醫藥文化資源庫,通過“請進來”與“走出去”的方式,注重體驗式教學,積極爭取社會智力資源的有效介入與支持。
【關鍵詞】中醫藥文化資源 幼兒園 教育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8-0246-02
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燦爛瑰寶之一,在人類認知生命、維護健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提及要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在幼兒園活動中開發利用中醫藥文化資源,可使中醫藥文化得到弘揚和傳承,有助于幼兒增強民族自信心,掌握基本保健知識,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一、建立中醫藥文化資源庫,科學篩選資源內容
中醫藥文化資源如綠寶石散落在中華大地,散碎的資源需要我們整理和搜集。搜集后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資源內容進行整合分類。資源庫建立后只有經過科學的篩選、加工才能轉換成教育資源。首先,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發展特點、能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內容。其次,內容應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如“神奇的百草”主題活動中可選擇幼兒熟悉的草藥,如菊花。再次這些資源應具備安全性,例如對中草藥的觀察,藥草的選擇須經權威人士認定后無毒無害才能給幼兒接觸。最后,選擇能促使家長、社區、幼兒園形成教育合力的內容。
二、通過“請進來”與“走出去”的方式,多效利用中醫藥文化資源
中醫藥文化資源是極具價值的教育內容,多渠道的利用可以促進資源價值的最大化實現。“請進來”是指在幼兒園開展主題活動中所運用到人、物,例如:借助掛圖、PPT來講解中醫防病治病功效;用影音視頻播放故事繪本;另外,一些材料也可作為環境創設的一部分,如畫畫,做草藥香包等,營造濃郁的中醫藥文化氛圍。也可邀請專業人士入園為幼兒講解,如可邀請涼茶手藝者為幼兒講解其功效與制作方法,廚師進班級給幼兒展示養生美食的制作,如用艾葉制作青團子等,引導幼兒關注養生食材。“走出去”是指幼兒園帶領幼兒走出去感受真實世界的方式,如帶領幼兒到中醫藥博物館、中藥標本館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教育活動。
三、注重“體驗式教學”,彰顯幼兒學習中醫藥文化的主體地位
體驗式教學,是指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在真實情境中參與或模擬該情境讓幼兒在心理層面體驗的教學活動。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精神血脈,教育是此精神血脈得以延續的載體。把中醫藥文化融入幼兒教育中,應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接受能力,以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給他們,這樣才能使中醫藥文化植根于幼兒頭腦中。如以故事為載體,使幼兒感受中醫藥文化的人文精神。故事是一種幫助幼兒認識及了解不同事物的有效途徑,其內容充滿想象和幻想的色彩,符合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需要。另外,幼兒喜愛模仿,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使幼兒真正走入故事情節,與故事人物融為一體,促進幼兒智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如《葛洪與百草精靈》活動中,幼兒在扮演的過程中體會羅浮山百草油的煉制的艱辛,在潛影默化中養成與人為善,扶危濟困,樂于助人的良好品德;以觀察體驗為基點,激發幼兒對百草文化的興趣。幼兒是從接觸形象具體的事物開始認識世界的,一朵花、一棵草都是幼兒學習知識的活的教科書。教師可以提供實物,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草藥的外形特征,再通過拼圖游戲進一步深化幼兒對草藥外部特點的認知;以探究思考為核心,使幼兒成為傳承中醫藥文化的后備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嶺南的氣候環境使人們從小養成隨身攜帶藥油的習慣。了解藥油的用途和正確的使用方法有必要從娃娃抓起。如《我為羅浮山百草油代言》主題活動,羅浮山百草油是幼兒在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的,但未必掌握其用途和使用方法。活動引發幼兒對藥油用途的思考和熱烈討論,體現幼兒樂于思考、大膽猜測的求知精神。
四、積極爭取社會智力資源的有效介入與支持,形成開發利用的合力
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推動中醫藥文化進入幼兒園,僅靠幼兒園自身力量是難以維續的。因此幼兒園應積極爭取社會智力資源的有效介入與支持,形成以幼兒園教師為主體,各方面專家和政府、社區相關人員相結合的中醫藥文化資源開發共同體。如幼兒園可聘請課程專家作為中醫藥文化資源教研團隊的領導者,與其他幼兒教師共同制定可行性的開發方案,避免開發過程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此外,積極尋求與中醫藥大學、綜合性醫院合作,定期配專家為教師講解中醫藥知識。還可以編寫適合幼兒的中醫藥繪本、故事等。積極開辟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如中醫藥博物館、中藥標本館等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教育活動。通過以上措施,才能讓幼兒接受到充分的中醫藥文化教育從而將中醫藥文化繼承并發揚。
參考文獻:
[1]范兆雄.課程資源概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2]譚月園,林沃亮.仙氣凝就—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M].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
戴柔柔,女,生于1991年,廣東惠州人,碩士,就職于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研究方向:學前教育。endprint